开场: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给予他人反馈时,运用“三明治”表达法,能真实的表达自己,让我们的逆耳良言变得好听,对方欣然接受的同时行为也愿意调整。
今晚拆解的片段选自《深度影响-如何自然地赢得他人的心》一书,
(F)作者凯伦·梁曾是一个害羞、孤独的女孩,意识到个性中的这些特质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任何益处,努力改变自己,最终变成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职业培训师。书中提供75条简单可行的建议,教你最终成为任何你想要成为的人。
(A)与其他影响力书籍不同的是,书中不仅清晰、系统地分享了作者在职场中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方法,同时还附有多家企业首席执行官和相关专业人士的案例。
(B1)本书不仅鼓励着那些如作者般害羞、孤独的人做出改变,同时也可以让其他的学习者学习到更细致的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方法。
(B2)我们今天的这篇片段就教我们使用“三明治”表达法,能真实的表达自己,让我们的逆耳良言变得好听,对方欣然接受的同时行为也愿意调整。
为了确保我们给出的反馈中一些负面因素不会伤害到对方,我们可以使用“三明治”表达法一一将负面反馈“夹”在两个正面反馈中间。
首先,鼓励( Encourage )。说出你喜欢哪部分,并给出理由。
其次,扩大( Expand)对方的视角。分享如何用其他的方式来做,或者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当你这样做的时候避免使用“但是”这个词,可以用更中性的词如“而且”来替换它。
最后,再次鼓励( Encourage)。再次肯定这个人,以积极的态度做个结尾。
一次,我听到一位总经理给他的下属进行反馈。“萨莉,我非常喜欢你给董事会做的报告,尤其是你用八个精心研究过的要点来支持你的计划。它们让你的项目更令人信服。”
他继续详细说明道:“而且我在想,如果你在推荐中加上财务数据这第九个要点,是否会更有说服力呢?”为了让结尾给对方一种积极的感觉,他再次肯定了她:“我期待看到更多这样出色的报告。”
有了这个“鼓励、扩大和鼓励”的框架,他的反馈很好地被萨莉接受了,并且他给了她具体的行动建议,使她的工作做得更好。
what:当我们真实的给予别人意见或反馈的时候,我们直接的真话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why:为何会如此呢?真话中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他人所认为的伤人的元素。每一个人在改变的过程中也是需要被看见、被认可的。
how:片段中给出了一个技巧:将我们的逆耳良言夹在两个鼓励的话语中。分3步:
1、鼓励:找出你认为好的部分,并给出具体的理由
2、给出意见:这里不是去批评对方,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点,分享你的具体的意见。还需要注意的是:用“而且”来代替“但是”这个词。
3、鼓励:回到本人的身上来,给这个人的态度、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反馈。
坏处:
一般情况下,在别人需要我们给出反馈时,我们要么就是单刀直入,直接给出建议;要么怕得罪人,干脆敷衍过去。如果我们单刀直入的给予建议,言语轻,还可以接受;如果言语过重,你的反馈就会变当做批评,真的伤害到他人;如果我们敷衍了事,其实对方是看的出来的,时间久了,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况了。三明治表达法中如果没有结尾的鼓励呢?那你最开始的肯定,就会变成虚假的托词,同样让人心里不舒服;在第二步给出意见的时候,为何不用“但是”呢?“但是”是个转折词,他会将我们在第一步所建立的和谐氛围,立刻变得紧张起来。
适用边界
所以当我们想要真实的表达我们自己,而我们反馈的信息中除了有扩充对方关注点的元素,也夹杂了些负面元素的时,我们又希望对方可以欣然接纳并采用,我们不妨使用这个方法。
反例
上周我在工作中就遇到了:公司的美工将做好的推广图发给我,并兴冲冲的跑来找我,让我给点意见。我当时没想太多,就直接指出了我认为需要调整的地方。当我说完,抬头看到我那位同事的脸时,我心里就喊着:糟糕了。明显的看到对方的脸色变了,整个脸耷拉了下来。当时就有点尴尬了。如果我再早一天看到这个片段,我会调整为:整个画面很干净,看着很清爽,尤其是产品在整个画面中很突出;而且我想如果只重点突出1个有特色的卖点,会不会更吸引人呢?我期待能看见你更多如此棒的作品。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想请各位伙伴与我一块回忆下,你最近1-2周内是否有遇到过类似尴尬的境况,需要你如实的给出你的反馈。
1、周日的上午,你慵懒的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手边泡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热茶,正打开电脑写你下周的拆页预备提示表,突然一阵叮铃铃的声音,你要好的一位女性朋友给你打来了视频电话,只见视频那头的这位朋友穿着一条丝质的红色长裙,白色细高跟鞋,一副精致的妆容,你刚准备问她是不是要去参加舞会,她却告诉你一会要去星巴克跟相亲的男士见面,就这身装扮,需要你给出意见和反馈;
请大家想一个具体的场景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简子薇
发生在同事身上,同事甲,刚买了一件很新的衣服,跑到我们办公室来炫耀,,同事乙是个直性子,说:“花姐啊,你都这么年纪了,又不是像子薇这样的小姑娘啊,你还没这种啊。”结果我的同事甲呢,听的非常生气,,也不太搭理,把门摔了就走了,好不容易我们办公室来了一个人,就被他们这样一句话就气走了。
拆书家: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场景,对不对。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讨论出这个场景之后再去思考一下,如果在发生刚刚那件事之前,你早一天看到今天的片段,与“三明治”表达法对比下,你做到了哪些呢?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运用“三明治”表达法对你曾经的行为你可以做出些什么调整呢?不妨用“三明治”表达法再来表达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简子薇
拆书家:那如果假设是你,去给那位同事去反馈呢?按照这个拆页的话,你会如何去反馈呢?
学习者:我会说,花姐你最近这心情不错啊,又去买衣服了,而且我发现你今天的衣服特别偏年轻化。
拆书家:建议呢?
学习者:这给我们子薇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而且我建议你可以买一点相对成熟一点的衣服,希望下一次看到一个成熟的花姐。
非常谢谢子薇的分享,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间,一不小心我们给错了建议,我们整个谈话的过程就会陷入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甚至会发生矛盾冲突的一个场景,所以说我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都能够用三明治表达法更好的去给别人建议和反馈,达到增进人际关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