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 分组
开场: 我们开始把,首先分个组,我左手边和右手边各为一组,2人一组。后面的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享。
二 个人及图书介绍
1 个人介绍 1min
大家好,我是Alex,我现在在一家公益机构工作,我希望我成长为以下两个标签:。很荣幸有机会参加TF1-2拆书晋级活动。我给自己两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是,极简主义践行者:
三年前我是一个经常丢东西的人,我丢过手机,丢过钥匙,丢过饭卡,丢过ipad,丢过psp,丢过笔记本电脑,我思考了下,为什么会丢东西,因为我的东西太多,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只能记忆五加减二项物品,所以我学习极简主义将我的600多件物品精简到130多件,这极大的节约了我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个标签Xmind 思维导图爱好者:
我之前不仅经常丢东西而且还经常找不到东西,进个高铁找身份证都要找五分钟,所以极简主义断舍离之后,我就将所有的物品用思维导图进行分类整理,现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找不到东西了。
2 图书介绍 1min
大家有没有在阅读微信公众号,知乎,微博上看文章,咪蒙离婚,美团上市,马云退休,眼睛一闭一睁,一下午就过去了,却很难回忆起有什么收获。
大家有没有突然想用到某篇文章的东西,记得似乎在哪里看过,但怎么也找不到,
那有没有更有效率的帮助我们在浅阅读中获取信息,需要时可以迅速找到。
今天我要拆解的这本书叫《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副标题是Evernote伴你成长,作者李参。这大家可能会感到好奇,不就是一个软件吗,有啥好讲的。对,问题就出在这里,印象笔记界面虽然简洁,但要用好并不容易,看得见的是软件的功能,看不见的是人的用法,就好比同样是树叶,我们纯欣赏,高手就能摘叶伤人。这本书更多的讲解是李参使用印象笔记的背后逻辑,今天拆解的片段不涉及印象笔记具体使用操作和技巧,对于其他使用云笔记 甚至是只使用微信的小伙伴也有借鉴价值。
用印象笔记建立自己的浅阅读(印象笔记 留给你的空间 P48-P49 )
首先,你要找到固定的“刷”和“互动”的时间,刷微博,微信,淘宝,知乎,网易云阅读的订阅,刷这个动作其实很快,哪些内容感兴趣,哪些不感兴趣很容易分辨。感兴趣的内容不要看,直接将这些内容保存到印象笔记。除了微博和微信,很多应用,例如知乎,网易云阅读也是支持收藏到印象笔记的,所以选择能保存到印象笔记的应用也很关键。保存后不着急看,先完成互动,例如回复留言,给别人留言或者做有价值的转发,等这些都做好了后,就可以把这些APP关掉了。然后你就可以打开印象笔记查看哪些你所保存的感兴趣的内容。
其次,我们可以把上网的时间转化成浅阅读时间。先整理好文章,在进行阅读。你收集的信息涉及那些主题,就建立哪些主题的笔记本,不要着急看,先把收集的文章移动到相关的笔记本后再进行阅读。如果习惯了先阅读后保存,也可以,不过这样不利于主题阅读,也不利于信息的整理。
最后,是信息的加工。只有加工过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你需要明确这一条信息的命名,分类和标签。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当你需要用到时,这条信息就一定能够为你所用。之后,你可以对这一条笔记进行重新编辑,或者加上你的感想,这些都是直接阅读微博或微信所无法比拟的。
What: 1min
什么是浅阅读:要说明什么是浅阅读,全称就是浅层次阅读,就要先说明与浅阅读相对的深层次阅读。
深层次阅读:
就是阅读的书籍比较系统,对某个领域进行深入了解,比如说你想学习自我管理,就会去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搞定等系统的书籍。想学习沟通类,就会学习 非暴力沟通,而不会去读咪蒙的文章,不给我买YSL口红的男生,不配说爱我,比如说坐月子是中国家庭矛盾的集中爆发点这篇文章。但深层次阅读是比较经典,但是缺点就是有很强的滞后性,
浅层次阅读:
它的时效性很强,很多来自作者当下最新的感受,比如说最近山竹台风,你想了解下这个台风经过哪里,造成了多大伤害,会不会经过上海,你不会去网上购买书籍 现代气候学概论,去详细研究台风是如何形成,如何一步步演变。
比如IPhone Xs,你睡觉起来,想了解下最新IPhone怎么样,值不值得入手,搜索下新闻推送就可以,而不会去系统研究通信设备演化概论。
Why:为什么需要浅阅读
因为浅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即时信息
How:怎么浅阅读,书中给了非常详细的方法
筛:根据自己的关注点,筛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感兴趣的不用看,感兴趣的直接保存。比如说 苹果股市冲破万亿,这不是我的关注点,就筛掉,比如看到坐月子是如何毁掉当代家庭的,家庭是我的关注点,我可不能让坐月子毁掉我的家庭,我需要看看文章作者是怎么说的。我就直接保存。淮海路为何天天在排队,是讲旅游和美食的,是我的关注点,也先保存下来。
集:上一步骤已经筛出你感兴趣的文章,就把归类集中同一主题阅读。坐月子和家庭关系类的放在一起,美食的我就放在一起,极简主义的文章我会放到一起阅读,但是如果文章比价少,坐月子就这么一篇,就不用集中主题,直接阅读就好。
用:透过信息看行动,每个人对同一条信息所采取的行动是不同的,比如坐月子这篇文章,我的标签是处理家庭关系,有的小伙伴的标签是不婚主义,通过明确自己未来的行动对这条信息进行命名,分类和标签。方便你需要用到时候,马上就能找到。文章就像是我们的食材,可以做不同的菜,鸡蛋可以炒西红柿,也可以炒黄瓜,你用到的时候能够马上找到就是我们的目的。
1,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你们回忆一下平常是如何进行浅阅读的,比如阅读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日报,什么值得买,今日头条等等?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然后我会选出一组给大家分享下
2,学习者案例记录:
孟刚:看过快速刷一下就给,刷完之后如果有感兴趣的,就会保存到有道笔记(有道笔记 速度会更快)
1.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最后请大家写下A2,根据今天我拆解的主题,你决定怎么应用。我要回去之后整理我的印象笔记。这就不是一个正确的A2。我们希望大家给出的要有具体的做法,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有可衡量和可观测的预期结果。
姓名 :
完成截至时间:
1 筛选文章的具体步骤2 计划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集中阅读收集的文章:
若有,请一两位小伙伴分享出来(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做)(若没有:我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学习者案例记录:
Grace:在印象笔记中建立文件夹,对微信公众号进行浏览,收藏后,组织整理,截止日期:明天中午。而不像之前遇到喜欢的只是截图,之后很难找到。可观测的行为:之后进行浅阅读时,不会直接打开链接,会先进行浏览题目,保存到印象笔记,再集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