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不小心做了中层》 所属活动: 岛抚琴分舵2018第28次拆书私享课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认识什么是管理?--识别日常的管理问题,对症下药。 学习目标: 学习者认识什么是管理,识别日常的管理问题,对症下药。

开场:

       我的名字叫曹志文
我的三个标签:
1、我在互联行业工作,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工作习惯决定了我偏理性,喜欢梳理知识的逻辑;
2、我正在参加拆书家的定级,今天是我TF1-1的定级,很荣幸能在这和大家分享;
3、我对自己的拆书定级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主拆管理类知识,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在开始分享前,我先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应用RIA便签法,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经验,规并划具体的运用;既可以适用于个人学习,也可以应用群体学习;在接下来的拆书分享环节,大家将跟随我,感性体验拆书的方法。

拆书帮:是拆书爱好者组成的社群,是一个公益性的青年自组织,愿景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鹭岛抚琴分舵就是拆书帮的分舵之一,像我这样想掌握拆书法,想成为拆书家的人,可以在这里接受指导打磨拆书技巧,同时大家在这里可以分享到知识,结交到朋友

接下来我将分享的主题是《什么是管理》,希望通过我的分析,让大家理解什么是管理,当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管理问题,可以应用管理的定义对问题进行分析,指导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管理三要素:目的、人员及程序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遵从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正如图1-3所示,将“三要素”(3Ps),即目的( (purposes)。人员( people)及程序( processes)与可用资源及基本附属设施结合起来。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恰好是那些带有某些目的的活动,并为此采用适合的人员及适当的程序。每个组织的行为都要遵守这种形式:具有明确的目的,通过人员加以执行,并遵从某种预先确定的程序。这种形式适用于所有活动,无论是组织机构的商业收购还是最简单基本的商业行为。如果一项行为的目的都没有明确,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其结果?如果没有找到执行某项行为的最佳人选,那么为什么要付出努力?找不到所需的人力资源,整个程序将毫无价值。

该模型适用于所有组织活动,无论是学术机构、政府部门、产业界,还是非营利组织。该模型也适用于各项学科领域。它适用于所有活动,无论其大小、范围还是结构有多么不一样。管理三要素模型(以下简称“3P模型”)将明确定义的目的、具备执行能力的人员,以及可应用的程序整合起来,为达到目标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管理三要素理论虽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管理模型,但是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当我们定义目的、甄选人员,或整合程序时,我们通常不会得出“正确”或“错误”的答案;我们会根据可用的信息(可能半对半错或是不确定的)得出最接近的近似值。我们依据资料来源的可信度来判断信息。在不带有任何偏见的情况下作出一个客观的分析是很难做到的。因此,3P模型成功与否,取决于定义目的、人员及程序时所采用的信息。同时也取决于你对3P模型的认识:目的、人员及程序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动态的并且在目的、人员及程序有所变化时,需要补充新的信息。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管理有三要素目标(purposes),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es),简称3P;管理就是采用一系列方法对3P进行优化,最终更快更好的完成目标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

肯定有人心里想:“小曹,我从事管理怎么多年,经验很丰富,我只要会管就行啦,我为什么要知道什么是管理?”

Why:

其实管理的定义是很实用的指导工具,举个实际的例子,在管理界有一项很权威的认证叫PMP认证(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这个认证在全球都获得认可,非常厉害;认证中有非常全面的项目管理知识,包括成本评估,质量评估,项目管控;很多人认为学完了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解决所有的管理问题;但是考完试出来一运用,却四处碰壁,无法施展;大家认为这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其实从管理定义出发就可以分析出问题的原因, PMP重点而且详细的解决了管理中一环 -- “程序”,其他两个遗漏的要素仍然会导致管理问题

 

How: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可以应用管理定义,对管理问题进行定性,当遇到管理问题我们可以问:

1、 目标是否有问题:错误的目标将导致错误的投入;无目标,目标不清晰将导致无从入手;

2、 人员是否有问题:人员是否有能力,人员是否有意愿,人员是否有理解认同目标;

3、 程序是否有问题:事情是否太复杂不适合人员执行,是否可以拆分的更简单不易出错的环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以自己为例,回想几年前,往事不堪回首,我由于独立工作能力强,工作表现好,公司让我做技术管理,带4个人的小团队工作;没来得及高兴,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几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1、 人数,事情增多,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勤勤恳恳,却发现时间越来越不够用

2、 指导了两年的下属离职,人生第一次遇到认真指导的人离职,大家可以猜猜是一种什么感觉?相当于失恋的感觉

3、 最后和领导掰了,最终选择离开上家公司

往事不堪回首,现在回想起来还那么苦涩


反思:

运用管理定义来分析我遇到的问题,程序有没问题?我是因为擅长处理“程序”,才获得了晋升的机会;晋升后,目标出了问题团队目标没处理好,人员出了问题领导人员都没处理好,最终问题大爆发,自己的职业道路也出现了波折


A2:

经过近几年积累,我在管理方面也积攒了一些经验,但是都是碎片化的,没有理清相互作用,构成体系 

目标:

当我看到管理的定义后,意识到可以对自己问这三个问题,用自己的经验结合书籍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计划用1年时间梳理,完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行动:

1、 问自己三类问题,该怎么解决:

目标有问题?解决方法有构建大目标,细化小目标,目标同步,跟进……

人员有问题?解决方法有沟通,授权,激励,提问,管理领导……

程序有问题?解决方法有评估,计划,管控,建立流程……

2、 每个月细化一个解决方法,每天抽出1到2小时时间归纳整理,输出文字,并在拆书定级中和大家分享,持续1年时间

3、通过整理管理知识体系能更好的帮助我在工作中运用3P管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