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在拆书活动后,学习者可以运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面对生活中“不得不”做的事情,调动做事积极性。
大家好!我是常乐,常读书常快乐!
在拆书活动开始前我们依旧先分下组,还是按坐在桌子两边的位置分成两组,组长分别是刘犇和韩晓东。
我今天的拆书主题是:用“我选择” 代替“不得不” 选自《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观察点二:所选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F特征:作者是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是一名心理学博士,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的创始人,现面向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非暴力沟通培训,2006年荣获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非暴力沟通》是一本超经典的沟通类书籍,它教会大家,从关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出发,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去沟通,营造和谐,避免冲突。
A优势:这本书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之列,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是社会心理学中最持久畅销的经典图书之一。
B利益:你有没有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为什么有的人在沟通中游刃有余,能增进关系化解误会,而我却不会表达,我想得到理解怎么那么难?用非暴力沟通,你也可以做到沟通高手,愉快地和别人交流。
(观察点五: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写在一张纸上。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复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
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观察点三:【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I:WHAT: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做”,调动做事积极性。
WHY:“不得不”做的事情多感觉无奈、被迫、不情愿等,做事没有兴趣,内心的拒绝导致做事的拖延,效率不高,将“不得不做”改成“我选择做”,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调整态度,思考下我选择这么做,满足了我的什么需要,这样会激发主动性,强调做事的意义,提高做事效率。
HOW:那么如何做呢?1、列清单,将你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下来;2、在这些"不得不”的事情前面加上“我选择做”;3、思考“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做这件事它满足了我什么需要,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内在的动力。
WHERE:在我们感觉被迫、不情愿,去“不得不做”某件事的时候,用“我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调动积极情绪,解决拖延,转换态度,启发你思考做这件事的意义何在,目标更加明确,行动力更强,情绪上不再抵触,对自己负责。
也许你会说,你说的轻巧,我实在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的事情,我无法在前面加上“我选择做”,我内心是抗拒的,找不到选择做的理由。其实这是一种逃避,不愿去面对,因事情表象的枯燥无趣而掩盖了内心的需要,请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你内心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观察点七:【I】环节提到了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异议,并给与了预防性的讲解。)
比如昨天下午胡姐因为加班不能参加拆书活动而郁闷,我们在群里聊天时说到,我这次拆书活动准备的主题就是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去思考,接着胡姐就运用这种方式重新面对,我选择加班是因为我要提升自己,获得工作上的肯定和成就感,也多赚一些加班费,调整心态,调动积极性,从而投入到加班当中去,既做就做好,保证做事效率。
(观察点六:【I】的讲解中有举例说明)
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不情愿做但又觉得不得不做的事情呢?比如下周你不得不去外地出差,明天你不得不在家做饭等,请大家想下未来一周或最近一段时间内你有没有不得不的情况,在小组内做个分享,1分钟后小组选出一个人给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聪聪分享,自己是大四学生,有很多同学都在找工作或者已经有了结果,而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但是老师、家人、同学都会时不时地问起,让自己很烦恼,不想去找工作但又不得不去找工作。
(观察点八:【A2】分步催化中,提问中包括情景和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催化应用A2(分步催化2)拆书家提问设计:
谢谢刚才聪聪的分享,说自己不得不去找工作,对于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这种方式去思考,去调动积极性激发动力,你会怎么做呢?比如我选择在家做饭,因为我想家人吃得更健康,还有一起做和吃的快乐等,请大家小组内分享,5分钟后选出一人给大家再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聪聪:我选择去找工作,是因为第一,我对HR感兴趣,我想去试试,即便不成功,也可以让我在这方面发现不足之处,为以后找工作也积累经验;第二,我有经济需求,需要去挣钱;第三,我去找工作,也要为我大学四年来的所学找个平台去发挥,我需要工作证明我的能力。
(观察点九:【A2】分步催化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规划出了以后可以如何做的具体计划。)
谢谢刚才聪聪的分享,通过自己不得不的经历,转化为“我选择做”,来发掘主动性,运用到今天学到的知识,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给大家些启发,转换积极态度,发掘内在驱动力,今天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观察点十:总时长没有少于15分钟,没有超过20分钟;观察点十一:各环节的时长分配符合本机训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