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们该如何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呢?最常用的方法是维度分析法: 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把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就拿挑选工作为例,看下如何运用维度分析法的四步骤解决“选择太多”的问题。
假设你拿到A、B、C、D四个工作机会,粗略想想,每个机会都有其优缺点,一时难以选择怎么办?
第一步:重新定义问题
重新定义问题,从源头开始梳理。想想你为什么要工作,自己你想通过工作获得什么。它把原来的问题“四个工作机会选哪个”重新定义为一个更根源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工作”。
第二步:因素穷举
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这些特征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在选择工作时,我们通常会考虑“收入”、“发展机会”这样的因素,但这样的考虑并不全面,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
第三步:因素赋权
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5到5分)。
因素赋权可以是0分,表示某个因素我完全不看重。对于0分的因素,我们可以直接将他剔除最后的维度打分表格。
因素赋权也可以是负分,表示某个因素是我不想要的。比如旅行这个因素,我是不爱出差的人,所以我会把它打成负分,甚至-5分。
第四步:表格评估
依次对A、B、C、D四个工作机会职业价值的各个要素进行打分(0到5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即可得到每个待选项在各个因素上的加权分。
将所有因素加权分相加,即可得到每个工作机会的总分,然后取得分最高者做出决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通过阅读片段,我们可运用片段中的“重新定义问题”、“因素穷举”、“因素赋权”及“表格评估”四个步骤解决工作抉择困难问题,利于自己对职业选择做出更好的规划。
我们在片段的后面给大家举了一个案例,并列出了34个可供大家参考的因素。例子中,哈默采用了自我关心的12个因素列在表格上,分配了权重及得分,最后A工作得分最高,故A当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小伙伴可能会问,这套方法适不适合所有的选择情景。很抱歉,答案是否定的,此类方法特别适合于进行职业选择,但对于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特别强的情况是不适用的。比如,假如一个女孩同时面对两个男孩追求,两个男孩看起来都不错,她该如何选择呢?这个时候列出一个详细的表格,依次打分并比较总分,显然太滑稽了。直接利用简单而有效的“生理上冲动、精神上受鼓动、沟通上很流畅”做判断,也许就可找到很好的答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如今,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大家可以习得的技能越来越多。有些人可能即将进入职场,要面对自己第一份职场生涯的抉择;或有些朋友感觉目前工作不是喜欢的,想重新择业;或有的朋友技能全面提升,是一名斜杠青年,想转换职业角色。
无论哪种情形,未来可能大家都会面临职业抉择问题。(请大家根据自我情况思考并想出具体的情景)加工一个不同职业抉择的例子,应用原文行动建议,规划出合理的选择方案(即填写维度表格,进行评选汇总),并在小组内分享。
现场胡倩分享了自己工作的因素及相应的选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