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NO.239】如何有效提问&表达&反馈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换一种方式提问,让你的说服更有效? 学习目标: 如何换一种方式提问,让你的说服更有效?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下午好!我是冬青。我的三个标签是:4岁孩子的爸爸、PPT软件应用培训师、住在通州。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与身边的小伙伴讨论学习,我们分一下组。今天我们一共十几位小伙伴,我们分成3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介绍】《好好说话》(第91页

【主题介绍】换一种方式提问,让你的说服更有效

【时长】约15-20分钟

某次闲聊时,你听到朋友抱怨自己长胖了,于是你们展开了对话:

唉,我最近又胖了,好羡慕你的身材,能锻炼得这么好。”

是啊,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花点时间去慢跑,运动一下呢?

我也知道,但工作太忙,实在没时间……”

我觉得还好吧?你真的有那么忙吗,连每天半小时都抽不出来?

喷,你哪里知道我们这种加班狗的苦。而且就算有时候早点下班,也是精疲力竭,哪有心情慢跑啊……”

为什么不试试晨跑呢?早起半小时,跑完精神会更好喔。”

但我体力不行,跑没多久,就会很累……”

放心,体力是练出来的,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越跑越轻松。"

算了吧,我从没慢跑过,连双合适的鞋子都没有……”

那小事,我带你去买一双,如何?咱们明天下午就去商场桃。"

唔,我看下次吧……”

 

上面这段对话,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其实,这就是最典型的说教场景。说教方喜欢用“为什么你不如何如何”的方式,督促你去做某件事;

然而被说教的那一方,则不断丢出“因为我有什么什么原因"当借口,拒绝做出改变。

这个过程,难免会让说教者觉得气恼——难道你真的不希望目己变健康一点吗?难道你不相信运动有益健康?你为什么会一直处在这种抗拒状态呢?

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出在说教者的说话方式上。

要知道,当我们一直问别人“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让对方的思考偏向于为他不做这件事找出一个理由。

而接下来,你为了劝导对方,又不得不将他自己所提出的理由一一推翻,这个过程很容易会引发对方的反感,让对方觉得“你又不懂我情况,少说这种风凉话"。

毕竟,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

于是这么一来二去,那位原本你想劝他去做运动的朋友,在一连串的说教下,此刻只会满脑子充斥着“为什么我不能去慢跑的理由,且在与你的争论过程中(即便只是温和的争论),不断坚定着目己的想法。

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

让我们再看一次前面例子的另一种情况:

 

“唉,我最近又胖了,好羡慕你的身材,能锻炼得这么好。"

“咦,奇怪了,你看起来不是那种会注意身材的人,为什么会对运动感兴趣呢?

“我也希望自己能瘦一点啊……”

胖就胖嘛,有什么不好呢?

“可是瘦一点的话,我穿起衣服来就能更有自信一点……”

何必在意呢?反正我们又不会嘲笑你。

“不是别人会不会嘲笑的问题,而是自己看自己也不开心啊……”

“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2分钟时间到了,没看完也没有关系,接下来专心听我讲解也是一样的。

(对比概念和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

在刚刚这个拆页里,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提问方式引导了对方不同的思考:采用恰当的提问方式真的可以引导对方为积极的行为寻找原因,从而更有效地劝说对方。我们可以称之为“反向提问法“。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反向提问法,接下来我们看一个例子。

我的一位年轻的同事小王之前在大家的劝说下戒了烟,但是最近好像大家又开始抽了。这天下午,他离开办公室又回来的时候身上带着一股烟味,他旁边的同事就说:“小王,你最近又抽烟了吗?”小王不好意思地说:“戒烟真是挺难的”。同事就说:很多人戒烟都成功了,你为什么戒烟这么难?”(这句话拆书前提前打印到纸上)小王就说:“最近有些事比较烦,可能我比较缺乏毅力,所以就没忍住….”

请大家留意,当有人问“你为什么戒烟那么难”的时候,小王就开始找“为什么那么难”的原因了,结果呢,本来可能不是很强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强化,说了一堆的原因后,小王就觉得自己戒不了烟这件事更加理由充分了。

既然这样问的结果远离了我们的目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问呢?

我们来看看换一种问法:

“戒烟这么难,你为什么还要戒烟?“(这句话拆书前提前打印到纸上)

要回答这个问题,小王就会开始思考,他决定戒烟的各种理由,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他戒烟的动机就得到了强化,也许他就又会坚持下去了。大家觉得会是这样吗?

 

(步骤)

在具体使用反向提问法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第一步,暂停并判断自己就要脱口而出的问法,是否会引导对方为更积极的做法找理由;

第二步,如果你的问法不能引导对方更积极地思考,重新反向设计自己的提问。

(关键点)

这两步中,最难的是哪一步呢?我认为是第一步,你想劝说的对象常常是你非常关心的人,正所谓“关心则乱”,最容易脱口而出的就是用“为什么你不……?”的句式说出你自己掏心掏肺的各种建议。只可惜客观上这些提问引导了对方不断强化错误做法的借口和理由。所以,想要完全做到不脱口而出谁也做不到,这是需要刻意练习的。但我们只要有心去锻炼自己,就会有更大的可能去帮助别人。

(明确边界)

此外,需要留意的是,这个方法,更适用于跟你是好朋友或者互信程度高的至少是平级的同事,如果是自认为资深的人或你的上级正对某件事纠结的话,不建议你用这样的方法,因为这种情况下对方有较大可能仅仅想告知你结果,你用反向提问法时对方感觉好像要当你面做自我剖析一样,他会很不习惯、不舒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演练环节,今天的演练任务是各位小伙伴们要编写一个剧本。

剧本设计的具体要求是: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有对话,最重要的是故事中的人物要应用反向提问法进行回应。

可以先设想一个反向提问可能的应用场景,比如你的朋友一位全职妈妈纠结要不要找工作;为了同事的健康,你想劝他戒烟;为了朋友的事业着想,你想让收敛一下坏脾气等等,基于这个场景再编剧本,剧本概要写到拆页背面即可。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5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他的剧本,现在正式开始。

……

5分钟到,现在请这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剧本。


感谢大家的分享!在刚才的剧本中,非常好地应用了反向提问的方法,通过反向提问,引导对方更加理性、全面地思考,从而达到了更好的劝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