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和个人管理法则》 所属活动: 20180905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反馈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什么是拖延症,如何克服拖延症? 学习目标: 什么是拖延症,如何克服拖延症?

开场:

一、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叫邱惠婷。我来自江西九江,曾经是一名程序员,现在是产品经理,未来想成为用户体验专家。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互联网从业人员,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6年,最大的体会是你需要不断的学习,不学习你就会被淘汰。

第二个标签是体验与分享。我希望自己能够体验有趣的生活,分享有价值的知识。

第三个标签是读书爱好者。目前是拆书帮的新成员,然后也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读更多的书,拆更多的书。

二、“拆书”和“拆书帮”(2分钟)

 拆书帮是由赵周老师创立的。他有一本书叫做《这样读书就够了》,详细讲解了拆书法,RIA便签学习法。我们的拆书法包括个人学习法和组织学习法。

个人学习法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阅读书中的某个片段后联想到了自己的相关经历,再运用片段中提供的方法写下自己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具体该怎样做的步骤。

那什么是RIA便签学习法呢?

R是Reading ,阅读拆页,拆书家请学习者阅读原书拆页。

I是Interpretation 讲解引导,拆书家讲解引导,促进学习者理解知识并关联自己。

A是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拆书家催化促动,促进学习者将书中的内容拆为己用。我们的A也包括A1、A2、A3,分别是反思经验、规划应用和现场演练。

拆书帮是以将更多的学习爱好者培养为拆书家为目标。是由一群热爱拆书学习法的青年组成的一个公益性组织。全国覆盖了29个省份,58座城市,41个分舵和36个筹备分舵。目前深圳的拆书帮包括智行分舵和智荟分舵,智行分舵的场地主要是龙岗和福田,智荟分舵的场地是宝安和南山。 “拆书“和”拆书帮“已申请国家专利,受到法律保护。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题]:(风险)克服拖延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时间和个人管理法则》P.83

R:阅读原文】

拖延是“内因”时间强盗最常见(多数人公认)的形式。对一些人而言,拖延很常见,“今天事明天做”;对另一些人而言,拖延犹如唠叨的岳母,每周末都来却不停止。

我们为什么要拖延?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通常让至关重要的事排在无关紧要的事之后?可能最普遍的原因是某项特定的重任让人不愉快。一些人很讨厌平衡收支以及安排充实的生活,例如:填写每月清单、缴税、结识新朋友、发言讲话、答复邮件、倒垃圾、看牙医、做锻炼等。高效、成功、健康通常需要我们离开“安逸区”。对于不愉快的任务,我们通常会推迟。但是如果我们推迟它们,让事件控制我们,我们的效率会降低,从而自尊心也降低。避免这种降低趋势的唯一途径是控制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即便他们有些令人不愉快。

以下是一些克服拖延的建议:

-设立最后期限,这会带来本没有的紧迫感。

-先做最不愉快的事,这样做你便会期待更舒适的任务并每日获得成就感-

-将任务游戏化,有效地将无味的任务变得有趣。

-设立奖励,刺激你快速完成任务。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拖延症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情况,相信大家也会经常吐槽自己的拖延症严重,那我们为什么总是会出现拖延的情况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是会比较有挑战,容易让人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是会先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那些比较难的事情就会被我们放在最后。把这些困难的事情放在后面,就会导致我们出现拖延的情况,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做,不能按时完成时,长期如此,我们的效率会严重降低,会让我们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比较容易产生焦虑的情况,也会导致不自信。想要避免这些情况出现,我们就应该学会克服拖延,学会控制我们自己的人生。

那么如何克服拖延症呢,以我身边的一个故事为例子吧,我前段时间有个同事离职了,然后我就经常问她新工作找到了没有,但是两周过去了,三周过去了,她还是一直在拖延找工作这件事情,迟迟不行动,我觉得用原文的方法,针对找工作这件任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法来克服拖延。

1.首先要明确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任务是找到新工作。

2.要给自己设定时间,告诉自己,要集中花2周或者4周的时间来找工作,有一个截止时间,这样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紧迫感,比较有助于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

3.先难后易,把和找工作相关的任务拉个清单出来,难做的事情先做。容易或者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后做,攻克掉难关之后,心情会轻松很多,对未完成的工作也是一种激励。

4.设定奖励,想象自己找到工作后该如何奖励自己,比如好好休息一天,或者约朋友出去吃饭庆祝以下,预期的回报会刺激你尽快行动起来,有助于我们快速完成任务。

总结以上的方法,用四句话来概况就是明确任务、设定截止时间、先难后易、设定奖励。

认识到自己的拖延症,并且按照上述目标去克服自己的拖延症,让我们和拖延症说再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相关的经验】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相关经验,我现在的工作岗位是产品设计。而我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进行原型设计,利用原型设计软件对系统的交互、界面进行规划。我从今年年初就有一件一直想做而拖着没有做的事情,就是总结自己过去的交互设计工作,形成一份我自己的交互设计文档标准。这份文档对于我自己今后的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有了这份文档,很多交互组件我不需要自己重新做,只需要拿来用,这件事情价值这么大,我也一直都想要做,但是却一直都拖延着。

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没有完成这件任务,会一直拖延,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我没有为完成这项任务设定一个时间期限,比如规定一定要集中两个星期完成这件事情。我没有设定一个截止时间。而且也没有人要求我必须在什么时候完成这件事,所以就一直拖延着。

2.其次,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那么容易的,总结过去的交互设计工作,这是有很多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完成,每次一想到这件事,就让我头疼,让我有畏惧心理。不知道如何下手。

3.我没有将自己的任务进行分解,没有明确我需要完成哪些类别规范的工作。

A2:我的应用(行动)】

目标:利用两周时间,总结过去一年项目中所有的交互细节,形成一份我自己的交互设计规范。

1.设定截止时间,在08.31日下班之前一定要完成。这项任务的具体工作包括:搜索交互标准相关资料、确定整个文档的逻辑大纲和框架、书写各个类别的具体内容。

2.先难后易,完成交互设计文档。其中上面三个任务最难的是(1)确定整个文档的逻辑大纲和框架。第二难的是:搜索每个模块的相关资料。第三难的是各个模块的具体书写。按照从难到易逐个完成。

3.给自己的任务设定奖励,2周后若顺利完成一份高质量的交互设计规范标准,则将这份文档和同事共享,这也是让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和动力的。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反思和行动,再次强调下,克服拖延症的四个步骤:明确任务、设定截止时间、先难后易、设定奖励,我相信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大家能够不断的克服我们生活中的拖延症,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好,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