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叫郭宏江,我的三个标签:
1、青年心态;中年暖男;痴情读书人。
今天我要晋级的是2-3,我带给大家的一本书是《学会提问》,请确认大家都已拿到了拆页片段。
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完成本次学习后,在接受来自领导、同事或者合作伙伴工作任务的时候,应用到片段中提问、假设和验证的方法,确认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减少返工,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请问各位读读者。当你的客户、同事或者与生意相关的人,拜托给你一项工作时,你首先会做什么呢?
也许是要确认对方拜托的工作内容;也许是要调整自己的日程安排或者整个公司内部的资源~~~~~~
其实,在那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猜你已经知道我想说的是什么了。是的,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提问。
在工作中运用提问时,请大家按以下三步进行(实际上, 前两个有时也可以同时进行):
1、准确了解情况=通过提问抓住事物的本质
2、以提问的形式给出假设
3、验证这一假设
接下来,就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提问“三部曲”的运用方法。你在工作中是否遇到过返工的情况呢?觉得对方说的是这个意思,于是便尝试做了,结果还是被要求重新做。即使是完全按对方所说的去做,还是要返工。
我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为什么会出现返工的问题呢?
这是因为无论是面对公司以外的人也好,还是公司内部的人也好,你没有从本质上了解清楚什么是客户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真正必要的东西。
因此,当把成果以有形的形式递交到客户面前时,对方才会说:“我要的不是这个”“要是能···……就好了”“这样做的话可能不行吧”~~~~~~
但是, 好不容易完成的工作每次都要经历返工的话,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一种浪费。
FAB法介绍图书(3分钟)
F——《学会提问:麦肯锡工作法》的作者是日本人大岛祥誉,他曾是一家公司董事长,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公司战略等咨询项目,后曾供职于多家知名咨询公司,后来独立创业,从事高管培训,组织变革咨询、领导力开发等服务。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最重要的事情是永远不要停止提问。
这就是本书教给大家的就是一种关键的能力:提问。
A——,麦肯锡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咨询公司,让书中列举的案例实操性更强,相对于其他书籍,更有逻辑性,条理特别清晰,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作者提到的方法更注重从实战经验中总结概括提问的句式,形成可应用的模型,列举的案例贴近工作与生活的实际情况,便于读者学以致用。
B1——你有没有觉得,你每天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经常感觉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本书可以带给你清晰的思考方向。想的多了,又没有时间完成,很容易感到焦虑、迷茫,还会让事情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不想这样,就必须把我们思考的方向进行聚焦,为此,这本书带给你关于提问的方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技能,这本书《学会提问》,可以为你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B2今天给大家节选的片段,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提问技巧,帮助我们解决在工作场景中,当你接受任务的时候,如何准确的确认任务的具体细节,从而让你不会返工,高效工作。
【I】环节3分钟。
片段中提供了一个方法,称为“提问三部曲”这个方法是让你在接受工作任务的时候,通过提问、假设和验证的方法,来和对方确认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不致于返工,从而高效工作。
很多语言文字都是很抽象的,同一个词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中,对同一个词语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解读。因此,当你的客户、同事或者其他人交待一项任务给你的时候,我们需要与对方确认具体的工作细节,以免返工,
【细化行动步骤】
如何与对方确认呢?这个被作者称为“提问三部曲”的方法具体包括:
1、提出一个问题(围绕工作任务),可使用“5W1H”的提问模型,抓住工作内容的背景和具体细节。
举个例子,假设领导交待一个任务“你马上去帮我布置一下会议室”。这时,你先别忙着冲进会议室,你可以通过提问确认任务的具体细节,比如,你可以问:会议几点开始?有哪些人参加?需要布置成什么样式?具体设备方面有没有需要准备的?等等
常用句式:~~~是什么?什么时间?在哪里?具体要怎么做?
2、给出一个假设:即使你向对方提出了一系列的提问之后,有可能对方说,还没确定,你看着办吧,也有可能,对方给你提供了一些信息,此时,我们可以继续通过追问的方式给出一个假设,以便让我们弄清楚领导所交待任务的背景及本质。
结合1的例子,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这么急着要布置好会议现场,是不是上级领导要来公司检查相关工作呢?或者“是不是有重要的客户要来公司参观考察呀?”需要不需要有特别的准备?这样也是在帮助领导梳理思路,同时进一步的明确任务的要求和背景。
参照句式:“是不是~~~~~”“会不会是~~~~~~”等,包含了自己的设想。
3、验证假设:基于第二步的假设,你可以这样问领导:是不是要准备公司宣传PPT或者视频呢?如果碰巧你说到了点子上,你会得到领导这样的回答:难得你考虑的这么周到,除了PPT和视频之外,再准备一些公司产品介绍彩页吧。
参考句式:“如果是这样,那么是否需要~~~~~~”(结合自己的设想,提出进一步的方案)
像这样,通过提问的方式去一步一步的确认工作任务的细节,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作中返工现象。
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确认,如果按照你自己以为的去行动,极有可能走弯路,甚至南辕北辙。
这个方法适合于工作场景中,当你需要接受来自领导、同事或者合作伙伴交待事情的情况下,尤其是当你要和对方确认一些关键事情的时候。
【给出具体场景】
请各位伙伴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假设你是小张,你在拆书帮公司上班,上午十一点,你刚忙完自己的工作,此时,你的一位同事小李走了过来,他请你帮忙拟定一份与企业合作推广读书会的文案。小李在过去也曾多次帮你做过一些事情,所以,你决定帮他完成这件事,于是,你需要与他确认文案的具体细节。
【A3指令】
请大家按照我设定的场景,在小组内讨论,规划一下如果你是小张,在和小李确认文案细节的过程中你将如何应用到片段中提问、假设、验证的三步法。
我有两个问题需要与大家确认:
(1)刚才我是否有说清楚需要大家应用的场景?
(2)我们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最终完成文案整理还是如何应用片段中的方法?
好的,明确了这两个问题,接下来,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过程中,请大家在小组内确定两位伙伴,分别扮演小张和小李的,讨论结束,我会邀请两位伙伴在现场角色扮演,演绎您在场景中应用方法的过程。
我听到了刚才大家的讨论,接下来我们邀请两位伙伴来现场演绎他们的应用,有请美君和jeson两位伙伴。
确认一下你们俩的角色,jeson扮演小张。美君扮演小李,对话如下:
小李:小张,这周有一个活动,你帮我写一下文案吧?【提出任务请求】
小张:那我们这个活动是大概什么时候举行?这个稿子需要什么时候完成?
【围绕工作任务,使用5w1h模型,提出问题】
小李:活动时间是在这个周六的下午?
小张:那所以这个稿子应该是最晚要~~~
小李:最晚要在周五之前完成,我们要定下来发出去。
小张:现场需要做海报,还是要在网上公众号做软文吗【提出自己的假设】
小李:我们主要通过互联网形式,不用做海报。
【假设验证】
小张:那这个活动地点是在哪?
小李:在雷圳大厦四楼
小张:参加活动的对象是~~~~~~
小李:没有限制,喜欢读书的都可以,还有其他问题吗,
小张:就这些了吧,我知道了。
小李:好的,接下来还有问题我们继续沟通。
刚才两位伙伴的演绎很精彩,在小张和小李确认文案细节的过程中,他首先使用“5W1H”模型,提出了一个问题,抓取了文案的背景,然后,提出了一个假设,与小李确认了文案的具体细节,最后,通过验证假设,收集到了更多文案的一些信息。相信通过这样的提问之后,小张会高效的帮小李完成这份文案。
我今天的拆书环节,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伙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