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选自《如何听,如何说》,151页
举例时应该精挑细选,目的是把你的概括性陈述说得更生动、更易懂一些。许多人感到对概括性的话很难理解,尤其是那种高度抽象的概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能够把抽象的叙述形象地描绘出来,使得它们更容易被人理解。
假如你听不明白别人在说些什么,就应该而且有必要请对方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他们举不出令你满意的例子,那么就很可以怀疑,是不是他们也搞不清自己话中的意思呢?
我的I :
与人沟通时,传达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举形象、具体、真实的例子让对方更容易理解接受!而且让自己的话语更有说服力!
A1:在我们幼儿园小班开始科学领域中的数学知识“按规律排序”,是孩子难掌握。所以我们会提前给孩子进行铺垫,如进行“男孩,女孩排队游戏、找有AB排序的图案” 。而在上课中这些铺垫就成为让孩子理解“按规律拍序”的实例!孩子们根据实际的例子确实很容易理解,直接进行按规律操作时都会拿举得例子进行推理!
A2:
1、准备一本笔记本,从现在开始在教学中,可以多收集有关阐述知识点的例子,再进行备课,再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在我们幼儿园的教研中可以将举例子这个方法进行与同事分享!
2、自己和别人交谈时常让人疑惑不解,劝解别人时也不知从何下手,从今天开始我要将举例子运用到我与别人的沟通中,让别人更容易理解我的话语!
联结(connection)是我所有方法的核心,这一点我在《游戏力》一书中详细讨论过。人生无处不联结:怀孕,喂养,搂抱,相视,玩耍,分享,安慰,倾听与交谈,友谊与共情,爱与关怀。联结让孩子感到安全自信和快乐。 但是,分离同样也是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孕期结束于胎儿与母体的分离,婴儿期结束于孩子爬出去探索世界,我们与孩子分手去上班而他们去上学。还有一种心理上的分离,就是当我们生孩子的气,或者当孩子生我们的气、当他们害怕、当他们感到孤独时。这类心理分离就是联结断裂,而且更为痛苦。 联结断裂是很多行为问题的根源。 对待“干坏事”的孩子,我们常常采用的方式是关禁闭、罚站、羞辱、打骂、威胁、指责,或者扬言不再爱他。这些方式将导致更严重的联结断裂,因而从根本上是毫无益处的。 由于分离和断裂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掌握重建联结的手段。对父母而言,游戏是与孩子重建联结的最佳方式之一,因为游戏欢乐、有趣,并且要求我们大人跟随孩子进入他们的世界。很多联结断裂的发生,都是因为孩子被迫进入大人的世界、听从我们的安排(几点必须上床睡觉,哪里必须保持安静,早晨一起床就必须争分夺秒等)。的确,我们有时不得不强加给孩子些规矩,但是如果这样导致了联结断裂,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游戏和关爱来重建联结。 如何进入孩子的世界呢?简单地说,就是“坐到地板上”。有时仅仅是与孩子一起玩点什么,并时不时轻松愉快地互看一眼,就能预防或解决很多问题。面对年龄大一此的孩子,你可能并不需要真的坐在地上。和他们一起坐在沙发上,看一些你不爱看的电视节目(可是他们爱看,而你又想与他们加强联结),或是一起待到半夜(因为他们更可能在深夜向你敞开心扉,而不是吃晚饭时),这些都是重建联结的方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永远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孩子感觉好才能做得好,所以和孩子的情感链接不能断,而游戏正式行之有效的链接方式。
A1
5月26日傍晚正在为毕业典礼准备的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准备毕业相册,核对音乐与资料,可是儿子推开我的门,说”妈妈,陪我骑车!“我气势汹汹的回答道:”没有看到妈妈忙吗?你自己去!真不懂礼貌!”儿子很生气的说:”哼,不理你了,不理妈妈了!“后面真的不叫我吃饭了!
A2
1、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这样说:“好的,我陪你玩,可妈妈有很多事情要做,妈妈做不完很着急的!宝宝觉得妈妈陪你玩多久呢?”
2、每天亲子游戏之前和宝贝分享一件快乐的事情,并倾听宝贝自己一天当中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