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麦肯锡极简工作法》 所属活动: 南宁老友分舵第69场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从零开始思考法 学习目标: 当我们所做的事情无法解决问题时,采用从零开始思考法来调整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蓝妮妮,很高兴认识大家。先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用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教师,我是一个中职学校的专职教师,平时和15、16岁的少年们打交道,我是比较喜欢教育事业的。第二个关键词是三好学生,过去一年我参加了很多学习活动,不仅积极参加,还踊跃发言,课后认真写总结和反馈,因此获封了三好学生这样的称号。第三个关键词是易效能时间管理践行者,最近我正在学习易效能时间管理,希望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简易而高效。这就是爱学习的我。

【拆书帮介绍】

既然大家一起来到拆书帮的学习现场,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帮和拆书法,先介绍一下拆书法,我用一串数字“1234”来进行介绍。

第一个数字是“1”,拆书法是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它有一个目标,叫学以致用,我们用拆书法进行阅读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解决问题或提升能力,这叫拆为己用学以致用,并不是用于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或娱乐消遣,这就是“1”,目标是学以致用。

第二个数字“2”,拆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的学习,即个体学习者用拆书法完成个人的阅读和学习。第二种是组织型学习,即拆书家带领学员完成拆书学习。这是两种形式。

3.拆书法有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成年人学习使用的,二主要是针对致用类的图书,三使用便签做为辅助工具,我们的拆书法也叫RIA便签阅读法。

4.拆书法有四个要素,R是阅读原文片段,I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知识,A1是联系过往经历,A2是规划未来应用。这就是关于拆书法的“1234”,不知道各位记住了吗?

那我们拆书帮就是围绕拆书法进行学习的一个社群,是一个读书会,是公益性的青年自组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介绍完拆书法和拆书帮,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知识片段。请大家阅读手上拿到的片段,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
原文:《麦肯锡极简工作法》-“从零开始思考-P4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做的工作,大多是为了解决各种问题,如果我们的工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从事的工作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而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具有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
我们要考虑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这项工作还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从这些角度进行思考,才是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都阅读完了吗?好,这个片段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呢?
我读完之后是这样理解的:很多时候,我们手上会有一些事情要做,我们做这些事情是出于解决某个问题才做这件事的。但手上这件事进行到某种程度,会发现它没法解决问题,这时候怎么办?我们可以试试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做一个判断:
第一,想一想,我们当前所做的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再想一想,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
第三,对接一下前两步,为解决真正的问题,我们手头上这件事还要不要继续做。

这是“从零开始思考法给我们的启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看完这个文段,我联想到自己有时候做事也会遇到卡壳、遇到瓶颈不知道如何突破时的状态,比如,最近我就遇到这样的一件事。
上周我回家看我妈,特意找了个时间跟她聊天,想联络联络感情,因为好久没回去了。在聊天过程中,我妈就说看到新闻里有很多不好的事情都是手机支付引起的,她说手机支付太害人了,就不该有手机支付。我不认同,我说手机支付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能提高生活效率和质量,不能因为它有一些问题就不使用它了,这样太偏激了。于是我和妈妈开始争辩该不该继续使用手机支付,我想让她接受新事物,不要一概而否,她却觉得我这样是顶嘴没礼貌。最后两人不欢而散。我就觉得每次跟妈妈聊天都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聊不下去,最后都是不欢而散的结局。
这种难受感一直憋在心里,直到看了从零开始思考法,意识到,我跟妈妈聊天最后不愉快是因为聊天偏离了目的。如果我们争论时,我能用从零开始思考法来做一个这样的判断:1.我跟她争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她承认手机支付是好的。2.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我和她聊天真正的目的是为增进感情啊。3.我们在聊天中争论赢还是输,对增进感情没用啊,我应该停止争论才对。

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今后跟妈妈聊天,要更关注聊天的目的是增进感情,而不是要去争什么对和错。


A2:

这个方法和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打算把它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当中。我想起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跟我说起她女儿脾气不好,发脾之后别人给她台阶下、跟她示好之后,她也不跟别人和好、不给别人回应这样的问题,她说她女儿太作了。这个问题还没得到解决。
我打算这周末,用从零开始思考法跟朋友M聊聊她女儿的问题。想让她了解,解决女儿生气时不理人这个问题的突破口不是批评和惩罚。
我计划这样跟她说:
第一,我先说:末末,你说你女儿生气时会不理人、给她台阶下她也不下,你觉得她这样很没有礼貌。你很生气,批评过她也惩罚过她,目的是为了给她教训,让她意识到这种行为不好,对吗?
第二,我想和末末探讨,我们真正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是不是希望女儿生气时,别人道歉了、给台阶下了、向她示好了,她能停止生气,能回应别人,能表现出友好的态度,跟别人和好,对吗?
第三,那我们来判断一下,批评、惩罚和给女儿教训,这样的方式能让女儿停止生气并回应别人、跟别人和好吗?不能的话,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批评和惩罚,给女儿教训?
我想让末末意识到批评和惩罚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要想别的更好的办法去了解女儿的感受、让女儿消气、跟别人和好。

 

有了这个规划,让我感觉思路清晰多了,那么周末我就会去试一试,跟末末聊一聊。

以上便是我本次分享的所有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