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高效学习》 所属活动: 东莞乐享分舵第六十九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联想法 学习目标: 学完后,能够使用联想法帮助学习者记忆随意信息。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TF3-1的拆书现场。
我是拆书家曾金泉,用3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培训师,二级拆书家。
今天人有点多,我们分成三组:前面左边为一组,右边为一组。后面一组。
【学习目标】
学完后,能够使用(行动)联想法四连环(澄清)帮助学习者记忆随意信息(界定)。

【图书介绍】(学习者场景介绍法)
【事件场景】你是否遇到过记忆随意性信息时感觉困难,比如说你要超市购物,经常是买了西瓜忘记了买牛奶。
【提问】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记住这些随意性信息,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提高记忆能力?
【影响】随意信息是整体性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死记硬背,我们总是记了就忘了,而且还浪费时间,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解决】以上的现象和疑惑,都可以在这本斯科特•扬所写《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中找到答案,联想法是整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联想法将会帮助你记忆随意性信息。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联想法

《如何高效学》P104-106页:联想法

随意信息是整体性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针对随意信息,如何联系、比喻以及内在化呢?

例如:

l  一系列日期

l  解剖学术语

l  系列步骤

l  各种各样的规章、条例

l  科学公式

一般情况下,这些信息只能靠机械记忆了,整体性学习则要尽可能地避免死记硬背。取而代之,用比喻、内在化和图表法,创建模型和最终的结构是应用大脑的最好、最快的方法。不过,在有些情况下,这些办法效果并不好。随意信息,或者内容太多、太复杂的信息,都不容易被理解,它们需要不同的技术。假如你发现联想法不能帮助你理解材料,或者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这时候处理随意信息。这些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介于机械记忆和整体性学习之间。联想法、挂钩法就是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它们能加速记忆,而且也符合大脑的学习方式。(这么做的好处)机械记忆好比钝刀切菜,整体性学习就是寒光闪闪的解剖刀,而联想法、挂钩法则算是切牛排的餐刀。(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需要不断地练习,理由如下。

(1)不经常使用它们。我平时很少使用联想和挂钩法正因为不常用,所以练习非常重要。

(2)这些方法比较复杂。联想法、挂钩法和信息压缩技术很少依靠直觉,需要多加练习才能很好地掌握

小贴士一

随意信息的结构很弱,总是需要某种转化后才学习

弱—重复学习。

好—通过联想法、挂钩法以及信压缩技术学习。

最好—通过比法、内在化法及图表学习。

联想法

联想法并不是我首创的,作为一种记忆技巧,它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之所以称为联想法是因为它的目的是将一系列观点串在一起,就像链条旦进入链条中的一环,就可以轻易地到达链条中的其他环节。联想法在处理一系列随意信息时效果很好,(1)包含步骤的过程信息、(2)按顺序写下的名字或公式,(3)都可以应用联想法随着不断地练习,(4)你可以迅速地将数十个知识点连在一起。

【拆书家指令】请大家快速阅读完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我。

如何高效学习P104.jpg


如何高效学习P105.jpg


如何高效学习P106.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概念与匹配案例】

[WHAT]联想法就是运用想像把需要记忆的信息进行联结记忆的学习方法。

[WHY]我们学习联想法的“联想四环”:找顺序——定清单——列编号——强记忆。对随意性信息的记忆采用联想法的好处就是强化记忆,建立逻辑关系,并运用强烈的想像,夸张的想像,让自己印象深刻,从而顺记倒记,都能倒背如流。今天我们将用几个小案例,都是非常夸张的,所以,就是看起来毫无联系的词也能在讲完故事后就马上记住了。测试的结果,也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说我之前发给小星星看,问他能不能理解,他说很难,但是看完以后就记住了,而且还哇啦哇啦地跟他的师父姐姐说,故事里少了烤豆。一看,果然如此。联想法和作者提到的比喻法也不相同,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联想法是事物之间本无联系,通过记忆者自已找到对应想像,建立关系。比喻法是指某物和某物之间本来就是有联系,比如说,某人胖的就象一座山,那么肯定是外观上给人感觉就是很胖很胖,而且上面小下面大,象一座山的形状。

联想法是本体就是记忆的重点。只是通过把本无联系的事物通过夸张的故事创建联系进行整体性记忆。联想法并不适用于简单记忆,逻辑性本来就很强的,非机械性记忆的信息,是不适用本法的。如果死记硬背速度快过本法,也不适用联想法。

死记硬背大家都懂,但是如果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更快速的方法来记忆那些随意性的信息,这个时候大家就需要来学习联想法了。在这个拆页中,我们看到了联想法的定义和优点,到底怎么样才叫联想法?我给几个例子,大家来判断一下。

ž       【互动-判断题1】根据一个东西想象出另外一个东西?比如说你要记苹果,你想到一个大大的红色的苹果的图片。这个是联想法吗?

学习爱好者回答:是的。

ž       【互动-判断题2】根据一个东西想象出另外一个东西?比如说我的身材胖的象个大苹果。这个是联想法吗?

学习爱好者回答:不是。是比喻法。

ž       【互动-判断题3】我们根据这束花想象到春天,这个是联想法吗?

学习爱好者回答:这个,有点象联想法。应该是的。

ž       【互动-判断题4】我们在记忆本片段知识点的时候,想到了电脑品牌“联想”,这叫不叫联想法?

学习爱好者回答:是的。是联想。


我们回看原文片段中的这个概念,之所以称为联想法是因为它的目的串在一起,就像链条,一旦进入链条中的一环,就可以轻易地到达链条中的其他环节。大家认真看看,现在理解它的意思了吗?接下来我们还要从原文中找出联想法的执行步骤。

大家能从原文中找到几个步骤?

学习爱好者们找步骤。并讨论。有人说三,有人说四。拆书家引导:好,我们可以先划一下(参见上面的原文片段中拆书家给了的引导数字。)有四个步骤:

[HOW]:联想四环


    1、明确顺序

    2、罗列清单

    3、给清单中的每一项设符号

    4、创建联想

联想四环图.jpg

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联想法是一个针对整体性学习的工具,是要解开全部链条的学习方法,是目的和目的的串联,也是一个系统的串联,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联想法的四边环步骤:

1、  明确顺序。

(预防异议)可能有的学习者会说,怎么明确顺序?我们来看这个词:“链条”。既然是链条就一定会有第一个,接着第二个,这就是顺序的隐喻。

2、  罗列清单。

这个步骤难不难?

比如我现在要记这条信息,怎样创建顺序?

    龙珠的案例.jpg                                         

 

先列清单:怎么列?123456

3、  给清单中的每一项设一个符号。

拆书家问:这一步难不难?

学习爱好者们一脸茫然。

拆书家继续问:大家来看一下,这四步中最难的是哪一步?是不是就是这一步?

学习爱好者们点头。

拆书家继续问:那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可以这么来想呢?每一个词对应一个画面。比如说:

1,民间借贷——联想一个老头愁眉苦脸拿着借条

2,旁边儿子叼着根烟,手持非法集资的牌

3,儿子旁边一高瘦丑老婆,拿把钱递给儿子身旁的一大汉,钱上面写着洗字

4,大汉的背心衣服上写着诈骗二字

5,远处一个西装男端着电脑玩鼠标,脑袋上方画股票曲线,西装男奸笑吐泡泡:内幕交易

6,再把12345用线连向操纵市场四个字

7,一付手铐加二条铁窗,写违法

拆书家问:大家觉得这么联想可不可以?

学习爱好者们:哇,太有趣了。还可以这么想?但是真的好深刻。

拆书家继续:好,那我们把联想串起来。

4、  创建联想。

老子民间借贷,儿子非法集资,老婆洗钱,小舅子诈骗这一家人,小舅子的上线用骗来的钱进行内幕交易,这里有一只黑手在操纵市场,但最终还是被木大侠发现,违法就会被查。

学习爱好者们瞪大眼睛,很兴奋,脸上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有些学习爱好者还发出了赞叹的声音:“啊,原来可以这么记啊,真的太有用了!”

 

【好处】联想法能帮助我们把任何二个以上的随意性信息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我们能非常快速而且牢靠地记住这些信息。

【不这么做的坏处】我们也可以继续采用死记硬背,因为这种方法简单,但是耗费时间多,而且效果不好。

【预防异议】有的人会说,我用死记硬背挺好的,是的,如果是逻辑关系本身就很强的信息、很容易记住的信息就没有必要使用联想法了。

【适用边界】联想法更多的是针对机械记忆、那些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系的信息、随意性的信息,联想法会让你感觉事半功倍,而且记忆深刻。简单的内容就不适用这个方法了。

【成功的A1】

我们再来看一个拆书家本人的例子:泉水的宝贝女儿读高三了,一个月才回来一次,她给她妈提出要求说要吃水果和零食,昨天,拆书家泉水就去超市采购,在去之前,她把纸制清单丢掉,采用联想法进行记忆:香蕉、牛奶、烤豆、面包、黄油、果酱。具体怎么做呢?

1、  明确顺序:1香蕉——2牛奶——3烤豆——4面包——5黄油——6果酱

2、  罗列清单:1香蕉——2牛奶——3烤豆——4面包——5黄油——6果酱

1开始,从1-6进行罗列,每一项都对应一个顺序的编号来把它列出清单。

3、  给清单中的每一项设符号:

1香蕉:一根巨大的香蕉

2牛奶:一群奶牛

3烤豆:奶牛嘴里在嚼着烤豆

4面包:挤奶工手里拿着面包,一手拿着挤奶的桶子

5黄油:远处放着黄油要抹在面包上的

6果酱:黄油旁边放着果酱

4、  创建联想:

首先,我们要想象一幅图画来联系香蕉和牛奶,我想象到的图画是一只巨大的香蕉上面,有一群奶牛在散步;旁边有一个挤奶工拎着桶子准备挤牛奶,挤奶工嘴巴里嚼着烤豆,他一手拿着面包象是在招呼奶牛们来吃,旁边还准备了好吃的黄油,黄油旁边有果酱,奶牛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挑选,这样奶牛们就能挤出很愉快的奶了。

学习爱好者们纷纷点头。张思英非常感叹地说:太实用了,太有用了,我完全记住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指令】

在大脑中过一遍,就近似于实际中应用一遍,今天请每一位学习者来设计一个剧本,几百字即可,其中部分要运用今天学习的“联想法四环”的技巧,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请人分享。按下面的模版写一个剧本,

要求:在对话中要针对联想法,剧情的结果能完整呈现联想四环的步骤

 

具体格式如下:

  主题:

  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

  事件(事件具体内容,能完整呈现联想四环的步骤的。)

  旁白:(可选)(用来介绍背景、人物关系、人物的内心想法等)

三个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一组讨论如何在学医的过程应有联想法记忆那些枯燥的知识点。并写小剧本。

第三组讨论如何记六个毫无关系的名词。

第二组讨论的最为热烈,而且主动要求分享。他们的剧本模板如下:

时间:2018年9月9日上午10:30

地点:东莞卡斯书吧

人物:木门、张思英、小星、娟子、秋芬

事件: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运用联想法记住六样随意信息

角色A:木门,本次小剧本的总编剧。由他来全程指挥和安排事项。并首先由他挑选六样随意物品,木门随意指定杯子、花瓶、雪梨、笔、笔记本、奶茶。刚好这些物品就在他身边。

角色B:小星,找顺序。杯子——花瓶——雪梨——笔——笔记本——奶茶。

角色C:娟子,列清单。1、杯子——2、花瓶——3、雪梨——4、笔——5、笔记本——6、奶茶。

角色D:秋芬,观察者。

角色E:张思英,记忆者。负责给清单中的每一项设符号和创建联想。

剧情:木门挑选六样物品并组织大家一起共同协助张思英运用联想四环来完成记忆。张思英顺利完成任务。

拆书家引导:我们来看一下张思英他们小组是如何来完成联想法的记忆的。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剧本。

之后,张思英迫不及待地兴奋地讲解他们的剧本和运用联想四环的记忆过程。

回应与反馈:哇,你们真的是太棒了!大家对知识点的应用和迁移能力真的很强!


【结语】

从刚才的学习结果来看,运用联想法的四连环,我们就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记忆力,特别是对随意性信息的学习和记忆很有帮助。我的3-1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