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们先来分下组,淑媛和许云一组,阚华、棒妈和梅子一组。
今天我带拆的是《好好说话》这本书。
【学习目标】在学习完今天的片段后,大家能够学会用反向提问的方法,引导对方的思路,能够让对方体会自己的需求,促进他的行动。
【FAB图书介绍】
F:《好好说话》是由马东出品,马薇薇、黄执中等合著,书中把话术分为了沟通、说服、谈判、辩论和演讲,逐一讲解了其中的套路。
A:作者都是《奇葩说》中的优秀选手,马薇薇是第一季冠军,黄执中是第三季冠军,由《奇葩说》冠军奉上的话术大餐,新奇的角度配上接地气的生活案例,让人受益匪浅。
B:曾经,你是否有过讨价还价失败的经历?又是否有过努力打听别人八卦而不得的经历?又是否有过因为说错话和别人不欢而散的经历?这本书就教会你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让你的话术精进一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片段,是关于如何用反向提问的方法,劝导他人。如果你曾经劝导别人的时候,不仅没帮上忙,反倒帮了倒忙,这个片段就需要你了解一下。
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请阅读完成的小伙伴向我示意一下。
<误区>:动不动就说教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时候都希望能劝身边的人改掉一些坏习惯,比如,子女为了父亲的身体健康,想劝他戒烟;女朋友为了伴侣事业着想,想让他收敛一下坏脾气;老妈担心儿子的课业,希望他少打点电玩……但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们养成的坏习槚其来有自,旁人苦口婆心往往徒劳无功。这时候一不小心,对话就会进入说教模式。
就好比某次闲聊时,你听到朋友抱怨自己长胖了,于是你们展开了对话:
“唉,我最近又胖了,好羨慕你的身材,能锻炼得这么好。”
“是啊,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花点时间去慢跑,运动一下昵?”
“我也知道,但工作太忙,实在没时间”
“我觉得还好吧?你真的有那么忙吗,连每天半小时都抽不出来?”
“啧,你哪里知道我们这种加班狗的苦。而且就算有时候早点下班,也是精疲力竭,哪有心情慢跑啊”
“那为什么不试试晨跑呢,早起半小时,跑完精神会更好喔。”
“但我体力不行,跑没多久,就会很累。”
“放心,体力是练出来的,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越跑越轻松。”
“算了吧,我从没慢跑过,连双合适的鞋子都没有”
“那小事,我带你去买一双,如何?咱们明天下午就去商场挑。”
“唔,我看下次吧”
上面这段对话,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其实,这就是最典型的说教场景。说教方喜欢用“为什么你不如何如何”的方式,督促你去做某件事;然而被说教的那一方,则不断丢出“因为我有什么什么原因”当借口,拒绝做做出改变。
这个过程,难免会让说教者觉得气恼,难道你真的不希望自己变得健康一点吗?难道你不相信运动有益健康?你为什么会一直处在这种抗拒状态昵?
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出在说教者的说话方式上。要知道,当我们一直问别人“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让对方的思考偏向于为他不做这件事找出一个理由。
而接下来,你为了劝导对方,又不得不将他自己所提出的理由一一推翻,这个过程很容易会引发对方的反感,让对方觉得“你又不懂我的情况,少说这种风凉话”。
毕竟,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
于是这么一来二去,那位原本你想劝他去做运动的朋友,在一连串的说教下,此刻只会满脑子充斥着“为什么我不能去慢跑”的理由,且在与你的争论过程中(即便只是温和和的争论),不断坚定着自己的想法
<小诀窍>:反向提问
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昵?
关键在于,我们要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让我们再看一次前面的例子:
“唉,我最近又胖了,好羨慕你的身材,能锻炼得这么好。”
“咦,奇怪了,你看起来不是那种会注意身材的人,为什么会对运动感兴趣呢?”
我也希望自己能瘦一点啊……”
“胖就胖嘛,有什么不好呢?”
“可是瘦一点的话,我穿起衣服来就能更有自信一点”
“何必在意呢?反正我们又不会嘲笑你。”
“不是别人会不会嘲笑的问题,而是自己看自己也不开心啊”
“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
有没有发现,换一种说法,这段谈话的方向就跟之前说教式的对话变得很不一样?
因为在这段对话中,劝导者一直在做的是不断问对方“为什么你会想要”,而每问一次,听者的脑中就会思考一次“因为我要如何如何”的理由。这样的理由,就像埋下一颗种子,而且会随着劝导者的每一次反驳(胖就胖嘛,有什么不好昵)逐步加温,变得越来越深(自己看自己也不开心啊)。
毕竟,还记得吗?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辦护更是人类的天性。于是,随着理由与信念渐渐被强化,最后,劝导者只要问一声“那么,你打算怎么做昵”,就很有可能将改变从念头激励为行动。
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完成了阅读。接下来进入我们的I环节。
【what】“反向提问”一般用在别人遇到困难向你求助,需要你给出引导并促进对方行动的情境下。这种情境下,对方都会存在潜在的需求。相比于正向提问,是从为什么不做的方向进行引导,反向提问,是从如果不做又怎样的角度进行引导。
【why】:我们都知道,在几何理论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是在我们引导或说服对方的时候,直来直去并不是最佳的途径。直接从为什么不做的角度提问,往往让对方找出各种理由辩解,而且让我们背上说教的帽子。如果反向提问,则能够不断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从而有所行动。
【how】:具体的我们要怎么做呢?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细化行动步骤】
1、 察矛盾:从对方的言谈中,推测他内心的真正需求,觉察需求与现实间的矛盾;
2、 提反问:设想并提问,如果维持现状,没有这个需求会怎样,可以以“我很好奇”为开头,通过这一步,我们能够把“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
3、 再追问:重复步骤1-2一次,但不限于一次;
4、 促执行,以“你打算怎么做呢?”作为结尾,促进对方开始行动。
比如有小伙伴跟你抱怨,昨晚又晚睡了,觉得很后悔。可能他本意是想要早睡,能够保证第二天的精力或者有个好身体,与晚睡产生了矛盾。如果你这个时候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早睡,他可能要找个理由为自己辩解说,比如周更的电视剧没有追完,循环下去,他会觉得好像自己晚睡确实是应该的。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觉察到他需求,是想早睡,从反向考虑,提问说:“没事的,晚睡也不会耽误第二天的精力,为什么会担心呢?”。
他又会说,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也会受影响,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继续反向提问,我很好奇,你还年轻,现在身体很健康,为什么要想那么远呢?
他可能会说,“虽然年轻,这段时间晚睡,已经感觉精力比之前差一点了。”
这个时候,我们要趁热打铁说,“那你打算怎么做呢?”
第一问,存在晚睡和早睡及充沛精力之间的矛盾;第二问,存在现实的晚睡及暂时的健康和需求的早睡及未来的健康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两点,就能让对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想他会早睡的。
我会给大家提供一个场景,请小伙伴们按照I环节中提供的反向提问四步法,在我给定的场景下,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我会请每组的两名小伙伴进行角色扮演。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重点是在这个场景下,大家能够应用和体会反向提问四步法,为将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打下基础。
我希望大家能够在反向提问的环节,觉察到现实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挖掘出对方更深层次的需求,提问效果更好的一组小伙伴,我会送上我准备的锦囊,作为本次演练的奖品。
我给出的场景是,一名新手拆书家早早就完成了便签训练营,但是定过一级后,就迟迟不见动静,后来在微信群里得知梅子马上要三级了,内心羡慕不已。但是自己工作忙,老婆孩子又刚从老家回来,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参加拆书定级,就向一名三级拆书家老司机诉苦说:
“梅子定级好快哦,转眼就通关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我的定级啊。”
这个场景中,新手拆书家遇到了困难,在定级的路上存在着种种困难,那么就请大家来帮帮他,一起为他出谋划策。当然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应用察矛盾,提反问,再追问,促行动四步法,为将来引导他人打下基础。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
我们请许云和淑媛这一组跟我们分享一下。(许云扮演新手拆书家,淑媛扮演拆书老司机)
新手拆书家:梅子都三级了,明明我比梅子更早地完成了训练营,现在才一级,我好羡慕啊,也好着急啊。
拆书老司机: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啊?
新手拆书家:我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忙不过来啊。
拆书老司机:那就慢慢定呗,着什么急啊?
新手拆书家:拆书能锻炼我的表达能力,控场能力,这在我的工作中也是需要的。
拆书老司机:虽然工作中需要,家里那么多事,你肯定忙不过来吧?
新手拆书家:想想好像也不是,晚上下了班,等孩子睡了,还是有时间的。
拆书老司机: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新手拆书家:晚上回去准备,周日定级!
感谢两位的分享。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大家都对反向提问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加练习,能够帮助他人,引导他人。
今天我的2-3定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