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南京玄武分舵2018年第12期定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做到积极主动 学习目标: 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做到积极主动

开场: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来参加我的3-1定级。 今天我带拆的这本书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小伙伴们能够在工作中有效(界限)区分(行为)关注圈和影响圈(界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澄清)处理(行为)工作中的难题(界定)。 

【场景法介绍图书】

 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上司额外安排了一份新任务,又或者项目中遇到了从未遇到的BUG,又或者同事突然离职导致工作中断。【事件场景】 

请问各位小伙伴,之前遇到类似的情况,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呢?随后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提问】 

遇到上述情况,无论是逃避也好,抱怨也好,甚至消极怠工,都不是处理问题的正确态度,这样处理问题,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外在的限制条件,而不是我们自己能做些什么。长此以往,一方面,问题本身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个人在工作中的能力也只会停滞不前。这将严重影响个人在职场中的成长。【影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出了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概念,能够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区别出关注圈和影响圈,从而让我们能够把精力聚焦在我们能够掌控的事情上,积极主动地处理遇到的难题。【解决】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白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3-1.jpg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主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两个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关注圈是指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并不是所有关注圈里的东西我们都能掌控。其中,我们能掌控的部分,就是影响圈。

【强化概念对比】影响圈代表的是积极主动,而狭义关注圈则代表的是消极被动。那么两者之间有哪些区别呢?

首先,归因。聚焦关注圈往往认为问题的原因都在于他人、社会及外界环境;聚焦影响圈则会从自身找原因。比如年终奖不太让人满意,聚焦关注圈的话,就会想领导做出了不公平的决策,甚至怀疑是否有人在领导面前说了我的坏话?如果聚焦影响圈,则会想,过去的一年,我承担的工作哪些做的不太好。

其次,责任。聚焦关注圈容易推卸责任,而聚焦影响圈则会主动承担责任。比如因为项目经理的疏忽导致在项目节点前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需要我们加班。如果聚焦关注圈,则会想又不是我的错,凭什么要我加班;如果聚焦影响圈,就会想,既然工作已经分配下来,我就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最后,改变。聚焦关注圈,关注的是我们掌控不了的东西,只能固守现状;而聚焦影响圈,关注我们能做些什么,自然就能拥抱变化,从一点点改变开始,总能从量变引起质变,改善现状。比如,工作中遇到了难题,聚焦关注圈,我们就会想,这个任务太难了,是不是跟领导申请换个任务?如果聚焦影响圈,就会想这个任务能不能分解?从分解后的任务入手,一点点解决这个问题。

正是因为上述的种种差异,聚焦关注圈会让我们怨天尤人,在工作中止步不前;聚焦影响圈,则会让我们积跬步,致千里。所以,我们应该在工作中聚焦影响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的难题。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我们聚焦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呢?【具体步骤】

首先,列条目。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先把脑子里冒出的想法列出来;

其次,划圈圈。将这些想法分别放入小的影响圈,以及大的关注圈。

最后,我可以。以“我可以”开头,列出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分享一个我个人的案例。昨天项目组下发了一个任务,需要我和其他几位同事额外完成一些任务。有同事反映,这部分工作在他上一家公司是由专门同事负责的,根本不需要我们自己来做。

第一步,列条目,想法一,公司应该安排专人来完成这个任务,想法二,为了完成这部分工作,我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第二步,划圈圈,想法一,属于关注圈,目前公司不安排,我们也没办法,想法二,则属于影响圈;

第三步,我可以,这个时候可以跟同事说,“我们可以向项目组请求培训,既学会了新技能,又完成了工作,一举两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进入A2环节。通过I环节的对比,我相信大家已经能感受到影响圈和关注圈的差异,以及聚焦在影响圈的重要性。接下来,请小伙伴们做一回编剧,编写一个小剧本,要设计出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话,运用列条目、划圈圈和我可以三个步骤,让自己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某个难题时能够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保证聚焦在影响圈。设计的思路可以是这样,起因是未来工作中的一个难题,经过是我们和同事的讨论,用三个步骤分析出了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想法,结果是在影响圈内考虑进一步的工作安排,增加一些会话会让剧本更加生动。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一会儿我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我们请瑞哥来给我们分享一下。

起因:某些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下属企业的一位老同志上访,领导把我叫去办公室。

经过:按照政策,这位老同志的退休工资给少了。领导希望我去处理这件事。

如果我聚焦关注圈就会考虑:

1、既然历史遗留问题,跟我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非要我们来处理?老同志的原单位处理不了吗?

3、现实已经这样了,能改变吗?

如果我聚焦影响圈,我就会考虑:

1、能不能去做一些实际的调研?

2、能不能去找一些有经验的同事去请教之前是怎么处理的?

所以,我就跟领导说,领导,这件事我可以承担,但是我不能保证一定能做到位。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开展工作。我会提出几个解决方案,具体希望领导来进行决策。

 

感谢瑞哥的分享,我的3-1定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