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南京玄武分舵2018年第7期线下定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一剂感受预防针 助你化解冲突 学习目标: 一剂感受预防针 助你化解冲突

开场:

我们先来分下组,翁豆、宝善、许云一组,兵哥、阚华一组。 


今天我带拆的是《好好说话》这本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片段,是关于两个版本和感受的预防针。在学习完片段后,我们能意识到两个版本的存在,用感受预防针的方法,避免引起对方的情绪反弹,化解潜在冲突于无形之中。【学习目标】


【FAB图书介绍】:

 F:《好好说话》是由马东出品,马薇薇、黄执中等合著,书中把话术分为了沟通、说服、谈判、辩论和演讲,逐一讲解了其中的套路。 

A:作者都是《奇葩说》中的优秀选手,马薇薇是第一季冠军,黄执中是第三季冠军,由《奇葩说》冠军奉上的话术大餐,新奇的角度配上接地气的生活案例,让人受益匪浅。
B:曾经,你是否有过讨价还价失败的经历?又是否有过努力打听别人八卦而不得的经历?又是否有过因为说错话和别人不欢而散的经历?这本书就教会你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让你的话术精进一层。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请阅读完成的小伙伴向我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人际冲突预防为主
<误区>:意识不到“两个版本”的存在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微小的冲突,由于沟通不良,在日积月累后都有可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定时炸弹。所以,要改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不应是后知后觉地弥补,而是要针对冲突产生的机制进行预防。要弄清楚,那些看似微小的冲突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没能现场解决,从而积累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裂痕。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意识不到一件事情存在“两个版本”。什么叫“两个版本”?就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角度的版本。在我们自己所编写的版本中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原因、有苦衷的;而所有外在的、来自他人的反弹与质疑,对我们来说都是缺乏体谅的、胡说八道的,甚至是挑衅的

虽然我们在沟通时都会强调“我对事不对人”,但在每个人的心中,对于事实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版本。所以,我们就要了解,所有的沟通事实上都是在对人不对事”。在沟通中,我们对于事实的每一个陈述,都是在以某种形式攻击那个拥有不同版本的人。囿于情绪和认知的不完全,我们往往意识不到“两个版本”的存在,而都误以为是对方不讲道理。这时候,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存留下来甚至爆发出来。

<小诀窍>:感受的预防针

既然认识到了“两个版本”的问题,我们就要努力去拆除这个陷阱,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打一剂“感受的预防针”。比如,当你想要宣泄情绪、表达不满之前,试着做一些这样的铺垫: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有这种感觉。”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觉得你这样做是对我的一种不尊重。

“①抱歉,我知道你希望我早睡,不是故意要干涉我的生活,③但我总忍不住会有这种感觉。”

之所以用“感受的预防针”来为之命名就像为了抵抗疾病,小孩需要打预防针一样,面对某些敏感的沟通,我们也会需要预防针。

这句话的妙处在于,它预先向对方说明“我接下来要讲的仅仅只是我的感受而已”,也就等于是在暗示说“我讲的有可能不是客观事实”,从而大大降低了会给对方带来的被冒犯和被攻击的感觉。紧接着,你会发现沟通的重点发生了奇妙的转化:你在意的重点是说出后一句“我有什么感觉”,而对方在意的重点则是前一句“这或许不是事实”。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完成了阅读。接下来进入我们的I环节。

what

所谓感受预防针,就是在意识到两个版本的前提下,表达不满之前,做的一些必要的铺垫。

how

具体的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1、  致歉意,可以说抱歉,不好意思等等;

2、  说否定,比如“这或许不是事实”,或者,“我知道你不是……”

3、  传感受,比如“但是我难免会觉得…”或者“但是我希望…”

why】(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面对同一件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释和看法,也就是片段中的版本。如果面对问题,我们意识不到两个版本的存在,不使用感受预防针,直接提出质疑和反对,往往就会引起对方的防卫心理,更严重的话,就会让对方反唇相讥或者暴跳如雷。

【举例说明】

讲一个我上学时候的例子。我跟师弟小明在项目中责任划分上一直存在分歧。小明的版本里我是师兄,应该分担更多的任务,否则我就是在逃避责任。而我的版本里我的职责是总体负责各位师弟的进度,小明那样想就是想偷懒。所以,两个人暗暗憋着一股劲。直到验收那一天,要去外单位测试,就说,小明你先带其他师弟过去吧,我准备好验收材料马上跟你们会合。他说,你是师兄,该你带着去。听他这一说,就有点急了,我说,你平常不想干也就罢了,关键时刻能不能顶一顶。他听我这一说,一下就翻脸了,谁XX不干了,反正今天我不去,谁爱去谁去。然后,留下我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如果我用感受预防针的方法回应的话,可以是这样的:

小明,不好意思,我知道你刚才说不去,不是在跟我赌气,但是我准备的材料也很重要,希望你能先带队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虽然我说的是,不是跟我赌气,我把认为他“赌气”的感受传递出去,但是小明的关注点就会落在不是上,后面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环节】:

接下来到我们的A1环节。请大家思考最近一段时间是否遇到这样的经历。

【显像提问】

在跟家人、恋人、朋友、同事沟通的时候,面对同一问题,他们有他们的看法,你有你的看法,你直接把想法说了出来,但是他们觉得你是在指责他们,导致了沟通过程的不愉快。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讨论一下,过会儿我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好,时间到了,我们请宝善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宝善:我刚毕业的时候,跟一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餐厅。从我的版本来看,我的朋友做事比较粗心,因为他负责菜单制作,PS处理非常粗糙。当时,我想这个样子我们怎么能赚到钱,就有点着急,直接跟他说,你怎么做成这个样子,这么丑的照片谁会来吃啊。而从他的版本,他认为他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两个人在这件事上不欢而散。后来餐厅也没能做得下去。


【A1+环节】:

接下来到我们的A1+环节。基于刚才的讨论,如果应用今天学到的感受的预防针的方法,你没有直接表达不满,而是用致歉意,说否定和传感受的方法,要怎样跟对方沟通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我请小伙伴们进行分享。

我们继续请宝善把刚才的案例补充完整。

宝善:抱歉啊,我感觉我们餐厅的菜单有点粗糙,这可能不是事实,这难免会让我觉得你在菜单制作这件事上没有太用心。我?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按照我们之前的分工,互相监督,互相督促,把我们的餐厅运营下去。你看可以吗?

感谢宝善的分享。

通过刚才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小伙伴们都学会了用感受预防针的方法,通过致歉意、说否定和传感受的方法,化解沟通中的潜在冲突于无形之中。

今天我的TF2-1定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