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亲密关系(第5版)》 所属活动: 沟通专场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如何积极倾听——复述 学习目标: 掌握复述的五大要点,避免沟通障碍

开场:

       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我叫林枫淇,江湖人称阿拉丁,刚才做过自我介绍了,我今天定级TF3-1,片段来自这本书(拿起《亲密关系》), 通过今天的RIA现场讲解和学习,学习者能够运用【行为】积极倾听的技巧—复述(paraphrasing)【澄清】的五个要点【界定】在沟通中避免沟通失控或者沟通不良【界定】


【学习目标技能点要求:包含有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目标中要有行为以及澄清和界定的完成程度】


【场景】下面我们来听一段夫妻间某天晚饭后的对话:

妻子:(叹气)我今天好累啊!

丈夫:(皱眉)那意思就是剩下的家务都是我来做咯?

妻子:(大声)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你做了?再说了,你做怎么了?规定了这些事都是我做的吗?

丈夫:(板着脸)搞得我好像什么家务都不做一样(转身离开,不欢而散)

【提问】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有太多这样的不欢而散?是什么让一句“好累”变成了一场冲突?为什么越亲近的人我们说话越肆无忌惮越不假思索?

【影响】

每天和我们相处的最多的,交流最多的就是和我们有着亲密关系的人,如伴侣、儿女、父母等,所以出现沟通冲突的机会也就越多,美国婚姻教皇,人际关系大师约翰·戈特曼指出,因为表达和倾听技巧欠缺,亲密关系沟通中的最容易出现四大杀手:批评、蔑视、防卫、石墙,这四种沟通误区最终如果出现毁灭性的交战状态,那么亲密关系的前景都会堪忧!

【解决】

《亲密关系》一书会给我们带来一切亲密关系的答案,他介绍了出现问题的各种原理以及解决问题促进亲密关系的各种办法,可是光知道没有用,我们要学会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


【学习者场景法技能点要求:选择实用类或理论类的图书,场景法介绍图书,包含场景-提问-影响-解决四个环节】

 

   

  今天我就大家来学习和使用其中一个关于积极倾听的片段,下面请大家阅读我给到的片段,一分钟估计可以看完,看完的小伙伴给我一个信号。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发的资料的左边那个R的部分。


R:原文片段】片段选自《亲密关系》

【美】罗兰·米勒  丹尼尔·珀尔曼 P.167

 

在沟通中当我们接受到他人的信息时,有两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第一是要准确地理解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策二是要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话是在意的。

这两个任务都可以通过复述paraphrasing)接受到的信息而完成,即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意思,让信息的传递者有机会肯定那就是他要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人们在谈话中用到复述时,并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理解了对方的话,并马上给于答复。相反,他们会复述对方的话并向对方重复地说出,从而花些时间来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看起来会使沟通不太流畅,但它确实是个避免争吵和冲突的非常好的方法,不这样做就容易引起误解和错误。无论谈话在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过热,复述都可以使之免于失控。看看下面的对话错在哪里:

妻子:(叹气)我感到很高兴,婆婆决定下周不来我们家住了。

丈夫:(发怒)我妈怎么了?你总是拿她说事,你真是个忘恩负义的贱人。

 

也许丈夫在冒火之前,做一点复述就能缓和关系。

 

妻子:(叹气)我感到很高兴,婆婆决定下周不来我们家住了

丈夫:(发怒)你是说你不喜欢她来咱们家?

妻子:(吃惊)不,我一直欢迎婆婆来我们家。只是我的课程论文就要交了,下周我没多少时间待在家里

丈夫:(松了口气)哦!


TF3-1现场材料_01.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要求:

给出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

举出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案例之间的对比,列出知识点的逻辑,步骤和明确边界】


    好的,片段很短,没看完的小伙伴也可以边听边看,我在资料的右边把我讲解的要点和案例都摘要在那里了,讲解过程中大家可以看一看。


【类似概念定义+例子】

在这个拆页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倾听的名词:复述。

比如案例1,在资料右边,大家可以看到,

一对朋友的对话:

A:我是很想去旅游,但是我怕开销太大了。

B:你说你很想去旅游,就是怕开销太大了是吗?

这是复述吗?(停顿一下)

(有人回答是,有人回答不是?)

这个不是复述!复述不是“鹦鹉学舌”“鹦鹉学舌”是单纯地逐字重复对方说过的话,这种重复没有达到澄清对方意思的目的;

 

 

【要讲解概念定义+例子】

在《牛津英汉双语词典》中,对paraphrasing的解释是:用不同的较简单和较浅白的语言解述对方的语义,翻译成复述不足以表达它的本意,如案例2:

A:天啦!你看上去真是有点糟糕!!

B:你是不是觉得我看上去很没精神?

用“很没精神”去解释一下“真是有点糟糕”的具体意义。

 

【两个概念的异同点+案例折返+适用边界】

 

这两种表达方式都是重述对方的话不同的是“鹦鹉学舌”是纯粹重复,“复述”是用自己的措辞解述对方的语义,目的是为了确认自己理解对方意图是否正确,也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一种态度:我在关注和投入和你的对话,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你在努力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去评判或分析,支持他们坦率地说出内心想法。

“复述”的这种非评价式的本质可以鼓励困境中的当事人进一步探讨问题,帮助他说出感受,进而达到宣泄的效果。

所以这个技巧可用于服务业(客户咨询、投诉),家庭成员的抱怨、交流,工作中的团队领导和沟通,甚至人质救援谈判等各个领域。

 

比较一下:A:我是很想去旅游,但是我怕开销太大了。

B1:你说你很想去旅游,就是怕开销太大了是吗?

B2:你是说你很想和我们一起去旅游,但是怕超出自己的负担,如果我们能一起想想办法,帮你解决这个顾虑最好不过了是吗?

 

【加工出具体的How】

如何使用这个技巧呢?

一、首先,保持镇定:陈述时保持语气的冷静,营造对话的安全感


二、其次,有三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复述”技巧听起来更自然:

改变说话者措辞,如:

A:对我们家的孩子实行双语教育真是个又失败又浪费钱的决定!

B: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你觉得你们家孩子实行双语教育之后,花了钱却没有得到你想象中的效果


从信息中意译出一个具体事例,如:

A:他那个人我都无语了,你都不知道他和别人都说了些什么?

B:你是说他昨晚在聚会是说的那些调侃你的话吗?


提炼出说话者的潜台词,如:

A:你最近自己要小心点!

B:你一直提醒我小心,你好像担心有些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是吗?

 

三、最后,降低自己心里的期望值,不要以为自己用了“复述”就一定能让对话水到

渠成,没有你想要的回应和结果时,放慢你的节奏,及时退出或询问对方想要的结

果,而不是泄气而失去耐心,这样对方会觉得你刚才的投入和关注是不真诚的。


【预防异议】

这里要交待一句:“复述”对于大家来说不是一个熟悉的反应方式,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笨拙,但是你开始经常使用这种反应并且逐渐增加使用频率,你会慢慢领会到它的价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我的片段讲解完了,大家看到资料的第二页,这里有一个母女的对话,可以先看一下,这里我分一下组,前面六个就两两相对的一组,后面四个就相邻两个一组,大家先把对话看一下。


1535942191830988.png


(等大家看完这个对话)

女儿:我太讨厌我们班主任了,一个恶心的老女人!!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是那个妈妈,下意识的反应和回答是什么呢?

妈妈:你是想说你们班主任做了什么让你不爽的事让你觉得很反感是吗?

女儿:是啊!她把我最好的同桌安排去和我们班最令人讨厌的男生坐一起,你说和我坐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换走?

妈妈:你的意思是不是不喜欢现在的同桌?

女儿:那倒不是,我现在的同桌也很可爱,我只是替我的好朋友不值!

妈妈:那你讨厌的班主任是怎么解释的呢?

女儿:她对我好朋友说,因为她的认真和自律,能够促使那个男生上课不影响课堂纪律。

妈妈:你们班主任的意思是信任你的好朋友能让其他人变得更好咯!

女儿:那是,她让我也变得比以前学习认真一些了。

妈妈:我真替你有这样的好朋友感到高兴,看来你们班主任还是蛮了解你们这些学生的!

女儿:说的也是......



A2:编写小剧本】

技能点要求:(最好也能分步催化)引导出场景,再发出明确的清晰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地点、时间、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剧本故事。


(30秒后)好,大家都看完了,这段对话中,妈妈没有急于制止女儿对班主任的埋怨,也没有对她的态度进行评判,而是用“复述”的技巧去倾听孩子的真实心声,然后引导孩子的情绪,这样的倾听和沟通就是有效的,没有评价,没有建议,没有说教。

除了刚才这对母女之间关于班主任的讨论,大家还记得讲解一开头那对夫妻关于我好累的冲突吗?大家还记得那对朋友关于旅游开销的抱怨吗?

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我们未来一周的时间里,注意是未来一周内,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上述的哪些类似的场景,比如亲人间或同事间对某人某事的抱怨啊,客户对服务和产品的投诉啊,孩子和你之间产生的冲突啊。

设计出它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大概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其中经过需要有人物对话,可以先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每个人仿照我给出来的这个母女对话的方式,独立编写一个小故事,然后把这个小故事写在资料的表格里,待会我会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森森分享他的故事:


森森分享_01.png

强有力的总结


  一个方法,表达你的投入和关注,这样的倾听没有评价,没有建议,没有说教,没有批评,没有忽略,让你和自己爱的人少了沟通不良,多了一份融洽,美丽的心情从沟通顺畅开始,我的讲解完了,谢谢大家的聆听,我是阿拉丁,我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大家的愿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