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 所属活动: 昆明筹备分舵第四次线下过级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SMART原则之5把刀 学习目标: 制定目标

开场:

           首先请大家分为两个组,以我为中心,左手为一组,右手为一组。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林小园,很开心能够来到这里挑战一级拆书家。 


用三个职业标签来全是自己,我是一位线上的思维导图讲师;线上的社群运营官;自由创业的广告设计师。如果大家对这方面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哦~

    


今天给打击分享的是摘选自《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里的一个工具,SMART原则。作者是刘润。


我推荐这本书的三个理由。


  1. 这本书是刘润的私藏工具箱。

  2. 50个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兼备的商业工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鲜活案例,举一反三,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如何用。

  3. 属于你的一座小型药房,任何一个和商业、管理、个人习惯养成有关的问题,在这个药房里几乎都能找到药柜,都有方子和药材。


所以我很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题]:SMART原则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 P.126-128

【R-原文片段】

SMART的原则,源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及心理学教授洛克。SMART的5个字母,代表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和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SMART原则最大的作用,是把“一千个人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同一个。

下面就来开解一下SMART原则刀法的五个招式。

第一招:Specific(具体的)

具体的,就是一刀砍掉模凌两可。

比如“KR1:持续提高产品质量”,什么叫“产品质量”?没有具体的界定,就无法评判、衡量与执行。可以把它修改为:消灭致命的产品缺陷的数量,降低严重的产品缺陷的数量,提高应用商店中APP的评分。

这样就非常具体了。

第二招:Measurable(可衡量的)

可衡量的,就是一刀砍掉标准争议。降低多少严重的产品缺陷的数量,算是降低?评分提高多少,算是提高?

进一步修改KR1为:致命的产品缺陷的数量保持为零;严重的产品缺陷的数量减少50%;应用商店中APP的评分从4.1分提升到5分。

这样就避免了老板和研发总监对评分的分歧。

第三招:Attainable(可实现的)

可实现的,就是一刀砍掉不切实际。应用商店中APP的评分从4.1分提升到5分,这可能吗?应用商店排名前100的APP,几乎没有达到满分5分的,这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目标。

因此还要接着修改:致命的产品缺陷的数量保持为零;严重的产品缺陷的数量减少50%;应用商店中APP的评分从4.1分提升到4.5分。

设定一个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团队才会有斗志。

第四招:Relevant(相关的)

相关的,就是一刀砍掉无关目标。应用商店中APP的评分从4.1分提升到4.5分,真的和产品质量有关吗?分数提升,会不会是新功能导致的呢?或者是因为用户喜欢新界面?应用评分和产品质量有相关性,但还不够强。

可以进一步调整为:致命的产品缺陷的数量为零;严重的产品缺陷的数量减少50%;应用商店中APP的差评里有关产品缺陷的比率减少50%。

这样质量问题就不会被设计问题所掩盖。

第五招: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有时间限制的,就是一刀砍掉无限拖延。产品缺陷的数量减少50%,很好;差评中有关产品缺陷的比率减少50%,也很好;但是,多长时间实现呢?一年之后实现还有意义吗?如果没有时间限制,这个目标设置就没有意义。

接着修改这条:致命的产品缺陷的数量保持为零;严重的产品缺陷的数量,在三个月内减少50%;应用商店中APP的差评,关于产品缺陷的比率在三个月内减少50%。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定目标,但是往往定了目标,无法完成。比如:"我要在一年内赚1000万"。为什么无法完成这个目标,因为它不可控,甚至以现在的能力达到这样的目标是很遥远的。一年内完全达不到。


why:SMART原则可以让我们的目标更容易落地实行,完成任务。


how:如何用SMART原则呢?

  1. 具体:比如读书,读什么书?具体一点:读 时间看得见 这本书。


2.可衡量:在读 时间看得见 这本书 我们要读多少?是每天读10页还是每天读30分钟。要有量化的数字体现。才能避免争议。毕竟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


3.可实现: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你是上班族的宝妈,每天有效可控的时间就是30分钟,你给自己定每天2个小时读书,这就不实际。也就不可能实现。


4.相关性:做的行动中要和目标关联,与目标无关的不要做。比如你定了每天中午半个小时读书,那么这半个小时只能和读书有关,而画画,处理邮件就不要放上去。因为与读书无关。


5.有时限:一定要有一个时间节点,不然行动定了,没有时间限制,就会无限拖延。


适用边界:在目标管理中,SMART原则是非常好的原则,5个原则缺一不可。无论是长期短期中期,用到SMART原则都会可落地实行。是非常好用的方法之一。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起因:在2015年6月份,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我要画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直到2016年1月份我再次给自己定画画的目标:在2016年年底之前我要在我买的白纸本上每天坚持画一幅简笔画。而这个目标我就坚持并实现了,一直坚持到现在。

反思:为什么2015年制定画画目标失败了?而16年则成功了?

1.具体:画画有很多种类,画什么,并不具体,而2016年的目标,画简笔画则很具体。

2.可衡量:15年只是说要画画,画多少没说。没有量化。而16年,每天一张,一直画到16年年底。有量化的目标。

3.可实现:15年只是画画,如果画简笔画,能实现,如果画国画就不能实现。所以16年画简笔画是可实现的。

4.相关性:因为只是画画,所以相关性是符合的。并没有做画画以外的事情。

5.有时限:15年定的目标没有时间,这也是导致我拖延的原因之一。而16年的时间则是在16年年底之前画完。有时效性容易坚持和面对。


通过这样的案例,也许我们也会有类似的经验。接下来给大家3分钟,回想一下,然后请两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你曾经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


【学习者案例记录:时时记录】


分享者:黄鹤

事件:16年开始决定运动,选择什么运动呢?选择一个不需要辅助工具的运动,具体的是跑步。针对自己可控的时间定为早上6点开始跑步,每天5公里以上,跑1年。后来由于跑步瘦的太快,就开始两个调整为两天跑一次,加一些力量锻炼。一直坚持到现在。


【A2便签】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通过知道了SMART原则,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写一下你未来的计划吧~记住一定要符合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有时限的5个原则。


【学习者案例记录:时时记录】


分享者:邓向留

事件:

1.具体:拆掉思维力的墙

2.时间、可控:每晚11:00-12:00

3.实现:1周通读、折页部分重读,2周时间读完这本书

奖励:吃好吃的

惩罚:不玩游戏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