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拆出你的沟通力I》 所属活动: 宁波拆书帮(筹)拆书家定级试炼第二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精准化表达 学习目标: 通过对事物精准化的描述,让别人更好的理解我所表达的意思

开场: 第一次打怪升级,不知道是否会成功,那先开始吧,根据流程,第一部分是自我介绍,接下去两部分分别是“我理解中的拆书帮”和分享我的RIA。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李哲,反过来就是“哲理”,非常好记忆。群里的名字叫子木李,但大家都习惯叫我李姑娘,改了个名字是因为觉得自己年纪也大了,总是让别人叫姑娘很变扭。

我是经另一位拆书帮好友园芳介绍,进到这个组织已有小半年,目前,在拆书帮宁波分舵中担当公众号小编和组织长老的职位。很荣幸完成了30个RIA便签,进入到第二个拆书定级环节,希望今后和大家共同努力,打怪升级。

拆书帮介绍:
我理解的拆书帮主要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自我生活的反思。阅读片段,结合实际,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合适,是否能运用书中的方式方法结合实际,指导生活。
其二,我觉得拆书帮整个架构的形式有点类似于真人图书室。通过对同一片段的探讨,让参与的小伙伴把现实情境,或者说是生活实践带入讨论,这对每个小伙伴来说是一次生活的反思,但于我而言,则能从小伙伴的实践经验中读到更多的启发。

举个例子,洋洋,拆书帮另一个小伙伴,在这里可能园芳、野人大叔都对她比较熟悉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听 如何说》
举例的时候应该精挑细选,目的是把你的概括性陈述说得更生动,更易懂些。许多人感到对概括性的话很难理解,尤其是那种高度抽象的概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能够把抽象的叙述具体地描绘出来,使得它们更加容易被人理解。
假如你听不明白别人在说什么,就应该而且有必要请对方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他们举不出让你满意的例子,那么就很可以怀疑,是不是他们也搞不清自己话里的意思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运用描述性的表达让事物变得更加清晰、动人。
(至于具体的方法,这个片段中没有提,那我自己觉得可以先对某件事物进行概括,然后用描述性的语句,包括一些量词、形容词甚至是动词等对描述加以补充。)
这个其实有点像用男性思维对某件事情进行概括,然后用女性思维根据对方的需求对概括性的事物展开表述。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之前发现身边的某朋友去过印度,因为我也有此旅游打算,所以问了他大况。
他的表述非常简单,用得最多的词语就是“还好吧”、“比想象中的要好”、“女生好别一个人去”…
其实我更想听到一些独特的故事或者是网上搜不到的内容。我大致思考了下,我和该朋友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他表达得如此简单只能说明:第一,他的感触并不深;第二,他不擅于表达具体的事物。
总的来说,和他之间的那次沟通,我们的那次交流很不顺畅。

A2:
鼓楼步行街附近开了一家米线店,我想推荐给朋友。
那家店的名字叫“香飘远米线”,吉林人开的,门面不大,可能也就10来平左右,我对它的评价是量大味美价格实惠。
他们家的米线非常便宜,12-18元不等,通常在美团上买一张12.8元的团购券就能尝到一碗鲜美的肥牛米线。
我个人是觉得现在外面吃一餐饭,能控制在15块钱以下就属于快餐的水平了,通常我们吃个便饭基本在20-25块左右吧,一般来说路边买杯柠檬水也要10块钱了,所以我觉得他们家的米线还是蛮经济的。
而且老板娘很客气,豆芽、千张、肥牛的量都给得很足,曾经带一个180多的高个子朋友去吃,吃之前,他也担心一碗米线他可能吃不饱,还问店员能不能单独加一份米线;但吃完后他表示自己已经吃得饱饱的了。透入下,这位大个男生平日中餐能吃两碗饭。
所以,今天也算是做个小小的推荐吧,店里服务态度也还不错,米线端过来的时候大多情况下都会跟你说“小心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