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所属活动: 拆书帮东莞乐享分舵第六十七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碎片化专注 学习目标: 学习后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分心,有效解决因思维阻力导致的分心。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晚上好!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次分享。我叫钟沛华,广东东莞人。

一个会养生的90后,现在的年轻人大多给人感觉都是夜猫子,吃喝拉撒开心就行,少了对身体的关注。而我要当90后的一股清流,注重饮食,早睡早起,坚持锻炼。

另外呢,我还是一个爱多肉的理工男,在理工男的外表下,又藏着这么一点文艺气息。

而最近我又多了一个标签——新人拆书家,今年非常有幸接触到拆书,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参加了多次线下活动和线上训练营,顺利加入了拆书帮,成为东莞乐享分舵的一员。

从今天开始,我要正式开始我的打怪升级之路了!在此非常感谢领我入门的各位前辈。同时今天也很高兴,能遇见在座的各位,欢迎大家参加这次活动。


【拆书帮介绍】

在座的各位今天能来到这里,说明或多或少都已经对拆书和拆书帮有一些认识了,那么请容许我再次对拆书和拆书帮做个简单的介绍。

拆书是什么?拆书并不是说要把书拆散,拆书其实是指一种读书的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和一般的读书的区别在于,学习者除了要阅读原文以外,还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原文的内容,通过复述,可以加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然后学习者还需要去联系实际,联想自己过去的经验,以及计划未来的行为改进,通过联系实际,可以促使学习者真正的把书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一句话来说,拆书法就是促进学习者学以致用的一种读书方法。而这种读书方法,是以个人成长为根本的,而不是以把书读完为目标。

那么拆书帮就是一群热衷于拆书的志同道合的人的聚集地,它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学习爱好者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拆书帮形成了一套拆书家的培养体系,帮助有兴趣的人通过升级打怪的方式提升自己。那么对于初次了解拆书帮的小伙伴们,欢迎多多参与我们的活动,并加入到我们的大家庭中来。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好了,那么现在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碎片化专注”。

首先呢,我要介绍一下这本书《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这是一本很接地气也很人性化的时间管理书籍,书中否定了很多高大上的传统方法,而又提出了很多作者亲身实践有效的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那么今天呢,我从中选取了一个片段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片段来自于书中114115页。那现在先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以下原文,请阅读完成的小伙伴示意一下。


【原文内容】

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们主动分心

其实,环境中的碎片刺激是很好消除的,而且也很容易奏效,有时一个动作就够,比如手机扣着放和正着放就很不同。还有一个让我们注意力涣散的因素,我称之为思维阻力,也就是在我们做知识性工作时思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它是不可避免的。人碰到困难时就会焦虑,知难而上那是大道理,人本能上都是倾向于逃避困难的,并且会自动地以最低成本且不自责的方式想点别的来缓解焦虑。

我正在写这篇文章,哎呀,不知道该怎么写好了,遇到困难了……嗯,中午吃点什么呢?……

一旦我选择跟着思维跑,开始去琢磨中午吃什么的问题时,我的专注状态就被中断了。想要应对这种思维阻力造成的注意力涣散,就需要我说的碎片化专注,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两个自己”“放空”。

要想让自己专注,首先得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这就好像有两自己,一个是在执行任务,而另一个是在扮演监督者,监督自己的任务执行情况。调节执行者的状态,最重要的是监督者要能发现执行者走神了,而且越快发现越好。我要是真的已经开始去准备午餐,那就肯定不会回来接着写了。

一旦意识到自己要走神,你应当立刻跳出当前的状态去干点别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放空,也是我为什么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多次起立做其他事情的原因。

当碰到困难时,如果你能激流勇进控制自己保持专注,那自然最好,我也不需要帮助你什么,但专注力这东西是种有限的资源,你无法一直用它来逼迫自己专注。常在河边走,总会有无力对付困难的时候,这时强迫是没用的,自责更会消耗你的能量,放空是最好的选择。说是去干点别的,可并非什么事情都适合做,既然走神了,第一步是要停止走神,这时做一些不太需要投入思考的事情比较适合。我自己会起来溜达溜达,吃点东西,喝杯水,干一些简单的活儿(比如收拾桌子、擦地),其间我的大脑处于“放空”状态,并且我的监督者在一点点地把我拉回到刚才的问题上,重新聚焦于对于困难的思考。慢慢地,解决方案浮现出来,文字在我脑袋里一点点形成,一旦我觉得可以了,就仪式性地坐回到电脑前开始敲字,直到下次走神。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I标签】

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书中的观点。

what)首先,书中把分心分为了两类,其一是受外界刺激的分心,其二是思维阻力导致的分心。

受外界刺激的分心很容易理解,比如说工作中微信叮咚的响声、旁人的打扰,又或者是电脑屏幕上弹出来的新闻广告。

而思维阻力的分心,就是由人内心自发产生的一种分心。而思维阻力呢,就是指人遇到困难的时后,习惯性的逃避现象。

why)当人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会自然产生焦虑,焦虑会让人内心开始产生逃避心里,这时人的思维会安慰性地找一个简单的问题去思考,来缓解焦虑。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时,总是很容易分心的原因了。因为写作文是一个阻力,而分心能暂时缓解焦虑。

howOK,那么对于这种因思维阻力导致的分心,我们要如何去克服呢?书中给出了一个方法,就是“碎片化专注”,在这里我总结出以下3步。

1、两个自己。就是在工作中抽出少部分意识作为监督者的角色,及时发现分心情况。这就是说我们要在工作当中,时刻关注自己的状态。

2、放空。当我们发现自己因思维阻力而分神时,那么先停下来,然后找一些不需要思考的事情做,让大脑放空。

3、重新聚焦。在放空的状态下,有意识地慢慢把思维重新聚焦回工作上,思考一下问题是什么、下一步要如何做。当感觉差不多了就可以回去继续工作了。

why)这个方法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当我们分心时,一般人是很难使用意志力去制止分心的。这时候放空自己,就是顺应心理的一种做法,很容易做到。放空后,心里的焦虑就自然得到排解,这时候再轻松的想想工作的内容,很可能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where)这个方法适合应对于当我们遇到困难而又无法集中精力的时候。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标签】

为了更容易理解,那么在这里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前段时间,拆书家本人参加了全国RIA训练营。在线上训练营刚开始的时候,第一次写A1,总找不到与片段相关的经历,思维一直在找过去发生过的事情。这时候啊,思想漂回到了学生年代,然后就很容易分心,想了很多无关的往事(分心了)。这时我看了一下时间,发现时间不多了,我要在上班前完成作业,心里产生了一些焦虑。我站起来来回踱步,发现被子没有叠,就走过去开始叠被子。叠被子时大脑得到放空,慢慢心里就想到一个案例,A1也慢慢地在脑中形成。然后叠完被子,就一鼓作气地把作业完成了。

(反思)当时呢,第一次写A1,发现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经历,又看到时间不多了,心里就产生焦虑,因为焦虑而出现了分心,这是思维阻力导致的分心。然后,无意中叠被子的举动,让我大脑得到放空,分心忘记了,焦虑也忘记了,大脑轻松地思考,然后就有一种灵感乍现的感觉,这时相当于重新聚焦了。所以,这是当时无意中使用了书中的一些方法。回想起来确实有效。


【分享A2标签】

拆书家在学习完这个片段后,发现方法不错,而在工作中确实会难免遇到分心,所以决定在接下来一周中,有意识地去使用此方法。

那么拆书家的计划是:

1、在工作中培养时刻关注自己的状态的习惯。

2、如果发现分心了,则站起来活动一下,倒杯水,上上厕所,或者原地活动身体。

3、在这个过程中慢慢重新聚焦,思考问题到底是什么,慢慢把问题拆解成更小的单位,心里形成初步的方案。OK了,就重新回到工作。

我相信,通过这个方法,一定能减少很多分心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