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北京紫禁之巅分舵第133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如何做出变被动为主动的决定? 学习目标: 建立一套自我创造改变的模式

开场: 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Emma。今天我分享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大家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过感觉无能为力的事儿吗?比如兴致勃勃去看电影,结果票卖完了~ 去图书馆看书吧,突然停电了~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表白呢,人家说有对象了~
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是否曾默默地说“好吧,那就没办法了”。在这种时候,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这些外界因素和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这本书提出的思路,让我们不仅能淡定地突发状况,更能积极地作出下一步行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积极主动的人扩大影响圈P125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自艾自怜,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和无法控制P128
我们面对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与自身的行为有关),可间接控制的(问题与他人的行为有关)和无法控制的(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例如我们的过去或现实的环境)。对于这三类问题,积极主动的人都是由影响圈着手,加以解决。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这显然在影响圈范围内,本书第二部分“个人领域的成功”中讨论到的习惯一、二、三即属于这一类。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例如采取移情方式而不是针锋相对,以身作则而不是口头游说。这在第三部分“公众领域的成功”中的习惯四、五、六中有所论述。
无法控制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面部曲线,以微笑、真诚与平和来接受现实。纵使有再多不满,也要学着泰然处之,这样才不至于被问题控制。
不论是能直接控制的、间接控制的还是无法控制的问题,解决的第一步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可以改变习惯、手段和看法,而这些都属于影响圈范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想问一下,在座有不太明白关注圈和影响圈是什么意思的朋友么?
如果有的话,举手示意我,我来讲一下,不用不好意思。
好的,那我们就讲一下。关注圈内是我们关注的事物,我们不关注的就在关注圈外。在关注圈内,有一些事儿是我们可以直接控制的,比如我可以直接关掉这个灯,这属于影响圈内的事儿。有一些事儿是我们无法直接控制的,比如退休的国家干部挣多少钱啊,这属于影响圈外。还有一些事儿是我可以间接控制的,他们在影响圈边缘。大家看原文提到了积极主动的人和消极被动的人。二者的差别在哪里呢?不差在影响圈的核心大家都能直接控制的事儿,也不差在关注圈的外缘无法控制的事儿,就差在影响圈边缘的这些可以间接控制的事儿。某些事儿,你如果积极地去影响它,你的影响圈就扩大一点。你如果消极被动地不采取行动,你的影响圈就缩小一点。我只强调一点,影响圈没有明显的界限,越积极主动的人,影响圈占到关注圈的比例就越大,他可以间接控制的事情就越多。
对于某件事,如何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的应对?具体的做法是扩大影响圈:
1、判断问题的类型,属于直接控制、间接控制还是无法控制?
2、在影响圈内找出解决的问题的第一步,并付诸行动。

讲一个我的故事。
我和室友合租在公司宿舍,客厅里有空调,卧室没有,我俩晚上都在客厅看电视。
- 我说:好热啊,开会儿空调吧?
- 室友说:不热啊,我不想开。想想工资就不热了。
- 我说:我无语……那你回卧室吧,我要吹会儿空调~
- 室友说:空调老了,制冷性能又不好,噪音又大,还浪费电,别开了。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空调到底开不开?
这是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的事情?属于可以直接控制还是间接控制的事情?
我想开空调,首先这是关注圈内的事情,我可以掌控,所以也是影响圈内的事情。只是我在同她商量。
这件事情既受我的行为控制,也受室友的行为控制,所以这是间接控制的事情。
对于间接控制的事情,积极的回应方式是什么?移情和以身作则。

好,这是我可以间接控制的事情,在我的影响圈内,我可以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回应她。
- 我说:那我买个电风扇对着自己吹,既不会吹到你,又比空调省电,你看可以吗?
- 她说:行吧。
如果我因为室友不让开空调就用沉默不语来消极地回应她,这个时候我的影响圈就缩小了,因为我对自己可以间接控制的事情没有采取下一步行动。而如果我能想到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回应她,就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在刚才的案例中,要坚持改变室友的想法,而不是积极地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我们会看到,这个人他的关注圈和影响圈颠倒了。明明有很多可以直接控制或者间接控制的事情,不去做,偏偏只关注自己无法控制的那些事情来抱怨。今天方法对他就不适用了。因为无论他的影响圈怎么扩大,他始终聚焦的都只是那个小小的关注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自己编一个小故事,几百字就可以,包括事件背景和人物设置,设计出人物对话、人物动作。你将如何用今天学习的内容来描述这段对话,使人物对问题的回应在对话中产生“变被动为主动”的情节变化(有起因、经过、结果)?



故事的场景可以是你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可以使用下面的空表格来完成剧本,编写故事的时间为5分钟。

可以参照这个小故事的对话结构来编写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丹丹分享剧本:
过年回家的时候,晚上11 点我的高中同学要请我去庆祝生日,
我说:妈妈,我有个高中时的好朋友今天过生日,我想去给他庆祝。
妈妈说:男同学?现在都11点了,大晚上的别出门了。
我说:我们好不容易见一次,下一次见面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我想去。
妈妈说:只是说现在实在太晚了,而且就你一个女孩子,多不好呀。
我不想让妈妈觉得我叛逆,同时又实现想跟同学聚会的想法。这个事儿我可以间接的控制,得要做点积极的回应才能扩大我的影响圈,争取到主动权,我想到了邻居小丽,她是我的好朋友,也是高中同学,我可以邀请她一起去,这样妈妈也会比较放心,都是女孩子嘛。
于是我说:我和小丽一起去,不喝酒,聊聊天就回来。
妈妈说:好吧,回来的时候我去接你。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掌握了扩大影响圈的基本思路。再遇到令我们束手无策的问题时,先判断这是哪一类问题,并在影响圈内找出下一步行动,最重要的就是想想我可以做什么来改善状况,做个积极的思考者。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