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儿童技能教养法》 所属活动: 城中226期如何欣赏他人——三重赞美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表达对他人的欣赏——三重赞美 学习目标: 通过这个片段,让学习者学会用三重赞美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欣赏。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刘海鹰,大家可以叫我海鹰。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拆书,希望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旅程!作为一名亲子讲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拆书片段来自《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
   【学习目的】学习目标: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我们在孩子获得成就的时候,用三重赞美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欣赏,促使孩子提升能力和自信。

   【图书及作者介绍】首先我对今天的所拆书籍及作者做一简要介绍:(1-2分钟)
   【F】《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是由芬兰的心理治疗师本.富尔曼先生所写。其核心的儿童技能教养法一共有15步,这15步可以看成是一个需要从头到尾的系列流程,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点子组合。这本书被称为“芬兰教育的奇迹”,以18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在22个国家进行推广。
   【A】这本书不同于其他育儿书,它提出“孩子通常都没有问题,只有尚未掌握的技能”。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将焦点解决融入到亲子教育的工具。这个方法直观有效,孩子们喜欢它,家长也无一例外地给予极高的好评。
    【B】学习了这本书会对您有三个帮助:第一,您将学到寓教于乐的实用又有趣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克服成长中的行为问题和情绪困扰,比如孩子咬指甲、不愿意起床、不愿意练琴、打人等问题。第二,帮助您转换育儿思维,学会欣赏、支持孩子,以小步前进来帮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信念!第三它能够改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朋友同事关系,对家校合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今天给大家拆解的片段“三重赞美”,会让您立刻掌握如何提升欣赏他人的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过渡】首先,我们进入【R】环节,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进行阅读,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P101102

三重赞美

当孩子的支持者看到他展示出所学的技能时,就要夸赞他,可以说:“你学得真快!”“看,你做得多棒!”“你真行!”或者“我真为你感到骄!”。有无数的方式可以表达对孩子的赞赏。对孩子展示技能表示赞赏就是给了孩子一个为自己的进步感到自豪的机会!这种自豪感正好可以激发孩子继续练习的动机,使得他们能够一直坚持练习直到真正掌握了技能,直到举办庆祝会为止。

在看到孩子展现他的技能时,“三重赞美”能够带给他们很好的支持。所谓的“三重赞美”是由三个部分构成:

1.惊叹

用语言,表情,或者手势表达你对孩子的欣赏。说出“哇!”“太棒了」”“真了不起”“真难以置信”“太厉害了!”我都不敢相信!”或者“你又做对了!”

2.承认难度

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做到的事并不容易的。可以对他说这样一类的话:“这个很不容易呢。”“这个一定挺难的。”“我想我是做不到的。”“有些人觉得这个很容易,可我知道不是这样。”“你怎么那么快就学会了呢?”

3.请求解释

最后,让你的声音里透着真诚和好奇,请孩子解释一下他是怎么做到的。比如,你可以这么问“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你现在必须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或者“我真的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试着在各种情景下运用三重赞美,你就能亲眼看到这种赞美的方法对于让孩子产生自豪感和掌控感多么有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我注意到大家都已经看完。接下来我们进入【I】环节: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我们在爱人、孩子或者朋友、同事获得成就的时候,用三重赞美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欣赏。三重赞美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与孩子交流的质量,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用到家人、朋友、甚至同事关系里。下面我以孩子为例分享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提升孩子的能力进而提升孩子的自信为此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表扬孩子对于孩子做的事情给予肯定比如“你做的太棒了”、“太厉害了”等,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强化孩子的感受,深化孩子对于自己行为的肯定和自豪感,当然这个强化不是告诉孩子的,而是以启发式问题引发孩子的自我思考,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看到自己,肯定自己。

三重赞美的具体方法步骤是

微信图片_20180813114714.jpg

1、“惊奇的赞叹”

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她做得好的地方,用某种表情或者语言表达你的惊奇。

比如你可以说:哇,你太棒了!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吧!或者用击掌、拥抱、拍拍肩膀等方式表达你的赞美。

2、“感叹不容易做到”。告诉孩子,他/她做到的事不是很容易的。

比如:这真是不容易做到啊!很多人都觉得很难办呢!或者说 “我是想不出这么好的办法的”。

3、“请求解释”。就是问一问你的孩子他/她是怎么做的?当孩子对你的赞美感到很开心的时候,引导他/她去看看或想一想,是不是有其他什么人在这件事上曾经帮助到他/她。可以问:你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和儿子果果互动的例子:

【案例】一次陪儿子上篮球课结束后,我和他回来路上聊天,问他:“儿子,妈妈今天注意到你在从其他队友中抢球抢的很轻松,而你在拍球时候,别人很难抢到你的球,这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妈妈,你知道吗?打球可不是只用身体打球,是要用脑子打球,是要用智慧的?”

“哦,还要用智慧啊,那可不容易,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于是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眉飞色舞的开始给我讲如何在别人拍球时候抢到球,如何保护自己的球,他是怎样收集经验的。言语之间特别的自豪!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会发现三重赞美说的具体,发自内心欣赏孩子,他会感受到。

【预防异议】

听完三重赞美,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平常我也用类似的方法赞美过对方呀,但对方对我的赞美没有太多的反应,并不像片段中讲的对方有积极的回馈。

是的,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环境造就了人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要你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对方,得体的表达,就会得到对方内心的共鸣。

比如上周让师父审2-2预备表,师父说:你这个预备表中的how清晰、脉络自然,分步催化A2做的非常到位,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本能的说:没有呀!只是这部分内容巧了,是我熟悉的。我虽然没有将师父的赞赏直接表达出来,但师父的话激起了我内心的喜悦,得到了师父的认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组】那下面我们先进入A2的催化应用环节。在此之前,我们先分一下组,两两一组,因为等下要进行分组讨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催化应用】【分步催化——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

A2分步催化1:(分组)

【提问设计】

大家设想一想看,在接下来的两周里,你努力在各种情形下关注孩子或者爱人、朋友的成功,一旦发现他在哪些事情上做得很好,比如您发现您的孩子经过努力学会了一项新技能;您四岁的宝贝搭起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积木;或者晚上回到家,您发现爱人烧了一个新菜在餐桌上等一起共进晚餐;或者你下周准备出去度假,朋友做了一个超级棒的旅游攻略给你等等。您在生活工作中哪个场景会使用三重赞美的方式来表达的呢?现在邀请每个人把接下来可能遇到的对方成功或者进步的场景写在“小剧本”上,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一个人进行分享,时间2分钟,有完成的小组可以示意我稍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1组的A伙伴请分享

饭后带孩子去小区散步,楼下有健身仓,有很多器材,第一次去,孩子都很新奇,有些健身器材,往下拉需要很大力气,我自己试了下,拉不下来,孩子拉下来了。孩子说要是练一个月,我做引体向上就可以做上去了,他对于未来能很好的做引体向上会很有信心。

【催化应用】(A2分步催化2

【提问设计】

【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的场景】

接下来就是学以致用的环节了,给大家1分钟时间,在未来的两周里,你遇到还是刚才的那个场景和话题,再设想下,你正要习惯性表达,突然想起咱们今天拆书的内容——三重赞美,那么按照今天的拆书片段,你要用三重赞美表达你的欣赏。请写在“小剧本”最后一栏上,写好后在小组内分享。请每个小伙伴都尽量表达一下自己的应用。稍后请一位伙伴分享。时间2分钟。

三重赞美:

1、“惊奇的赞叹”:哇,你这样你都做到了。

2、“感叹不容易做到”: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唉。

3、“请求解释”:你是怎么做到的。

在伙伴写的时候强调:可以写孩子的、可以写爱人的、可以写朋友的,也可以写同事的。你准备对对方说这样的话。

1组的A伙伴请分享

哇,儿子,你真的太棒了,这么短的时间你做了几组动作,我试了下我都觉得很难,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2组的B伙伴请分享

邀请二宝妈分享:二宝妈也用的炉火纯青

可能今天晚上回去孩子说和我搭了乐高,可能是搭了旋转木马。

第一步:惊叹:哇,你真厉害。

第二句:我觉得这个旋转木马特别的难,我感觉我都不会哎。

第三步解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大家看到惊奇赞叹、感叹不容易以和请求解释都做到了,对不?

【结束语】谢谢,非常感谢两位伙伴的分享,相信大家在现场练习的A2 对三重赞美的运用有了深刻体会。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场景中多去用用,可能我们就会体会到三重赞美的神奇的妙用。关于拆书分享就分享到这里。最后给大家一个小小礼物,就是三重赞美的温馨提示发给大家,回去之后大家可以照着这个去用,生活中可能会发生奇迹哦。我今天的拆书学习到这里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