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拆书帮的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第3位拆书家,首先进行下自我介绍,我叫志学,来自拆书帮北京翰林分舵,我的三个标签,学英语,卖保险,做主持,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我。谢谢!
学习目标设定: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瞬变》这本书当中的一个片段-从众效应帮你的团队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我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够利用从众效应原理(澄清)设计(行为)团队良好的作风习惯(界定),让我们的团队更具凝聚力。
分组:咱们现场一共三桌,每桌为一大组,每组中两名小伙伴为一小组,落单的可以和邻桌落单的小伙伴组成一组。
衔接:首先我们来看待一下,什么是团队?团队,汉语字典的释义是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那么我们工作上的小集体算不算团队?如果在座的各位是一家之主,我们的家庭算不算团队?
【图书介绍】《瞬变》
【主题介绍】从众效应帮助你管理团队
【拆书家】志学《TF3-2》20-25 min
我们经常谈到同伴压力造成的深远影响;但是“压力”一词有些言过其实,不如改称同伴看法更为妥帖。下面这则论述,将成为本书中最有力、最稳固的实证研究基础:你之所以做某事,是因为同伴都在做。从众效应并非为喜爱在身上打洞的青少年所独享,你也一样。行为会传染,请充许我们先快速介绍一下这种行为流行病。
首先来看一项令人震惊的发现:肥胖会传染,哈佛医学院教投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开展了一项别开生面的研究,他跟踪12067位受试者长达32年之久。研究发现,一旦有人变胖,身边亲朋好友开始发胖的概率提高了整整两倍!更为惊人的是,地理距离并没有什么影响,即使分处美国东西两端,肥胖似乎还是能在朋友之间“传播”开来。克里斯塔基斯对此解释称:“人对于得体身材的看法,会跟随周围人的形象而发生改变。”
不论有意与否,我们显然都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尤其在感觉环境陌生或者情况不明的时候,我们更是想要观察别人怎样做。而变化了的情境,无疑让人倍感陌生。因此,如果你想要改变,就不得不密切关注群体暗示。这些信号可能会助你一臂之力,也可能会让你的努力成果毁于一旦。
咖啡师和酒保总会先往小费盒里放一点钱,他们想要暗示你,给小费是其他同伴的“惯例”。这招伎俩真是由来已久,屡试不爽。
但有时候,群体线索并不明显。比如,旅馆浴室经常挂着小告示牌,建议房客尽量重复使用毛巾。常见的理由是节约水资源之类的环保目标。(当然,也能顺便节省旅馆洗衣间的人工成本。)那么,你应该重复使用毛巾吗?答案并不明确。在家里,你很可能会重复使用毛巾;但在旅馆,你会期待更高级的享受,包括每次都能用上新毛巾。你无法参照任何明显的社会常规,因为你无从得知其他房客的做法。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充分认识到行为传染性的强大力量,便说服一位旅馆经理在浴室里改放新的告示牌。新牌子上完全没有提到环保,只是提示房客“本旅馆大多数房客在住房期间都重复使用毛巾至少一次。这一招果真见效,看到新告示的房客。重复使用毛巾的比例提高了26%。这些人接受了同伴群体的提示。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亦会产生反面效果。如果新牌子上写着“本旅馆大约8%的房客重复使用毛巾”,看到告示的房客大概就不会愿意重复使用毛巾。你的同伴都做出的正确行为,请广而告之。举例来说,如果团队中有80%的人都准时上交工时表,请确保剩下20%的员知道这一群体常态:员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落后于同件后,几乎都会修正自己的行为,但反过来,如果只有10%的人准时交表,那么公布数字反而可能会帮倒忙。
A1:量表自测题
在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利用从众效应建立良好的团队习惯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个小的量表自测题了解一下何为从众效应,以及我们每个人的从众效应程度。有请我的小伙伴XX给大家发一下量表自测题。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填写完后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总分。
① | 我看到朋友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东西,便立即询问从哪买的,多少钱,自己也想买。 | 1 | 2 | 3 | 4 | 5 | 6 |
② | 我听朋友说他的哥们怎么怎么的好,会不自觉给他的朋友贴上了好人标签 | 1 | 2 | 3 | 4 | 5 | 6 |
③ | 我看朋友每天晒跑步的照片,觉得很棒,会有立即加入朋友跑步计划的冲动 | 1 | 2 | 3 | 4 | 5 | 6 |
④ | 我会因为朋友说另外一件衣服好看,而放弃自己之前的选择 | 1 | 2 | 3 | 4 | 5 | 6 |
⑤ | 我在工作中看到别人有好的工作方法,我会想要想他请教并学习 | 1 | 2 | 3 | 4 | 5 | 6 |
量表解释:大家填写完之后,计算一下自己的总得分,我来做个统计21分及以上的小伙伴举一下手,11-20分的小伙伴举一下手,有10分以下的小伙伴么?
(what)21分及以上的伙伴处于重度从众心理,这样的小伙伴往往表现为身边的朋友说什么、做什么,我们都会不假思索的选择相信,想要跟他做一样的事情,11-20分的小伙伴属于轻度从众心理,这样的小伙伴在朋友所说所作之后,会进入思考,这样的事情我要不要做,做了对我是好是坏,好的话,我们会选择跟从,而不好的话,我们便会一笑带过,而10分及以下的朋友则是存在严重的自我心理,会第一时间抗拒别人所作所为,认为自己跟从别人的脚步是非常幼稚的表现,往往不屑一顾,更倾向于闭门造车。
衔接:了解了从众效应,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利用从众效应帮助我们给团队建立良好的团队习惯。
R(3分钟)首先有请我的小伙伴XX给大家发一下我要拆解的片段,大家看完抬头示意我一下。
I(4分钟)
互动:小伙伴们,把目光收一下,我在第一次阅读这个片段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也想问一下大家,阅读完这个片段,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词是什么?(与学习者互动)学习者A:行为传染,学习者B:从众效应,学习者C:习惯为什么对这个词印象最深?我记得读完这个片段,行为传染这个片段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然后我就开始脑补自己的朋友圈子,有多少个抽烟的、喝酒的、烫头的,在想,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why)众效应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心理,我们很多行为都是基于同伴在做,我们才去做,好比我,如果我身边绝大多数朋友都是喜欢喝酒的,那我八九不离十,就是个大酒鬼,如果我身边绝大多数朋友都不爱学习,那我八九不离十,也是个坏学生,而如果我身边是一群拆书帮的朋友,那我一定是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孩子,正是这种从众心理,如果我们利用得当,便可帮助我们的团队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
个例:我们公司是保险公司,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很多,也没有坐班要求,自由的同时,也会付出相应代价,传统公司的朝九晚五,其实便是上班族最大的工作习惯,每个人都乐此不疲的遵守着,而正是公司这种强制性的工作习惯,才让工作有了秩序,像我们公司,虽然不要求坐班,会彰显出最大程度的自由,可自由如果建立在没有任何团队习惯的基础上,便会出现散漫,没有工作积极性等致命问题,会严重的影响到一个团队的战斗力,2018年以前,我便处于这样的团队氛围中,自由散漫,不求上进,因为没有坐班要求,每个人各干各的,也没多少交流。
反例为正:今年年初,团队老大提出要早到公司半个小时,每天给大家分享产品知识和销售技能,大家可以选择早起去听,我作为第一批观众,是一点点看着这个早晨分享人数壮大的,由一开始寥寥几人,再到十几人,再到现在,谁要是不去便会不好意思。
这也是我们团队这半年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
提炼步骤(how):
我们可以通过拆页以及我给的案例总结出如何利用从众心理帮助我们团队建立良好工作习惯的三个小步骤:
第一:设定团队习惯,我们根据自己团队所处的环境,每天的工作内容,设定一个跟我们团队相匹配、帮助最大的团队习惯。
第二:树立标杆,执行过程中,我们以身作则,在叫上几个比较支持你的伙伴,开始坚持习惯,树立起团队习惯的标杆。
第三:坚持到成为习惯,当习惯扩散至整个团队时,便引领团队坚持下去,让习惯成为我们团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适用边界:利用从众效应帮助你管理团队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公司以及团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那些强调纪律和规则的团队,则显得很鸡肋,所以,从众效应还要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举措。
文中案例分析:就像片段中提交工作表的案例一样,如果团队中绝大多数人都响应了你设定的团队习惯,剩下人知道这一群体常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落后于同件后,几乎都会修正自己的行为,加以追赶。团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衔接: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进入实战演练环节,大家根据我给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A2(10分钟)A是销售公司的一名销售经理,手底下有十几号销售人员,B是A的好朋友,是一名高管教练、培训师,A这段时间一直苦恼于团队的管理,销售公司,人员相对自由,无法强制要求,可正是因为工作比较自由,团队一直比较散漫,大家干劲不足,这人九点到公司,另外的可能十点,十一点,根本无法集中培训,焦急的A找到了B,向B寻求帮助,而B作为一名资深培训师,一下就抓住了团队的痛点,运用从众效应培养团队习惯的三个小步骤:
第一:设定团队习惯、第二:树立标杆、第三:坚持到成为习惯
帮助A更好的管理了团队
每个大组中,两两为以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饰演A,一人饰演B,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稍后,我会邀请一组伙伴上台分享。
学习者分享:
胡倩饰演A,贾佳饰演B
胡倩:贾佳,好久没见啦
贾佳:对啊,胡倩,好久不见了,怎么,碰到什么事了么?
胡倩:贾佳,你看我们公司,一个销售公司,时间很自由,可是有很多问题,尤其是我们团队,早晨上班,大家几点钟来的都有,有的九点,有的十点,很难管理。这就导致了我们团队的毫无凝聚力,每个人都懒懒散散的。你看有什么好的办法?
贾佳:胡倩,你的情况无疑就是团队没有约束,懒散,不便于管理,但因为是销售公司,又没办法强制去管理,陷入了困境当中。
胡倩:没错
贾佳:你可以培养适合你们团队的习惯,既能起到约束作用,又不是强制性管理,不会引人反感,你可以设计一个早培训,把培训固定放到九点半来进行,营造团队的集体氛围,当然,在建立习惯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你可以先找几个比较拥护你的小伙伴跟你一起去做这样的事情,树立标杆,然后对于参与进来的小伙伴要进行表扬,最好是当着团队所有人的面,可以是精神上的奖励,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最后呢,你一定要引导大家将这个习惯坚持下来,成为团队雷打不动的习惯,这样,我想会对你的团队有所帮助。
胡倩:好的,谢谢贾佳,我回去就开始执行。
拆书家反馈:非常感谢胡倩与贾佳为我们带来的演绎,我们可以看到贾佳首先根据胡倩的团队情况给胡倩设定了团队习惯,然后,让胡倩以身作则,树立标杆,并带上几位信任的伙伴一起,最后,当团队小伙伴都参与进来后,带领团队坚持成为习惯,胡倩很好的应用了从众效应帮助团队建立良好工作习惯的三个小步骤:第一:设定团队习惯、第二:树立标杆、第三:坚持到成为习惯,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他们。
A2:催化应用:我们刚刚通过角色扮演将今天所学更加生动的进行了展示,接下来,我们要将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自己身上,给大家留一个课后作业,这周五之前,应用从众效应培养团队习惯的三个小步骤:
第一:设定团队习惯、第二:树立标杆、第三:坚持到成为习惯
我们要怎么带领自己的团队又或者是带领自己的家庭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习惯。
请大家在今天拆解结束之后去完成这个小作业。完成之后,可以分享到我们的群里,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线下作业跟踪:白志平
第一:设定团队习惯
每天早上到公司后,通过昨天提交到今天早上的作业(公司有相关系统来操作)来安排今天的工作内容和优先级
第二:树立标杆
安排合适的员工去带头,过一段时间,该员工的工作业绩如有明显提高,在公司内宣传他是怎样做到的并将该员工每天的工作安排发到部门群里,引导其他员工。
第三:坚持到成为习惯
坚持每天都这么做,因为大家都在做,彼此相互监督,逐渐会形成习惯(另外,因为只要坚持下去,大家的业绩就会提高,员工坚持下去的动力越大)
总结(1分钟):行为具有传染性,将从众效应加以好好利用,会帮助我们的团队形成非常棒的团队习惯,让我们的团队更具凝聚力,我今天的拆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