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翰林NO.233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成为人见人爱的“甲方爸爸” 学习目标: 如何说服比自己更专业的人

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非常开心能在工作日的晚上和大家见面,一起拆书,一起学习!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晴天,经常在群里说大晴天与晴天一起拆书的就是我,我的三个标签是爱学习、爱挑战、爱美食。三个标签证明了我是一个非常爱生活的人。
介绍图书
介绍完了我自己,接下来我要介绍今天带大家拆的片段——“如何说服比自己更专业的人”,此片段选自马东老师的《好好说话》这本书,是一群最会说话的人,来教我们如何说好话。它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工具书,从沟通、说服、谈判、演讲和辩论等场景中,教我们五维话术,帮我们斩获更好的人际关系。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拆解,能够启发大家在以后与专业人士对话时,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甲方爸爸”。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误区用感受评价专业,用命令逼迫服从

在这个高度分工的社会里,人人都需要与专业人士合作。但因为专业性的差距,往往使这种交流困难重重,尤其是当你要说服一个比你更专业的人接受你的意见时,则更是如此。

很多人在劝设计师改东西时,总喜欢一上来就表达自己主观意愿上的不满:你这个方案不好看,具体哪儿不好看我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然后就开始乱出主意,要人家东改西改——“要不你试试把logo(标示识)放大一点?还有标题要放大,二维码也要大,同时要留白哦……”(完全没意识到放大所有内容留白有多矛盾)最后就开始下命令,威胁设计师说:你到底改不改?不改不给钱啊!

在这里,提问方犯了三个错误:

一是评价作品时只说主观感受,让人不服;

二是提出修改建议时纠缠细节,且矛盾重重;

三是用下命令的方式逼人服从。

后果可想而知。但是提问方也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方案的确不符合要求,不改甲方也没法交差。

 

小诀窍尊重专业,达成共识

1.克制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冲动

什么叫主观感受呢?它有标志性的三个字特征我觉得。通常设计师心中的反弹会是:你觉得不好看,但别人可能觉得好看啊!你觉得不大气,你又不是专业设计人士,你的审美靠谱吗?

2.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体要求

需求和要求的区别在于,需求是整个设计项目应该达到的总体目标,比如,塑造有亲和力的品牌形象、提升某个链接的点击率,或者是吸引用户在页面停留等。要求则是指对设计方案中某个细节的具体安排,比如,背景颜色要是白色,标题要使用宋体,或者logo要大等。

3.不要下命令,要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

作为甲方或合作方的上游,面对设计师或其他合作方,最终的话语权其实是在我们手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把一部分话语权交给设计师,设计师不仅会对我们心存感激,而且更倾向于做出对我们有利的决定。如果我们希望设计师不是推一下、动一下的做事风格,那就把权力交给他,这样,才可能激活设计师的创意和潜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当今社会我们的工作分工越来越细化,身边很多伙伴都是一个领域的专家,而我们的工作时常要与这些比我们专业的人合作。但是由于专业储备的不同,观点的不同,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困难,影响项目的进展。

接下来我讲一个我与同事沟通的失败案例:年初的时候,我们新招了一个策划,做事特别积极上进,有一天她跑来问我:姐,你帮我看一下我刚写完的新闻稿。我通读了一遍便下了结论:我认为你的这篇文章思路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而且出现了很多处错别字?你拿回去改一下,下班前给我。结果小姑娘脸刷的一下红了,刚开始的兴奋、积极性也没有了,一直修改到晚上9点把稿子发给了我,然后情绪低落地回家了。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发现自己犯了和文章误区一样的错误:

一、评价作品时直说了主观感受,逻辑性不强,照片拍的丑,会让对方不服气

二、修改时拘泥于细节,有时甚至存在矛盾,放大与留白冲突

三、用命令威胁对方,修改不好不许下班

通过阅读好好说话这本书,我发现这三个误区我们完全可以避免,也就是文章中提到的三个技巧:


既然找到了错误,那应该如何改呢,如何让专业人士按我们的方案执行呢,文中给了我们三个小技巧,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第一、克制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冲动;

谨记不要上来就否定人家的方案。

第二、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体要求;

不要提太细节的要求,也不要自己没想明白时,乱指挥。

第三、不要下命令,要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

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别人会感激我们,更利于工作的开展。


【反例改正】:如果当时我就掌握了以上三个技巧,当小姑娘找我帮她把关新闻稿时,我会先表扬一下她的优点,再说不足。以提醒的口吻告诉她检查错别字,同时给她提供一下之前的新闻稿让她借鉴,可能更具说服力,小姑娘也会特别积极的修改好文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我想在座的小伙伴应该也遇到过这种与专业人士沟通不畅的情况吧?与设计师对接上来就说我感觉这个方案有点土、你再改改!或者作为产品经理与程序员沟通,上来就说你的代码有bug,最让程序员不能忍的是你对自己的产品需求不了解的情况下,就让人家加功能,加完你又让人家改,最终造成产品偏离预期蓝图,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沟通技巧,弄的双方都不爽甚至都委屈,严重的还会影响项目进度。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一下,自己近期与专业人士沟通因忽略技巧而产生的失败案例。


【分组】

我们先进行一下分组,现在一共是有3桌小伙伴,那么我们就以每桌为一组,1组、2组、3组,每组选出一个小伙伴为组长,组织大家讨论。分享的案例尽量是失败案例。每个小伙伴用时不要太长,尽量保证每个小伙伴都有分享。稍后我会邀请一个小伙伴分享。

好,小组讨论现在开始。

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吧,我们现在先收一下,邀请一位小伙伴为我们分享她的案例。

小伙伴分享:

前两天我与财务人员对话,因不愿意遵从财务的一些限制,产生了一次冲突,我和他说:我不愿意这样做,我觉得你的这些要求不合理然后财务人员就非常愤怒,超越了他的心理极限,回复我说:你就必须这样做,你不做我就不给你批款就造成了我俩都很尴尬。


A2

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这是一个典型的与财务这样专业人士沟通不注意技巧,而造成双方尴尬的例子。小伙伴上来就说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先树立了一堵墙,然后说话又非常强势,命令了对方。换了我是财务,我也不配合。谢谢小伙伴的分享。

刚才我听到,每个小组都有小伙伴遇到过这种与专业人士沟通失败的情况,那么接下我们就用今天学的技巧写一下,如果今后再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如何规划,如何沟通。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把规划写到标签纸上,切记不要是表决心的,要有具体的做法,和明确的时限,可预测和可观测的预期结果。方便我们以后遇到同等问题能妥善处理。

大家应该写的差不多了,我想再次邀请刚才分享案例的小伙伴,分享一下她用今天拆解的三个步骤的规划,比如以后在遇到与财务沟通会如何进行。

小伙伴分享:

我认为首先我要表达对对方专业的尊重、敬佩,他们这个行业确实有很多规则是我不了解的。其次不要提太具体的问题,而是一些宏观的愿望,要与对方进行探讨,而不是命令。


结尾:

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也要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期待今天的拆解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期待在座的每一位小伙伴早日成为那个会说话的人,说的话别人都喜欢听,成为人见人爱的甲方爸爸。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