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西城分会场NO.5】如何调教“说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关键对话2-3 学习目标: 关键对话2-3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千寻。 

【图书介绍】FAB介绍 

F特征:今天我拆解的片段来自书籍《关键对话》,这是一本关于沟通技巧的书籍,从这本书从确定沟通目标、营造安全氛围、控制情绪、陈述观点等多个方面讲述了如何进行关键对话。 

A优势:市面上关于沟通的书籍很多,比如《沟通的艺术》从沟通的心理、方式、关系等会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分析讲解沟通过程中的技巧。《重要的事情说3点》是针对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沟通技巧。而《关键对话》相比这些讲沟通的通用方法论与技巧,它更聚焦于那些对我们影响较大但很难处理好的对话场景下的具体沟通技巧。 

B好处:会议中与他人观点相左,冲突一触即发;被父母逼婚,完全无法好好说话……生活中总有各种我们难以应对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沟通,我们叫作关键对话,而这本书就能帮助大家在关键对话中安全、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设定学习目标】今天学习的片段是书中注意观察对话氛围的章节,这个拆页的学习目标是,沟通中观察发现对方开始回避或语言攻击时,学会暂停对话,并用对比法重建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类感受到威胁时一般有两种条件反射:“逃”或“打”。在沟通中的逃的表现就是沉默、消极抵抗,但是心里耿耿于怀,打的表现就是语言攻击,通过攻击来战胜你、抱复你。日常沟通中当对方感受到威胁,即便这个威胁是对我们的误会,TA的情绪依然会来一个180度“急转弯”,注意力从平和地倾听转移到应对安全感缺失上,并不能注意到我们语言背后真正想表达的内容,甚至是曲解。这时的对话按惯性继续下去,双方可能进入语言暴力或冷暴力,而忽略了谈话的初衷。所以当对话氛围不安全时,我们如何正向引导沟通的开展呢?请大家阅读片段。


 R【原文片段-关键对话】:只有在安全的对话氛围中,你才可以畅所欲言。

其实人们不会因为你所表达的内容感到气愤,他们所表现出抵触情绪是因为在对话中失去安全感。因此,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话内容本身,而在于对话的方式和气氛。当对方出现沉默或者暴力应对的情况时,你应当暂停对话,营造安全气氛。

安全感一旦恢复,你就可以继续进行对话了。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先说明你不希望如何,然后说明你想要怎样,以此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l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l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细化行动步骤】拆页中提到,当发现对话氛围变得不安全时,须暂停对话,重新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我将拆页中的方法总结成四个步骤:

1识别对话危机。时刻关注对方的行为表现和谈话氛围,当TA以沉默和逃避关闭对话系统,或者对方出现冷嘲热讽、声音大幅上扬、情绪激动等语言攻击的征兆时,即为对话危机。

2暂停对话。一旦判定进入到危机对话后,立即以深呼吸、申请暂时走开等方式暂停对话,避免双方的本能回应让对话情况越来越糟。

3思考冲突原因。暂停对话,只是给我们赢得了澄清误会、化解冲突的机会。我们需要思考、对比对方此时的想法与我们的初衷有哪些冲突。比如最近你先生让你减肥,你非常生气,于是你先生就想“我只是希望你减肥让身体更健康,你为什么生气呢?”后面发现,你生气是因为你认为让你减肥是在讽刺你身体不好、长得难看,对比先生建议,两人明显就是误会。

4对比法澄清误会,化解冲突。经过理性的思考,我们已经知道他为什么会误解, 通过对比法将双方的想法进行陈述,误会自然化解。比如你可以这么说“你可能认为……,相反,我是想要……”或者这么说“我是……,而不是……”。如果误会还未化解,可继续用对比的方法解释,待误会解除后再次表达我们的初衷和真实目的,进入到正式的对话中。

【个人案例】我父亲是一个高级烟酒生,后来因为抽烟太厉害导致剧烈咳嗽,当时刚好我外公和姨父先后因肺癌去世,所以我们全家要求我父亲戒烟,为此家里开始争吵不断。有一次晚上,我父亲又坐在边上抽烟,我说“爸,能不能不抽烟啦”。于是我母亲和哥哥也开始劝说,我父亲当时很大声地说“我的事不要你们管”,然后就自己一个人出去了。我们也因为父亲的态度惹怒,相互抱怨父亲。家里氛围特别压抑,不仅是说起戒烟,说起其它事情大家也都带着火药味。

后来看了关键对话的这个片段,我重新与父亲进行过多次对话。也是一个晚饭后的闲聊时,父亲又拿出一支烟,正准备点上,我说“能不能把烟戒了”。我父亲瞪我一眼,二话不说就往外走。我当即发现我两的对话进入到危机对话,我也没像往常一样向走远的父亲再大声的重复几句,我立即住口了。我想父亲可能觉得我们不让他抽烟是怕他生病拖累家人,或者是多年来花费太多钱,因为曾经多次说过,他抽烟的钱每年都可以出去旅游一次了。而我们希望他戒烟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生病而提前失去亲人。等父亲在门外差不多半支烟的时候,我出去跟他说“爸,我知道全家人一致要求您戒烟的事让您感觉好像全家都不喜欢您、针对您,您可能觉得我们强烈要求戒烟是怕您生病拖累我们,不可否认一个家里有人生大病会严重影响家庭存款,但是我们让您戒烟不是担心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差,而是怕您生病而离开我们。周国平曾说过,不论多大年龄失去父母,我们都会变成孤儿。我们只是希望您能身体健康,大家开开心心的在一起。也许说您抽烟的钱可以出去旅游是在责怪您,或者抱怨我们在吸二手烟,其实我们只是想让您觉得抽烟并不太好,而不是心疼钱责怪您花了钱。”那之后,与父亲聊起戒烟的话题,他再没沉默走走开或者大声吼回来过,也开始配合我们尝试寻找戒烟的办法。去年,已经戒烟成功。

【异议排除】当然有小伙伴会说,真实的场景中,一旦投入到对话或争执中,很少能真的做到这样。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掌握这个技巧并形成条件反射。开手动档车的的人都知道,才开始开车,我们都是盯着速度表盘来换档,但是到后来换档既不看速度表,也不去想应该换到哪个档,半走神的状态都能立即挂在合适的档位上。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刻意练习,让营造安全对话的四步法变成我们的条件反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我们进行一次现场演练,我们两两一组,一人扮演父母一方,一人扮演子女一方,以我给大家的场景,按事情的发展接着编写这个小剧本,剧本中要应用今天学习的营造安全对话环境的四步法。

背景是这样的:难得休假回家陪陪父母,结果父母看着30高龄还未恋爱的儿子(女儿),再想想与你同龄的隔壁家小王的孩子都已经可以打酱油了,担心你以后选择变少就只能找一个歪瓜裂枣,焦虑的开始催婚。

父母方:(语重心长但语气平和)今年过年一定要带个男(女)朋友回来,再不找优秀的人都结婚了

子女方:(你并不想太随意就进入一段感情,又不想与父母冲突,语气随意的回复)不着急

父母方:(声音变大)还不急,我30岁你都上小学三年级了……”

子女发现父母嗓门变大,意识到进入危机对话,这时,请一人扮演着急上火的父母,一人扮演子女,用今天的四步法为父母营造安全感。如果父母的不安全感没有舒缓,请子女继续用对比法为父母营造安全感。

 

(学习者分享)杜飞扮演母亲,西扮演女儿,两人对话如下:

母亲:西啊,今年过年得带个男朋友回家啦!

女儿:啊,这事不着急

母亲:怎么就不着急啦,你看你都多大年纪啦!你看你那同学家孩子都能打酱油啦,你呢?(声音变大,进入到危机对话)

女儿:您喝杯水消消气(想办法暂停对话,内心思考母亲生气与自己表现的原因)

女儿:我知道您为我的婚姻着急,您怕我一个人孤单,老了也没有着落,您希望有个人照顾我、给我幸福。如果从您希望我生活幸福的角度来说,现在社会寻找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种。您可能觉得有一个伴才能幸福,但是现在如果冲忙找个不合适的人结婚,可能我不但不能幸福,反而会产生额外的麻烦。我说不着急不是不重视,而是我认为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所以才认为不着急带人回来见家长。(对比法化解误会,陈述母亲的想法,然后陈述自己的想法)

母亲:西啊,你说得也对,但是也得加紧呀!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这个对话场景中成功应用到了今天营造安全对话的四步法,也希望大家在工作生活中能应用这四步法营造顺畅的沟通环境,让沟通变得更高效。以上是我的分享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