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轩辕NO.64】倾听的魅力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面对痛苦,只需倾听 学习目标: 当TA表露忧伤、痛苦,你要如何?提建议?深度分析?给出安慰?

开场:

大家好,我是豆豆,二级拆书家,非暴力沟通的学习者。今天我们以这条线为界分为两组进行学习。【事件】前两天心情不佳找朋友倾诉:最近很苦闷,我的3-1都过三次都被挂了,我都快没信心了。没想到她回我一句:你这么厉害都能挂?你们拆书帮是多变态呢?
【提问】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么回应我呢?是像小王一样反问,还是给安慰?给分析建议呢?
【影响】原本是想要一吐为快,结果却感觉更闹心了!我嘴上说:这说明我们拆书帮严格啊!可心里却在想:你才变态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不懂倾听,很容易让你的人际关系破裂啊!
【解决】当朋友向你倾诉,当爱人向你抱怨,当孩子向你吐槽,怎么做才能不给别人添堵还能增进了解?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他的经典作品《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供的倾听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

【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在遇见孩子、父母、爱人、朋友、伙伴向自己倾诉苦闷、委屈的时候,作为倾听者,我们能够倾听他们【行为】,并运用非暴力倾听的技巧【澄清】,不给对方添堵,为对方创造更多机会,让对方痛快的表达、宣泄情绪,让彼此关系更加和谐亲密【界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实用类><P086>< WHAT+WHY片段>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对此作出了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写道:“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提问设计拆书技能点观察7:【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给出了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拆书技能点观察8:【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明确边界等。>

【易混淆概念】倾听是全心全意体会他人的信息,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条件那什么是全心全意体会他人的信息呢?

【概念折返1】孩子被同学嘲笑跟爸爸说“同学说我是四大名”,爸爸一边接电话一边说:”他说你是你就是了?!“这是体会对方吗?不是,这是爸爸想要说服孩子不在意,倾听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到孩子被同学讽刺时会很生气的心情。

【概念折返2】孩子作业很难跟妈妈抱怨:“妈,这个作业太难了,我不想做了”。妈妈说:“你怎么能半途而废呢?”这是倾听吗?不是,倾听要求不带成见,放下评判,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象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想法:孩子是真的不想做了,还是遇见难题了需要妈妈帮?

【概念折返3】同事跟小王抱怨:今天晚来了一会儿被领导逮到了挨了一顿批,人家一整天都不来的反倒没问题。小王说今天怎么会迟到呢,下次早点来啊?这是倾听吗?不是,这是追问原题,提出建议。倾听是要听到小王言外的心情:别人都没被逮到,自己被逮到了,真倒霉啊!

<讲解时,一边讲解,一边指出来下图所示的不是,而是>

1533291302446925.jpeg

【行动步骤】根据非暴力倾听的本质,归纳出三个步骤:1、全心全意:管住嘴,不急着回应,专心、用心的听;2、邀请表达:运用“你想说的话,我很乐意听”“你愿意多聊聊吗?”之类的语言鼓励对方说;3、表达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对方的眼睛看问题,会看到什么样的事实有什么样的想法情绪并将感受到的结果说出来,表达理解。

【正面案例示范】回到孩子一直做却反复失败的例子,妈妈用倾听的三个步骤是这样做:妈妈停下来手里的事情,认真的听孩子说。邀请孩子表达:你想聊聊吗?妈妈愿意听。孩子受到鼓励告诉妈妈:作业太难了,我都弄了七八次了都做不好。“你遇见难题了”(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并说出来表达理解)“是啊,一直弄不好,我都想放弃了”“的确是挺难的”(继续站在孩子的角度,表达理解)“再难也得做完,明天要交呢,妈妈,你抱抱我吧,给我加加油我就有劲儿继续做了”好的,妈妈给儿子一个拥抱,孩子继续努力去了。

【难点与关键点】看起来很简单的,妈妈只是倾听,孩子自己找到了解决办法。为什么倾听就够了呢?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向你倾诉的时候说明TA想要表达,这时候最需要你听TA说。我们常见的错误就是一听到对方说,就忍不住问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呢?,给建议,你怎么不那样呢?你应该怎样怎样啊,送安慰,别难过了。这不是听,这是我们在说。一旦你这么做了,你就抢镜了啊,难怪人家不乐意说了!!所以,倾听里面最难做的就是第三步表达理解,这要求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对方看到了什么样的事实,有什么样的想法,什么样的感受。

<重申关键点时,再次指示上图的不是,是>

【适用边界】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开场的场景还是例子,都说明非暴力倾听是适用于对方向你倾诉痛苦,对方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对方平静的跟你征求意见,就不能用我们今天的技能。

1533291298156766.jpeg1533353641151654.jpeg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让学习者编剧本】拆书技能点观察9:【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因果、有对话的故事。

【拆书家引导】

刚刚我们学习了非暴力倾听的三个步骤,接下来请大家编写一个小剧本,可以是今天课后,或者接下来的一周或一个月,想一想孩子、父母、爱人或者朋友,他们会跟你倾诉什么呢?是对生活的压力,还是对孩子的焦虑或者是对伴侣的吐槽,运用今天学到的非暴力倾听的技巧,写出来你们的对话。当然也可以是你向对方表达痛苦,想象一下对方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非暴力倾听技巧,创造机会让你痛快的表达。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养成一种新的模式不容易,写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以前的问原因、提建议、给安慰,这时候要看看我们这三个步骤,按照三个步骤中给出的示范语句来写剧本,用给出的固定格式,用今天学到的新的倾听方式回应,请将你们的对话写在我发给大家的小剧场模板里面,时间5分钟。五分钟后我们请人站起来讲讲他的剧本。有问题可以随时想我提问。

【学员的小剧本】

学习者洋洋老师:

时间,未来的任意一天(太经常发生了,随时随地任意一天),地点,就在我家里。人物,我和我儿子琮琮。事件:我儿子正在搭乐高积木,我正在工作。

琮琮忽然把积木一推说,妈妈,我不想搭乐高了。

我放下工作看着儿子,蹲下来。问儿子琮琮,你能说告诉我发生什么事儿了吗?你说吧,妈妈认真听。

琮琮:我搭了几次都搭不高,不想搭了。

妈妈:哦,你都打了好多次了都搭不高,真的好难啊。

琮琮:是的我想搭高高。

<妈妈很感慨的说,我从来没有这么跟儿子说过话>

拆书家引导收回来:那你这么说之后,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学习者:我儿子肯定会有很多很多很多话要跟我说。

拆书家:好的,今后一定要多试一试。好的让我们谢谢洋洋老师的分享,洋洋老师完整的运用了我们今天学到的非暴力倾听的三个步骤,专心的听,邀请表达和表示理解。

【结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非暴力倾听。无论何种心情,只要有人懂,就是最好的安慰,遇见不论早晚, 真心才能相伴。让我们一起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倾听,不评价不分析,全心全意体会对方的感受,表达理解和支持,提供更多机会让对方痛快表达,让彼此的关系更加亲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