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东莞乐享分舵第六十四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有策略地求助 学习目标: 学会使用有策略地求助的方法,提高获得帮助的概率。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封荣华,用3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1、湖南衡阳人;2、建筑幕墙工程师,一级建造师;3、一级拆书家,简单总结就是“一建一拆”。
分组:根据大家坐的位置,左边3人为一组,右边3人为一组,其余中间的人为一组。
【图书简介】(1分钟)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今天要拆的书【F特征】《好好说话》,作者是由奇葩说的几位明星辩手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人联合写的,这是一本教人讲话的书籍,从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五个方面,分别告诉你在不同场景下怎么使用话术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A优势】相比于其他沟通类书籍,本书新鲜有趣、简单易读,而且在喜马拉雅上有音频版,并得到了樊登、李笑来推荐作序,蔡康永、高晓松、罗振宇诚挚推荐。
【B利益】B1: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刻理解说话的本质,学会演讲时如何赢得好感,沟通时怎么避免冲突,如何更加有效地说服,如何进行高效的谈判,如何高技巧地辩论。B2:通过学习今天的拆页片段,你将学会如何在求助时使用求助三步法,提高求助时获得帮助的概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有策略地请人帮忙

【情景】

我有困难,该怎么开口

一则新闻报道:

四川有个老太太,80多岁了,坐动车到成都看病,但因为她的坐票没有买到终点站,所以在途中就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家的女儿请对方让个座,却遭到拒绝,因而感叹:年轻人真是缺乏爱心。

但座位的主人却委屈地认为:“坐自己花钱买来的位置,难道错了吗?”

这样的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社会对于那些动辄采用道德绑架、强逼他人做好事的人,也越来越不能忍受。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得承认,出门在外总是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那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究竟该怎么说,才能让别人更愿意让座给我们呢?

【小诀窍】

要以对方为出发点

诉求要具体

要知道,社会上每个人其实大多是愿意做好事的,但关键是我们必须要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这件好事做与不做有什么差别,以那则新闻报道为例,我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可以让个座吗? ”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这一路实在站不住,如果没人愿意让座,她最后就只能坐地上了。”

善意要扩大

每个人在做好事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善良会不会被别人利用,所以我们要努力让对方相信-他的善意是不会被糟踢的。还是比较以下两种说法: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 可以让个座吗?”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如果您愿意让座,我会非常感激,而且我保证,您的好心不会白费,下次要是让我遇到其他有需要的人,我也一定会像您一样伸出援手!”

当然,这个方法绝对不是要我们去骗人,因为我们都希望,所有接受过别人帮助的人都能将这份感激化作对社会上其他人的善行。而这里强调的则是我们应该把自己心中的这种转变说出来,好让对方觉得他的付出没有白费。

让对方有选择

我们可以比较以下这两种说法: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可以让个座吗?拜托拜托,求求你,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帮忙”。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可以让个座吗?当然,这是个不情之请,毕竟是您的座位,让不让由您决定。”

跟前一种说法相比,第二种说法尊重了对方的选择权,而这往往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请求方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人生在世,总会有遇到困难,需要向他人求助的时候,但是,并不是每一次求助都会得到帮助,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求助的时候提高获得帮助的概率呢?

本片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行动步骤:1、提出具体请求。细化以后分为3步,1说明求助的原因,2提出具体需要对方做的内容,3描述对方不提供帮助会带来的不利结果,只描述可能的不利事实结果即可,不是去卖惨,去道德绑架对方;

2、扩大善意,强调接受帮助后会把善行传递下去;当然,扩大、传递善意不仅仅是传递给另外一个人,也可以是回报对方,回馈社会。例如,我就遇到过有些人说是来找同学玩,没找到,没钱吃饭,向我求助要20元吃饭,遇到过好几回。我担心善行被利用,就没帮助,事实上我也是观察到那些人要到钱以后继续向下一个人求助要钱吃饭。这里有一个扩大善意的参考句式:如果您(你)愿意**,我会非常感激,而且我保证,您(你)的好心不会白费,下次要是让我遇到其他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也一定会向您(你)一样伸出援手。

3、把提不提供帮助的选择权交给对方。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人会喜欢被迫做决定。事实上,无论某个决定有多正确,只要当我们感觉自己是不得不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头脑中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种种抗拒的念头,甚至会妨碍我们做出正常的判断。就如原文片段中的用道德来压迫对方让座失败的案例。给对方选择权参考句式:当然,这只是个不情之请,**由您(你)决定。

举一个例子我上周发生的真实成功案例,背景:我要做一个数据统计表,数据的原文件要从华为某软件里面导出来,由于入职没多久,对软件不熟悉,需要向一个老员工(工作非常忙)求助。

1步,说明求助的原因,提出具体请求,描述对方不提供帮助会带来的不利结果。我当时是这么说的:

周工,明天就要交统计表了,但是我不知道文件是从哪里导出来的,请问你能教我如何把功能验收问题查询表格导出来吗?如果我今天还没把统计表做出来发给领导,就要挨领导骂了,他会认为我能力不行,不称职。

2步,扩大善意,强调接受帮助后会把善行传递下去,不会辜负对方的帮助。我是这么说的:

如果您愿意教我,我会非常感激,而且我保证,您的好心不会白费,下次要是让我遇到其他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也一定会向您一样伸出援手。

3步,把选择权给对方,让对方觉得你是在尊重他,他是有选择权的。我是这么说的

当然,这是个不情之请,教与不教由您决定。

好处: 通过同时使用这3个步骤让对方感受到他是有自主选择权,他的善行不会被利用,会让对方认真考虑提供帮助的可能性。

不这么做的坏处:提供帮助者会觉得自己没有自主选择权,被道德绑架,会有被迫的感觉,会有戒心,会抗拒,同时也会担心自己的善意被糟蹋,降低提供帮助的可能性

预防异议: 有的人就会说有3个步骤,好麻烦,而且是不是每次求助的时候都要用这个方法呢?当然不是,如果我们所求助的内容对于提供帮助者来说,所付出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就没必要用这个方法了,比如说请同事带支笔,或者递瓶水。也有的人会说,要是对方顺着你的话拒绝怎么办?其实,并不是每次求助都会得到帮助的,比起直接求助,这个方法会提高求助时获得帮助的概率,如果这个方法都不行,直接求助就更加不行,对方就不会帮你,所以不必纠结。

适用范围:需要求助的时候,而且提供帮助者会有一定的付出。

再举一个反例:2018年3月份的时候,我调到一个新项目,那个项目上基本都是转岗或者刚入职的人,就我项目经验丰富一点,有个转岗的同事是这么向我求助的:我们领导让我有不会的东西就找你,你赶紧过来教我一下。态度极其不好,仿佛他不会的东西,我就一定要教他,不教他我就有罪一样,最终我也没教他。终其原因有2点:1、没有给我选择权,有一种被迫的感觉;2、就没有感受到善意被扩大,感觉就是帮了白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现场演练】(10分钟)

【拆书家指令】请大家设想一下,遇到以下场景,该如何使用今天学到的求助的方法,该如何去说呢?提醒一下,第1步是说明求助的原因,提出具体需要对方做的内容,描述对方不提供帮助会带来的不利结果;第2步扩大善意,参考句式:如果您(你)愿意**,我会非常感激,而且我保证,您(你)的好心不会白费,下次要是让我遇到其他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也一定会向您(你)一样伸出援手。;第3步让对方有选择,参考句式:当然,这只是个不情之请,**由您(你)决定。请大家先选择一种求助场景,针对选择的场景组内讨论5分钟,到时候再请一位扮演角色A求助者,一人扮演角色B被求助者,现场表演出给定场景中的人物应用求助三步法后的对话。

场景1:按照值班表,这周末两天应该是胡某(A)值班(深圳),但是他想去东莞看他女儿,就想让同事刘某(B)替他值班,值班是没有值班费的,然后胡某向刘某求助。

场景2:张某(A)手机摔坏了,就用信用卡买了个新手机iPhoneX,到还信用卡的时候才发现还不起,还差5000元,信用卡分期利息又高,就想向朋友王某(B)借5000元,1个月以后还,然后张某向王某求助。

【学习者分享】

我们选择的是第1个值班的场景。

胡某泉:小华,很不好意思,本来我这周末值班,但是我们家小孩这周演讲比赛,你看能不能帮忙值个班。

刘某华:我自己也有安排啊。

胡某泉:我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你看我平时从东莞到深圳都挺忙的,没顾得上她,这次她主动说希望妈妈去看她的演讲比赛,如果我没去的话,她会很失望的。你看,能不能帮忙值个班?

刘某华:我看一下情况吧,看到时候有没有时间。

胡某泉:假如你这次帮我值班的话,当然泉姐心里很感激,而且我保证,下次你有事情的时候,我肯定会帮忙。当然,这是一个很突然的请求,毕竟本来是我值班,你休息,帮不帮这个忙还是由你来决定吧。

刘某华:行吧,其实也没什么事。

胡某泉:谢谢,太谢谢啦。下次有事一定要我和说。

【总结】(0.5分钟)

感谢小伙伴的精彩表演,其实求助也不难,掌握了求助三步法就能大大提高获得帮助的概率。我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