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精进》 P196-200
广义地讲,矩阵是指不同维度组合的直观化显示。利用矩阵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不同维度的分解和组合,进而提升问题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乔哈里窗格“就是一个简单但又很有启发性的矩阵。在日常的人际沟通中,我们往往会陷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一种人习惯认为”我知道的“应该”你也知道“,所以在谈话中不会做太多的背景解释,结果给对方的理解造成障碍;另一种人可能习惯认为”我知道的“ 应该 ”你都不知道“,于是会把谈话变成单方面的灌输甚至炫耀,结果给对方造成不快。而乔哈里窗格则用一种简单的2*2矩阵提醒人们,在交流时”我“和”你“之间的信息关系是复合式的。
我知道 我不知道
别人知道 公开区 盲区
别人不知道 隐秘区 未知区
乔哈里窗格使用了两个维度:“我”的信息状况和其他人的信息状况。交叉后构成了四个区域:
公开区:我知他也知。 盲区:他知我不知。 隐秘区:我知他不知。 未知区:我他都不知。
每一次的交流,都会使四个区域的面积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而理想的交流,应该是使公开区越来越大,盲区和隐秘区越来越小,甚至未知区也随之减小。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他尤其要在交流中关注盲区,也就是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这样他就能在交流中收获新知识。
我知道 我不知道
别人知道 公开区 盲区
别人不知道 隐秘区 未知区
在未了解乔哈里窗格之前,我们对人际交流的观点未免流于表层和片面,而有了哪怕是最简单的矩阵的辅助之后,显然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也更全面了,我们思考这类问题时便会更加周密。
我们原先的思考空间可能只属于某个矩阵的一个象限,当我们把这个矩阵显性化表示出来以后,我们就发现了这个矩阵的其他象限从而拓展了我们原先思考空间的疆域,这就是矩阵的价值。
除了分析问题之外,矩阵方法对求解创意性问题也很有帮助。我们可以试着来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如何研制一款新奇的饼干?
如果不使用矩阵,那么我们解答这个问题的方式可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天马行空式,随行找到一些口味的元素加以组合,比如:巧克力+蓝莓,核桃+山楂,但这种组合是完全随机的,既无法判断它是否足够新奇也无法预判它的口感。还有一种是亦步亦趋式,即先在大脑中搜寻印象中好吃的饼干,比如奥利奥、百奇、Tipo面包干,咸味苏打、好多鱼...... 再来个二次筛选,留下最好吃的一两种,再以此为参照,做一些简单的改变。 这两种方法都与哦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具有很大的范畴局限性,这个局限性主要来自你一开始所想到的那些元素,其数量有限,而你的脑海一旦被这些先蹦出来的元素占据,就很难再冒出更多更新鲜的内容了。
如果使用矩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 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提取出定义一块饼干的维度,这些维度是我从五种经典饼干中提取出来的:口味,结构,脆度,造型,颜色,交互动作,附加概念。以上总共列举了七个维度,很可能不全,但先暂定这些。
第二步, 拓展每个维度的表现值,采用取反、细分等方法,比如口感里面,如果给酥脆,香脆取反,我们可以得到有韧性,绵软。
第三步,在这张表中进行多种组合尝试,理论上,即便不考虑“更多”,也有14*14*10*14*10*11*14=42257600种!表5-2列举了其中一种组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段用乔哈里窗格示范了矩阵的价值,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考疆域,避免盲区。接着使用研发饼干做了一个使用矩阵的示范,让我们更明白如何使用矩阵。使用矩阵,可以直观显现出多种维度的分解和组合,提升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思考更周密。
大家读完以后,是不是会觉得这么做太麻烦了,说我们以前的办法多省事呀,拍个脑袋一想就好了。事实上,不这么做会更麻烦,因为大脑不擅长记忆,而擅长思考,所以你一开始想到的那些元素,数量有限,但却占据了你的大脑,它很难再冒出更多更新鲜的内容。 另外,你可能觉得即便应用矩阵的方法,也不能穷举所有思考域,而且换个视角,又会得到新的创意表格。 没错,那样我们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矩阵。每一个矩阵代表一个维度划分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维度分析进来。等到各个矩阵都分析完以后,再把各个分析结果统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得到一个更加周密完整的答案。
我们先来想想为什么要使用矩阵呢? 因为人在思考时可能会有很多毛病,会被生动的个案吸引,会固执地捍卫自己的观点,还会对自己的未知领域毫无洞察。为了克服这些毛病,我们需要这些思维的脚手架,帮助我们的思考更自如的伸展开来。 矩阵就是这样一种非常适合多维度思考的、激发新创意产生的有效工具。
举个栗子: 最近我和一家培训机构合作海量阅读,他们报名的人数很多,提供给我的名单是混龄的,不同学校。我为方便规划备课,第一步就把这些信息做成了矩阵:序号,姓名,学校,年级, 来源,......第二步,在矩阵的帮助下,不断增加横向的维度,取反和细分每个维度的表现值。第三步,我在这个表上做各种组合。这样我就很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开几个时间段,预备什么读本,学生的水平如何。我拓展了我思维的疆域,对项目的发展有个完整和预期的思考。这真是一种非常适合多维度思考的、激发新创意产生的有效工具。
序号 姓名 性别 学校 年级 来源 读本 时间 教室 老师 教材 宣传 课次
1 徐妍雅 女 十一小 一年级 围棋 成语儿歌 周五4-5:30 PPT 耐心 课件 易拉宝 一周一次
2 陈子俊 男 一小 二年级 科学 成语接龙
课桌
细致
打印 配送 一周二次
3 徐培耀
五小 三年级 托管 多音字儿歌
观察
个案
4 江彦儒
二小 四年级 作文 学拼音儿歌
5 谭诗青
铁小 五年级 美术 中高年级读书会
6 洪奕雯
后来我还发现,他们机构也在使用矩阵来管理他们的教室和老师的配置,比如:日期 时间 科目 教室 老师 ......,看来矩阵的用处可还真多,一起来发现一下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我带来了一副儿子的画,是用不同的线条,颜色组合的生态环境,我看了后决定明天下午用矩阵引导他拓展思维,并顺便介绍一下禅绕画。
大家听听这些词:产品研发,建立人才库,培训课程,每周菜单,夏令营,阅读计划......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涉及哪个情境?
请大家思考并想出具体的情境后,加工出一个具体例子,说明你在这个情境下可以使用矩阵来拓展思路或解决问题。
学习者案例记录:
1. 学习者计划用矩阵来科学管理宝宝的复食喂养。
(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
设想一下,这周日下午,阳光明媚,凉风习习,你在阳台浇花,准备午后的休闲时光,这时你想起了今晚的拆书,你停下来问问自己,哪些事情可以重新考虑一下,用矩阵来拓展一下思维,使思考更周密?请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应用。
学习者案例记录:
1. 学习者计划用矩阵来设计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可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自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