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以奋斗者为本,让奋斗体现价值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习惯一积极主动 学习目标: 明白和应用积极主动的力量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Julia, 新手拆书家。我的三个标签是:

一: 职业教练,帮助人在职业或个人发展上有所提升的coach

二: 音乐敬拜者,用音乐赞美上帝的人。

三: 心灵激励者,就是平时我比较喜欢干激励人内心的事情。

 

什么是拆书?

拆书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并且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工作当中。具体用的方法叫RIA便签法,就是从原文中通过阅读(Reading),用自己的话解释(Interpretation)总结,最后联系到自己的应用(Appropriation)。

 

什么是拆书帮

拆书帮是使用拆书法来一起学习的爱好者社群,是非盈利性质的,有分舵组织,目的是帮助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书籍介绍 

 

今天的拆页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史蒂芬∙柯维,是本经典的自我管理的名著,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书中介绍了成为高效能人士需要具备的7个习惯。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积极主动”的定义

( Be Proactive)

 

弗兰克尔在狱中发现了人性的这个基本原则,并用其绘成了一幅精准无误的地图(见图 3-2),由此发展出高效能人士 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 积极主动(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模式.jpg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 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责任感(Responsible),从构词法来说是能够回应(Responseable)的意思,即选择回应的能力。所有积极主动的人都深谙其道,因此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 外界条件或他人的影响。他们根据价值观,有意识地选择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会因为外界因素或一时情绪而冲动行事。

 

(史蒂芬•柯维 (Stephen R.Covey).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067页-068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积极主动(Be Proactive) 是一种反应模式,也是高效能人士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习惯。它是指人在某种刺激或环境下,通过运用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这四种天赋,能够做出符合自己意愿和价值观的回应的能力。

 

[Why]

不同于动物,人类具备四种特别的天赋(参考下图):

1.    “自我意识”,即“我”的概念:“我”想要什么?“我”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我”要为行为的结果负责。

2.    “想象力”,即抽象思维和带创造的思考能力,用“大脑”代表。

3.    “良知”,即分辨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用“有对错的心”代表。

4.    “独立意志”,即按照“我"的意愿和价值观去行动的能力,不受外界影响,用“膀臂”代表。

因此,人不是只能被动地对刺激做反应和受限于客观环境,成为“受害者”,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有意识地选择自己行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积极主动模式的图例.jpg

 


举个很经典的栗子:

澳大利亚的尼克∙胡哲是位出生就没手没脚的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和限制。 但他没有选择一直当“受害者”的角色怨天尤人,靠别人养活自己。在悲观消沉到尝试自杀但没有成功之后,他决定放弃自杀的念头,知道决定自己将来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的态度(运用自我意识),不再怀疑自己的出生是上帝的错误(运用了良知的判断力),从而一直尝试采用励志演讲来鼓励他人(运用思维想象力和独立意志的执行力)。如今,他已经成为环游世界的励志演讲家,3个孩子的父亲,用他自己的生命奇迹激励了上百万人,拥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好的不像话的人生”。

 

[How]

我们也可以像尼克∙胡哲一样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1.    首先,找出自己会被动回应的一个模式,或者是某种受限于环境事实的反应模式。

2.    运用自我意识,思考和决定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是否想要改变?是否想对自己的反应负责?

3.    运用想象力和良知,找出其中自己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行为策略。

4.    运用独立意志,去执行设想的行为策略,得到更为积极主动的反应结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前几天我经历了一次撞车事故。大夏天的中午我打了出租车,吃过午饭容易瞌睡,我坐在后排车上不久就昏昏入睡了。后来突然感到自己的脸和腿猛地撞到什么东西上,生疼生疼的。睁眼一看,原来在隧道里,司机开车的时候打了瞌睡,没看到前面的车就撞上了。摸着碰破的嘴唇和擦伤的小腿,我的反应是:今天怎么这么倒霉碰到撞车这种事!碰到这么奇葩的滴滴司机,居然开车打瞌睡!之后呢,我把事情讲给朋友听,她提醒我:你在出租车上没系安全带么?我心想,我坐后排位置,又不是跑长途高速,从来都是不系安全带的,那样很麻烦,而且一直也没出什么事啊!

后来运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反思了一下,想到:我是不能选择碰到什么样的司机不能避免撞车,但如朋友所说,我其实是可以主动系安全带的,为保护自己负责,至少可以防止这次嘴巴和小腿被撞破。因此我不再埋怨倒霉了,并且决定以后上车无论做哪个位置都要系安全带。


A2:

现在,我发现自己作为教练,有一个比较被动的反应模式。专业教练需要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不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成长,让TA自己能解决问题。因此,不仅在教练会谈的当中,在平时教练也要习惯不给建议而是采用提问来回应。但我是DISC的D型,直接解决问题是我的内在倾向和本能反应,所以平时有人来跟我聊困惑和问题的时候,我还是常常会给建议。这不是我想要的,但一下子改不了,心里也会无奈地嘀咕:没办法,我本性就这样嘛!

现在,我打算采用积极主动的习惯意识改变一下。目标是:在平时同样的情景下,我不再给建议,而用教练提问的方式回应。

具体计划是:在每周的教会小组中,大家经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的问题和困惑。当我想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先hold一下,想想下面的问题:

1.    我希望自己是按照本能方式反应呢,还是养成专业教练的习惯?(自我意识)

2.    如果是后者,那我就要改变自己的回应方式,提问而不是给建议。(良知的判断力)

3.    下一步,我如何把建议变成提问的形式呢?(想象力)

4.    最后,把设想好的问题抛出完成回应。(执行力)

从今天开始,在每周教会小组的分享活动上,我要积极主动地按照计划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