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骑鲸之旅》 所属活动: 福州筹备分舵线下第五次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让全家人在亲子共读计划上达成共识 学习目标: 学会让全家达成共识的三步骤

开场: 大家好,我是一级拆书家欧剑云,非常感谢今天能来参加我的TF2-3的拆书现场,首先我们先来做个开场,如果我们用一个颜色来形容我们现在的情绪,你的情绪颜色是什么呢?
学习者 全晓庆 说是绿色 林霞 说是灰色, 我说是橙色。
谢谢大家的反馈
那接下来 我要用fab法和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这本书:
F 属性
这是一本教家长怎样为孩子挑选绘本,如何一起阅读绘本的书
感人的妈妈绘本笔记,最可行的中国共读启蒙方案
A 优势和优点
数万年轻父母亲身实践并见证“奇迹”发生、蒲蒲兰、启发文化、海豚绘本花园、蒲公英童书馆、少年儿童出版社幼教中心、心喜阅 等共同推荐,新浪亲子 鼎力推荐
B价值
这本书的价值,我们可以这样一段推荐词总结出来: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作者 彭懿是这么推荐的:对于即将踏上亲子共读之路的妈妈来说,有没有一条捷径可走?有,就是阅读粲然的《骑鲸之旅:0-2岁亲子共读不可不知的神奇魔法》。它亲切,生动,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参照性,夸张一点说,就是一本中国妈妈写的实战版《幸福的种子》。
如果我也用fab法介绍今天的主题。
f 属性,今天的片段在书中的93-94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取得全家共识,我是以如下步骤进行的
A分享绘本带来的爱。
绘本中有许多讲述家庭之爱的优秀:图书,如《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魔奇 魔奇树》《先左脚,再右脚》《给爸爸的吻》《团圆》《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因为讲述的是熟悉的家人,一岁半之后的孩子都会投入阅读。这些书总能激发孩子们内心的爱。米尼经常拿着这些书,依偎在外公(或外婆或爸爸)怀里,说着“看到这本书就想你了”“绝对不要和爸爸分开”“一定要保护爷爷”这样甜蜜的话。能带来爱的绘本是不会被人拒绝的。(注意:在挑选“举家共读”的绘本时,需考虑到老人的心理忌讳。有些讲隔代感情的绘本涉及死亡,如《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爷爷变成了幽灵》,挑选时建议参考家里情况决定)
B分享绘本带来的成长。
真正尊重灵魂的共读是不需要炫耀成果的。但让家人感受到“绘本给孩子带来成长”是取得共识的上好法门。有段时间,我常对家人说:“米尼刚说起的这个形容词是从某本绘本里学来的!”“他从绘本里学到了红绿灯的道理”慢慢地,我妈我爸也会要求我!给米尼找找不怕打针的绘本吧”“有没有让孩子不怕妖怪的绘本呢?”当家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时,是他们认可共读、接受共读的美好开端。
c邀请家人参与共读。
获得全家共识最好的法门,莫过于邀请家人参与共读。我们家设有几本“归爸爸念”的书。这些书是我先生觉得有趣,乐于和孩子共读,并自己购买的书。比起绘本,我爸我妈更愿意说些传统故事,他们从书店买了一套《小小孩影院》在他们的“亲孙时间”给讲《猴子捞月》《聪明的乌龟江龟兔赛跑》等故事,很快米尼就也能绘声绘色地讲了。我婆婆——米尼的奶奶——年纪大了,每隔一段时间来和米尼待一阵子。她只会说家乡话,但每逢她说起往事,我会拉米尼在边上认真地听,同时把大意告诉米尼,说“奶奶说的故事真好听!”。让孩子听历经岁月的灵魂的讲述,是他们的福气。哪怕仅仅沉浸在当时的气氛中,他们也会因为感受到爱和尊重,让心灵越来越敞亮开阔。另一方面,对家人来说“孩子喜欢我说的故事啊”是个鼓励,他们进而也能够接受“孩子喜欢故事”的说法,成为共读的拥趸。
当然,亲子共读经常是属于被窝、属于你和孩子彼此唇齿之间、属于安静夜晚的。但它绝非“关上门”的、“有门槛”的、“高高在上”的游戏。取得家人共识的亲子共读,使骑鲸之旅更多元更有生机,它是拒绝孩子成为书呆子的第一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1知识点
让全家人都参与到亲子共读这件事情里, 让家庭成员都能在这件事情上体会到爱和尊重。让全家在亲子共读计划上投赞成票。
2行动建议步骤
有三步,第一步,和家庭成员尤其是老人,分享那些讲述家庭和睦家庭相亲相爱的绘本。第二步,在生活中,可以点明,孩子的哪些成长小细节是源自哪本绘本,可以让老一辈人看到孩子的成长。第三步,邀请家人参与,让亲子共读变成人人参与,人人开心的模式。
3,为什么要在亲子共读争取全家的共识
第一、我们觉得亲子共读非常有意义,对孩子成长太有帮助,我们想要长期做下去。
第二、这么长远的计划,我们要在家人里,争取支持,减少阻力。
第三、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是亲子共读的引导者,我们有责任让全家人意识到,共读不仅仅是亲子游戏,共读还会带来爱,我们有责任让全家成员共享骑鲸之旅的美丽风光,我们像舰长一样指导方向
总结:我们的亲子计划想要在未来几年内延续,就需要家人在 精神上、时间上、房子空间、经济上的认可和支持。
4 在亲子共读这件事,争取全家人的共识,这么做的好处?
1)全家人在这件事情上达成统一意见,有利于家庭团结,较少争执,让全家人都接纳共读,认可共读。
2)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的生活经历阅历来丰富孩子的共读计划。
3)全家人都可以感受到慢慢的爱,全家人可以一起见证绘本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帮助,见证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见证绘本阅读激发孩子内心的爱。
4)取得家人共识的亲子共读,使骑鲸之旅更多元更有生机,它是拒绝孩子成为书呆子的第一步。
5书中合适案例
1)作者是如何做到分享绘本带来的家庭之爱,阅读《我爸爸》《爷爷一定有办法》《魔奇 魔奇树》《先左脚,再右脚》这些讲到家人的书,让孩子依偎在爸爸、爷爷、外公怀里,说着“看到这本书就想你了”“绝对不要和爸爸分开”“一定要保护爷爷”这样甜蜜的话。能带来爱的绘本是不会被人拒绝的。
2)作者是如何与家人分享绘本带来的孩子成长呢?
常对家人说:“米尼刚说起的这个形容词是从某本绘本里学来的!”“他从绘本里学到了红绿灯的道理”。让家人明确知道绘本给孩子带来的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进步, 家人看到后,也会认可,并且遇到问题时,也会希望从绘本获得帮助。
3)
作者的孩子叫做米尼,米尼奶奶只会说家乡话,如何让奶奶加入共读呢, 作者是这样做的,奶奶用家乡话说往事,作者抱着孩子认真听,同时把大意告诉米尼,说“奶奶说的故事真好听!”。
作者用这样的办法来实践她三大行动建议中的第三条。邀请家人参与共读。也让米尼的奶奶感受到自己的故事很受欢迎,奶奶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更浓厚。
6自己加工的示范案例
我自己的例子,其实我家大部分的绘本都是我在讲,我也希望爸爸可以参与。全家人在亲子阅读上达成共识。
第一步,我也会给孩子读《我爸爸》《我妈妈》体现家庭温暖家庭之爱的绘本,叮叮会说我爸爸好厉害的话。
第二步,分享绘本带来的成长, 孩子每次刷牙很乖时,我都会和孩子爸爸说,《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本绘本里面教叮叮要如何赶走嘴里的细菌。后来叮叮爸爸也会用这个绘本的主人公哈克迪克来和孩子对话,讨论怎么让牙齿保持亮晶晶。
第三步,邀请家人亲子共读。我家也是有几本书是专门爸爸念的, 有《看里面》的科普绘本,讲飞机场怎么运作,火车怎么发明,汽车怎么发明出来的, 这些科普绘本,孩子爸爸讲起来津津有味,和孩子的互动也很愉快。
以上就是家人达成共识三步骤在我家的案例。
7 细致入微的指导
书中有这么细致的指指导:在挑选“举家共读”的绘本时,需考虑到老人的心理忌讳。有些讲隔代感情的绘本涉及死亡,如《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爷爷变成了幽灵》,挑选时建议参考家里情况决定。这点指导让我们在选择绘本时多留一个注意事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在促动参与环节,我们会提供场景和角色,准备一个案例让大家,讨论成一个场景,关键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应用刚才的行动步骤。
提供的场景是,妈妈老是买绘本,但是外婆不同意,觉得占地方,孩子也不需要那么多书,孩子读那么多书,也没见比别人更聪明。

小组讨论完,由学习者扮演三个角色, 外婆,妈妈 ,孩子
妈妈:外婆,今天有我的快递吗?
外婆:整天买买买,买这么多书干什么, 我也没看出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啊。
吃饭完——
妈妈:宝宝,今天的晚餐很好吃是不是? 肚子里小精灵是不是很开心?
孩子:是啊,妈妈,我吃完饭,我要读这本《肚子里面的火车站》
妈妈:可以啊, 一会你邀请外婆和你一起读这本书好吗? 因为这本书让你知道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你要吃很多饭,小精灵们才有事情可以干哦。
孩子:外婆,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好不好?
外婆:好啊,你和外婆说一下,这本书里面讲什么呀?
孩子:肚子里面有很多小精灵,我吃很多好吃的东西,小精灵就把食物送到身体,这样我就有能量了。
外婆:那你的肚子里的小精灵喜欢吃什么呢?
孩子:小精灵喜欢吃全麦面包,吃西蓝花,吃豌豆。
外婆: 那今天晚上外婆炒西蓝花给你吃, 我们一会一起去超市全麦面包,明天早上配牛奶当早餐好不好啊?
孩子:好啊,好啊,我们现在就去超市买小精灵爱吃的东西吧。

扮演结束:
请问外婆的扮演者:
当孩子用绘本里面的主人公来告诉你, 和你一起商定了晚上要吃什么, 第二天吃什么,你有没有觉得很轻松?
外婆扮演者的反馈:
1小朋友跟我好亲近啊
2 小朋友主动说出他要吃什么。解决了吃饭问题,不用再操心孩子挑食,绘本有具体的帮助

请问妈妈的扮演者:
当你看到孩子用一个绘本和外婆热烈聊起来,有什么感想?
妈妈的扮演者: 很开心,看到外婆和孩子有共同语言,而且外婆以后对亲子阅读就有了更多的认同。外婆以后也更愿意看到妈妈和孩子做亲子阅读,说不定外婆也愿意参加进来讲故事。


锦上添花:
请现在的学习者,从刚才的拆解中, 写一张自己的A2, 看看这个全家达成共识的三步骤,如何可以拆为己用?
学习者 林霞 写了一个 回家马上让孩子读《爷爷一定有办法》的绘本,也多购买爷爷可以一起共读的绘本。
全晓庆:要在元旦回家时给小侄子读绘本的时候,要让家人知道小侄子从绘本中具体的成长收获是什么,让家人更赞同亲子阅读。
张榕:和爸爸说明孩子的成长小细节源于哪本绘本,让爸爸看到孩子的成长,让爸爸分享这份成长的喜悦,爸爸也会愿意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