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在30秒内说出关键点》 所属活动: 青岛筹备分舵年后第九次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在30秒内说出关键点 学习目标: 我们经常会交流,交流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让对方理解关键信息

开场: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晨光微晓,曾是身着橄榄绿的教书匠,现在是事业单位的文职人员,下班后自媒体写作者
【我的三个标签】俩娃妈,绘本书评人,终身成长
之所以把俩娃妈做为标签,并不是因为我在生活中只为了两个孩子而生活,而是因为,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了新一轮、又一轮的个人成长,找到了自己成长的切入口,成为绘本书评人,并且能更好地终身成长。

     

第一次接触拆书帮,是通过拆书帮的30天公益活动。当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发现拆书这个办法真的不错。以前读书都是读过去就算了,或者生出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慨、再或者点点头觉得“有道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接触拆书帮后发现,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郝”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之前的读书对自己的帮助都是“雁过拔毛”式的,拔掉几根算几根。但感觉拆书帮的方法,不仅仅是雁过拔毛,而是把书籍当成一粒种子,通过拆书进行灌溉,让这颗种子,扎根自己的生活,生根、发芽,长成自己生活中的一棵树。

所以,我积极争取参加拆书帮,希望可以进一步把拆书融入生活,给自己、给身边更多的人带来更好的成长动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书片段

P072

 

把话说全要注意哪些细节

第一步

了解你的目标

了解你的听众

了解你的方法

第二步  回答下列问题。

我要谈论何事?

何人参与其中?

对话发生于何地?

对话发生于何时?

如何进行谈话?

第三步   使用下列问题核查以上答案。

它们是否能够强调并且/或者解释我的目标?

它们是否与我的听众之间存在联系?

它们是否与我的方法一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米罗·弗兰克在话说全要注意哪些细节的部分告诉我们,进行一次谈话或演讲的时候,需要如何抓住关键细节准备这次谈话或演讲,更好地凝聚中心、用合适的沟通方式、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进而实现自己的沟通目标。为此,他提出了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是理清三条主线,即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所要面对的听众和应该使用的方法。

第二步是通过五要素原则,进一步夯实三条主线。五要素就是我们常说的Whatwhowhenwhereand how。即检查一下,要谈论的事情是否与自己的目标一致;参与谈话的目标人群特征;谈话时间和地点;综合以上四点因素,选择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第三步是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再次检验自己说的话是否全面。

这三个问题分别围绕说话是否紧扣主题、是否符合目标人群、是否与自己所选择的方法一致。

 

这种方法适用于我们任何有目的的交流、沟通和演讲准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一个自己谈话比较失败的经历:2010年刚到我的新单位一年,那会儿也是我儿子一岁的时候,家里老人有事要回一趟老家,孩子没人看,我需要请年休假。在此之前我在学校上班,当时也没孩子,正常放寒暑假就够了。所以请假的时候,我并不是理直气壮地准备请假这事儿。而是以聊天的方式展开了跟我们局书记的交流,因为我们处长退休,他当时暂时做我的直接领导。

很细碎的跟领导讲了我的个人情况、带孩子不容易、父母突然有事。最后才很不好意思地提出想要休假。罗嗦了半个小时一大堆废话,耽误了两个人时间,做贼一样争取的,其实是自己按规定休的年休假。

【反思】

在请假之前,没有弄清楚自己谈话的目标,把年休假的“官盐”当成了“私盐”一样,把自己个人情况与官方请假行为混为一谈。并因此没注意单位书记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应该直截了当地说明目的,既能节省他的时间,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这次说起来很丢人的请假经历,败就败在事先没有做好关键细节的准备。


A2

以后再次请假的时候,可以分清目标,哪些是自己的私事,无需拿到官面上来说,只需要分清楚

一、

1、目标,我要请的是探亲假、年假、病假还是事假。2、向谁汇报。3、按照什么样的程序来请假。

二、通过五要素检查一下,自己请假时有没有没必要的环节,是否节外生枝或者程序不到位的。

三、通过三个问题再次核验自己要请假的目标、请示人和请示方式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