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爱的五种语言》 所属活动: 无锡筹备分舵第45次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表达愿望才能构筑亲密关系 学习目标: 通过正确的方式向关系亲密的人表达自己的愿望,从而有效沟通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预备拆书家紫凌。
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1.【公益】我希望能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所以积极参与和组织公益活动,今后也会心怀感恩继续前行。
2.【幸福】父母的关爱,另一半的包容和支持,孩子的依赖,幸福缘自所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我想尽全力经营下去!
3.【学习】作为“兼职新手妈妈”,除了有儿子老公和婆婆带来的苦恼,还有来自职场的各种困扰,为了实现自己的小梦想,常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机缘巧合接触到拆书帮,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希望今后通过拆书法这个工具,找到更好的自己。

【拆书帮介绍】
听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我也想学习呢!你说的“拆书法”和“拆书帮”是什么?听起来好像“很厉害”啊!

“拆书”:我的理解是“将书拆为己用”。它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与我们从小接触到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不同,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 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我们称为RIA便签法,R是阅读原文,通过I便签重述原文知识,再通过A便签激活经验和催化应用。通过运用RIA便签,可以让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达到和参加同主题培训相当的效果。
*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像我们今天的这场分享活动就可以理解为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那什么是“拆书帮”呢?拆书帮是基于上述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总舵设在北京,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的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说到这里大家对拆书法和拆书帮应该有一定了解了吧。接下来我将通过今天的主题分享来为大家展现RIA便签法的具体运用。

我要分享的主题是 “通过请求来展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构建亲密关系”

首先请大家花两分钟时间一起来阅读一下刚才发给大家的原文拆页,就是我们说的R片段。读完之后麻烦举手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文片段

   那些表达愿望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以要求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就抹去了亲密的可能性,那会赶走我们的配偶;如果我们以请求的方式呈现我们的需要和愿望,则我们是在引导,而非下最后通牒。当丈夫说:“在这个礼拜中,你可不可以再做一次美味的通心面?”他是在引导他的妻子,知道如何去爱他,而建立亲密感。换言之,如果丈夫说:“我们难道就不能做些拿得出手的饭菜吗?他就退回到青少年了,他是在提出一个要求。他的妻子很可能会反击道:“好啊,你来做吧!”当妻子说:“你这个周末有时间清理檐槽吗?”这是经由请求来表达爱。可是如果妻子说:“如果你不赶快清理那些檐槽,我看它就要掉下来了。哎,里面已经长了小树了!”这时她已经停止了去爱,而成了专横的妇人。

 

    当你向配偶提出请求,是在肯定他或她的价值和能力。你等于在本质上表明,她有些什么,或者可以做些什么,这对你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可是,当你提出的是要求,你就不是在爱人,而成了暴君。你的配偶不但不觉得被肯定,反感到被贬低了。请求包含着选择的成分;你的配偶可以选择成全你的请求,或者否决它,因为爱永远是一个选择,那是使爱有意义的原因。知道我的配偶如此爱我,愿意成全我的某一个请求;在情绪上表达了她关心我、尊重我、仰慕我而且要做什么事来使我高兴。我们不能经由要求,得到情感上的爱;事实上,配偶也许会依从我们的要求,可是那并不是爱的表示。那是一种惧怕、愧疚、或者其他什么情绪的行动,但不是爱。因此,请求制造了表示爱的可能性,而要求则扼杀了那样的可能性。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如果有还没读完的小伙伴也不要紧,下面我会继续带领大家一起来解读这段文字。


【分享I便签】

首先想给大家分享我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表达愿望的方式对于构建亲密关系非常重要。

用请求的方式来表达愿望和需要有利于亲密关系。因为提出请求首先表明我们需要或者依赖对方做某些事,实际上是在肯定对方的价值;而面对请求,对方可以成全也可以否决,所以以请求的方式提出愿望,既是对对方的尊重又是在引导对方表达爱:不管对方选择成全愿望还是表达情感,我们都得到了情感上的爱,这样就形成了亲密关系的可能。

反之,如果我们用提要求的方式去表达愿望,对方不但感受不到肯定和爱,还会产生被控制和被贬低的不快感,这样一开口就扼杀了亲密关系的可能。虽然对方也可能会出于习惯、责任等原因满足这些愿望(要求),但这些都不是爱的表示。


那我们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愿望来促进亲密关系呢?

第一步,表达愿望之前提醒自己要提请求而不是提要求;

第二步,用“可不可以”“行不行”能不能”等选择性的词语表达请求,给对方选择的空间;

第三步,接收回应,感受关爱和支持。


比如妻子希望丈夫来接自己下班,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建立亲密感:

第一步,打电话表达愿望之前提醒自己“虽然我很想他能来接我,但我应该尊重他的选择不能强求。”

第二步,用选择性的词语提出请求:“今天好累啊!你一会儿你能过来接我下班吗?”

第三步,接收回应,感受关爱和支持:如果丈夫说“好的,五点钟大门口等你”,妻子能从他爽快的承诺中感受到爱;如果丈夫说“抱歉啊老婆,晚上要跟客户一起吃饭不能去接你了,你今天别去挤地铁了直接打车回家吧。明天休息,我带你去看电影放松一下好吗?”虽然愿望没有被满足,妻子同样能从丈夫的回应中感受到爱。因为丈夫从妻子的请求中感受到肯定和依赖后做出了爱的回应,表达了对妻子的关心,还想到陪妻子看电影来让她高兴。


或许有小伙伴要说了,既然是亲密关系,说话这么注重表达形式是不是“太见外”了?我的理解是“请求”和“要求”并不单纯只是口气上的差别,关键在于内心是否尊重对方的选择。只要双方是相互关心彼此共情的,掌握好“尊重”和“控制”的界限,构建亲密关系就会有多种方式。比如有些不擅长语言表达的人会选择通过为对方做一些事,或者肢体语言来促进亲密关系发展。反过来,若是双方已经形同陌路,或者只有一方在意,即使很注意表达愿望的方式,也依然无法形成亲密关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便签】

不知道大家看完原文后有没有联想起自己的相关经历呢!


我是想起了上周末因“倒水事件”与老公发生冲突的场景:当时抱着午睡到一半突然哭闹不止的儿子,我需要有人能帮我,于是就喊了一声在客厅看手机的老公:“给宝宝倒杯水来”。老公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过了很久才进来,我们因此发生口角,影响了彼此的心情,还把孩子给吓哭了。

读到这个片段后,我才意识到除了批评方式不正确,我表达愿望的方式也错了——“给宝宝倒杯水来!”,这是不留选择余地的要求,这让他感觉我一点都不尊重他,被控制的感觉让他很自然地产生抵触心理,不想回应。虽然他最后帮我倒了水(满足了我的要求),但这是出于责任而非对我的爱。

如果当时我能在开口之前先提醒自己用请求的方式表达需要:“我搞不定了!能不能帮我倒杯水进来啊?”他可能就会感受到我对他的依赖和尊重,马上做出回应:“好!不过现在水还有点烫,要先晾晾,我来帮你抱一会儿宝宝吧!”(如此一来,虽然没能马上满足我的愿望,但通过主动帮我哄孩子的方式表达对我的关心)。这样我们就不会为了倒水的事吵架,还能通过这件事表达和感受对彼此的尊重和关爱,加深夫妻感情。


日常在与他人接触过程中,我一般会自觉按照提出请求的方式表达愿望,但是在最亲密的家人间,却忽略了正确表达的重要性,忘记了尊重和控制之间的界限 是要给对方留选择的余地,所以经常发号施令,亲密关系自然没能良性发展,时间长了就导致家庭小矛盾不断。


【分享A2便签】

我们说拆书法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法,阅读、理解、反思过后,关键是要规划应用。我读完这个片段后给自己规划的目标是:

从今日起运用正确表达愿望的方式与家人沟通,改善家人间的亲密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今天晚饭后与老公分享“以请求的方式表达愿望”的方法,主动自我批评和反省;再运用提请求来表达愿望的方法与老公达成共识:

我会这样说:老公,我今天读到了一段关于亲密关系的文章,里面提到:表达愿望时我们应该尽量用提出请求的方式,避免用提出要求的方式。因为请求有助于亲密关系而提要求会影响亲密关系。我觉得很有道理啊!你看,我就经常给你提要求使唤你:“倒杯水来!”你对我这个爱使唤人的毛病意见还挺大的是吧?!^_^你虽然帮我倒了水,可是我想你当时的行动并不是出于爱我,你可能心里在嘀咕:自己没长手啊!只是想着让着我点 不跟我废话了!但如果我用提出请求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愿望:“我在赶作业,能不能帮我倒杯水啊!”那你可能会通过我的表达感受到我对你的依赖,马上帮我倒水,这时候我又感受到你对我的事情很重视,很关心我(从你的回应中感受到爱)!假如你当时刚好在忙,你可能会对我说:抱歉啊,我正忙呢,你可以自己倒一下吗?或者等一下啊!这样 虽然你没有满足我的愿望,但是我也同样能够感受到你对我的重视。这样我们俩的关系就会越来越亲密啦!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我猜我老公肯定会说:“嗯~不错!看起来 你学的那个什么拆书法 确实有用!我支持你!”^_^


然后我再说:老公,为了我们家越来越好,我想从今天开始 在家里尽量都用请求的方式表达愿望,养成好习惯,你 能不能跟我一起啊?(发出请求)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我们在表达愿望之前要先提醒自己提请求而不是提要求;

第二,用选择性的词语来表达请求,给对方选择的空间;比如刚才我说“你能不能跟我一起啊?”

第三,接收回应,感受关爱和支持。

接下来看你的回应啦!!


第二步:达成共识后,我会把这个目标加入到21天习惯养成行动计划中,贴在家里玄关处。 每天晚上跟老公一起双方互评,满意给对方画个笑脸,不满意给打个感叹号!直到每天都给对方画笑脸!


【结语】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也能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