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永鹏。是一名行走在升级打怪路上的新手拆书家!很高兴今晚给大家带来2—3的拆书分享,(学习目标)通过这次分享,大家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行为进行自省时,能够改变消极的想法,建立积极的想法。(分组)下面请大家按3个人一组,来分一下组。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拆解片段节选自畅销书《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F: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并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A:本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全美畅销300万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作序推荐!国内大咖樊登、采铜联袂推荐。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实证调查,所述方法被《财富》500强企业中300多家采用。
B: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烦恼经历,向上司提交精心设计的一份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想让领导加工资,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提醒朋友还钱,他却总找各种借口推脱;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沉默应对,独自吃下哑巴亏,还是以强硬的方法解决,把彼此之间的关系推到破裂的边缘?
现在你不必烦恼了,《关键对话》将帮助你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难以应对的各种问题,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并拥有更快乐的人生。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拆页。有读完的朋友,可向我举手示意。
《关键对话》P110-111
案例回顾
(玛利亚的经历: 玛利亚是一位文案创意人员,她现在感到很烦恼。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她与同事路易刚刚和老板开完创意审核会议,在会议上两人应当共同演示一起构思的创意。令人气情的是,玛利亚会间出来休息了一下,路易趁这个工夫自己完成了演示,把两人共同提出的策划说成是自己的功劳。等老板询问玛利亚的意见时,她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件事让玛利亚感到既屈辱又愤怒。首先,路易的做法很龌龊,把她的功劳据为己有。其次,整个会议成了路易一个人的表演秀,自己成了无足轻重的人,玛利亚觉得路易是在故意贬低自己的贡献,因为她是整个创意团队中唯一的女性。玛利亚简直烦透了这套“男性至上”的逻辑,她该怎么办呢?她不想表现得过度敏感,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她都沉默不语,埋头做自己的工作。不过,有时候她也会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冷嘲热讽地唠叨几句,以此表明自己的立场。)
下面我们回到玛利亚的案例中,看看这些技巧是如何运用的。假设她对行为方式进行了回顾,发现了事实和想法之间的区别。这样能够帮助她意识到,自己以前形成的想法是不完整的、自我防御的和伤害他人的。同样,三种“小聪明”式想法(受害者想法—“这可不是我的错”,大反派想法—“这都是你造成的”,无助者想法—“这事我也没办法”)也不能解决问题。现在,她准备改变主观臆断,建立全新的想法。为此,她询问自己以下问题。
· 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发现路易独自向老板汇报工作时,我觉得我应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我这么问了, 就能和他展开对话,帮助我们更好的合作。但是我没有问,随着愤怒情绪的增长,对这个问题越来越不关注了。
· 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像路易这样做?
“他的确很关心如何提出高质量的创意,或许他只是没有注意到,其实我和他一样希望这个项目取得成功。
· 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我希望和路易形成彼比尊重的合作关系,希望我的工作表现能得到承认。”
· 要想实现这些目的,现在我该怎么做?
“我要和路易约个时间好好谈谈,探讨一下该怎样合作。”
当不再主观臆断时,我们便会从不健康的情绪困扰中得到解放。更重要的是,随着情绪得到控制,我们会返回到对话中来。此时,我们已经从情绪的俘虏变成了情绪的主人。
玛利亚后来是怎么做的呢?她和路易进行了一次交谈。在准备对话的时候,她不再接受那些丑恶和不完整的想法,大胆承认自己在问题中的责任,以开放的心态和对方交流。或许路易的做法并不是想让她难堪或是显得她能力不足。
Why
大家是否听过或者说过这样的话“这可不是我的错”、“这都是你造成的”,比如明明觉得自己发脾气不对,却说发脾气也不是我的错,都是你导致的;明明你的同事小王只是忘了给我们带东西,你却认为对方太小气,根本不想给你带,然后对对方爱答不理或者言语暴力。这些主观臆断的消极想法,使我们陷入愤怒或者生气的情绪之中,导致谈话不能顺利进行。
What
当我们意识到消极行为时,必须马上停下来,同时暂停交流,努力改变自己的消极想法,建立积极的想法。
How
那么如何改变自己的消极想法,进而构建积极的想法?询问自己以下问题:
(1)有没有我的问题?
这个问题能够帮助你面对现实,或许自己也是问题出现的部分原因。
(2)一个理智的人为什么这么做?
寻找答案时,我们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评价会逐渐淡化。
(3)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寻找答案时,避免沉默或者言语攻击
(4)现在我应该怎么做?
明确了目的之后,就可以选择实现目的的方式了
适用边界
(1) 当意识到自己的消极行为,进行自省时,可以通过询问这四个问题,改变自己的消极想法。
(2)当有情绪的时候,先平复情绪,再用这四个问题改变消极的想法;
(3)如果第一遍用这四个问题不能改变自己的消极想法,采用间隔性的重复法,再问自己第二遍,或者第三遍,改变消极的想法,构建积极的想法;
意译原文案例:
(本书作者举了一个发生在国外的例子,由于文化不同,这种案例情景在我们国内发生的可能较少.a,在国外有时候工作汇报是在会间咖啡时间完成的,国内大部分情况下,汇报是很正式的在会议上进行。b,在国内负责一个创意的两个人,一般会有主要负责人,汇报自然有主要负责人汇报。如果两个人负责的内容不同,老板很多情况下会找不同的人汇报的。可能就不存在抢汇报机会的事情发生。)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案例,大家来体会一下,改变自己错误想法的过程。
前段时间,我去外地出差了几天,回到家一看,屋里的沙发不见了,我还以为家里招贼了。然后我就问我老婆,家里的沙发哪里去了,她告诉我给扔了,刚订了一套新沙发,过几天就到了。听了这个之后,我当时就生气了,心里想,换沙发这样的事情,虽然不太大,也应该给我商量下吧,至少提前给我说一声。当时家里的老人在,我也没有说什么,对这件事情就保持沉默了,但是心里觉着我老婆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对家人也不尊重,因此对我老婆的态度就不好,对她也是爱答不理。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这个行为时,准备改变自己的错误想法,问自己以下问题:
(1)有没有我的问题?
“发现老婆独自更换沙发时,我觉得应该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我问了,就能和她展开对话,帮助我们更好地相处。但是,我没有问,随着愤怒情绪的增长,对这个问题我越来越不关注了。”
(2)一个理智的人为什么会像我老婆这样做?
“她的确很关心如何提高家里的舒适度,或许她只是没有注意到,其实我和她一样希望让这个家看起来更温馨。”
(3)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我希望和我老婆形成彼此尊重彼此欣赏的家庭关系,希望我对家庭付出的努力能得到认可”
(4)现在我应该怎么做?
“我要和我老婆找个时间好好谈谈,探讨一下该如何相处。”
经过四个问题之后,我当时的消极想法就消去了很多,觉着我老婆也没有不太尊重我,反而会觉得自己有一点点小心眼,接下来就主动找到我老婆,探讨了一下这个事情。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刚刚学习了通过询问自己四个问题,改变自己的错误想法。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小明在一家公司做行政管理工作,公司每年给小明上调一次薪水,上调的幅度基本上都在20%以上,可是今年调整工资之后,小明发现调整的幅度只有往年的一半,因此一直闷闷不乐,认为领导对他的工作不认可,而且也不重视。随后的一些天,小明都消极怠工,对领导交代的任务也是敷衍了事。几天之后,小明对现在的工作状态也开始厌烦了,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消极行为太浪费生命了,决定改变自己的消极想法。
现在,请2个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明”;另一个人扮演“小明内心的声音”,应用今天学到的改变消极想法的四个步骤,改变小明的消极想法,建立积极的想法。然后进行互换角色演练。
演练时间5分钟,现在开始。5分钟后,我会选一位“小明”和一位“小明内心的声音”扮演者,听听是怎么改变小明的消极想法的。
@许仙 @ 陈奕汝
许仙扮演小明内心的声音,陈奕汝扮演“小明”
许仙(小明内心的声音):最近上班很消极,工作搞的一团糟,这也不是我想要的状态,作为一个平时很积极的人,我应该做出改变,不能这样下去了。对于今年领导给我的工资涨幅只有往年的一半这件事情,有没有我自己的问题?
陈奕汝(小明):也许有吧,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的工作失误比之前多一些。
许仙(小明内心的声音):领导今年给我的工资涨幅没有往年高,一个理智的人为什么会像我的领导这么做?
陈奕汝:如果给我加的多,可能会担心其他业绩不错的员工不满意,加上今年的公司效益没有往年好。
许仙(小明内心的声音):我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陈奕汝(小明):为了让领导能够重新重视我,肯定我的工作,来年有一个不错的工资涨幅。
许仙(小明内心的声音):有了这个目的,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做?
陈奕汝(小明):找领导谈一下,看接下来怎么样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得到领导认可。
谢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分享,请问“小明”,通过四个问题之后,你的感受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小明”:感觉没有那么生气了,接下来应该会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
非常好!
总结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行为进行自省时,能够改变消极的想法,建立积极的想法。询问自己以下问题:1)有没有我的问题?2)一个理智的人为什么这么做?3)我的目的是什么?4)我该怎么做?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