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瞬变》 所属活动: 如何瞬间改变&如何寻求帮助&不要让情绪被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缩小幅度,瞬间改变 学习目标: 缩小幅度,瞬间改变

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拆书帮的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第3位拆书家,首先进行下自我介绍,我叫志学,来自拆书帮北京翰林分舵,我的三个标签,学英语,卖保险,做主持,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我。谢谢!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瞬变》这本书当中的一个片段-缩小改变幅度 


设定学习目标:通过我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够(澄清)利用缩小改变幅度的原理(行为)分解(界定)生活工作中遇到任务过大的难题,阶段性的完成目标,解决难题。


图书介绍:(2分钟) 

事件场景:想一想我们之前在生活中有没有过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我们再周五晚上已经给周末做好了安排,睡一觉到10点,睡他个天昏地暗,然后起床收拾卫生,让自己的寝室焕然一新,早晨睁开眼时,翻了翻手机,然后看着一塌糊涂的屋子,泥泞的地板上攒了一周的臭袜子,满床穿过的衣服,要整理的书桌,要刷的鞋,要收拾的衣柜,越想需要收拾的地方越多,越想越没有干劲,越泄气,根本无法踏出收拾卫生的第一步。最终刷了一天的抖音,也没将收拾卫生提上日程。 


提问: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之前又是怎么处理的,效果如何?有没有解决问题。 


影响: 这看似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可如果处理不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想收拾家里卫生,却因为联想到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无法迈出第一步,没洗的衣服越堆越多,餐具柜里的灰尘越积越厚,于是我们心里的畏惧感也与日俱增,问题愈加恶化,恐惧心愈加蔓延。结果我们更不想打扫卫生,房间更加脏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仅会影响我们平时的生活,更会将坏情绪带入工作。 


解决:如何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这本书带给我们一种很好的思路,缩小改变的幅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看似很大,却能分解,一步步完成的疑难杂症。


R(3分钟)首先有请我的小伙伴露露给大家发一下我要拆解的片段,大家看完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介绍】《瞬变

【主题介绍】缩小改变幅度,大事化小

拆书家志学《TF3-115-20 min

或许你跟其他人一样,喜欢房间一尘不染却又讨厌做家务,由于没有及时打扫卫生,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办公桌上的纸张越叠越高,没洗的衣服越堆越多,餐具柜里的灰尘越积越厚,于是你心里的畏惧感也与日俱增,问题愈加恶化,恐惧心愈加蔓延。结果你更不想打扫卫生,房间更加脏乱……如此恶性循环,不陌生吧?

但是,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想一想,把地板上的汗衫捡起来丢进洗衣篮,这会让人害怕吗?不会。把一只玻璃杯冲洗一下再放进洗碗机,把一份文件夹放入档案柜,用玻璃清洁剂喷一下浴室镜子,都不是让人害怕的事那为什么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集合起来却令人产生恐惧之情?或许因为一听到要“打扫房间”,(依照定义)我们就必须一直收拾到整个房子非常干净为止。而当我们朝着终极目标眺望过去,脑海中会浮现出一路需要攻城拔寨的任—橱柜、碗碟、马桶、地板,根本就迈不出第一步,感觉要完成的在太多了。

  然而我们却不害怕一点一滴存入退休金,也知道退休金会日渐积少成多同样的道理,让房间干净一些不也比让房间干干净净容易得多吗?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解任务、缩小幅度的办法摆脱恐惧

  这种思路行生出一种聪明的自助技巧,“5分钟房间拯救行动”应运而生提出这一方法的是家务达人马拉·西利(Marla Cilley),自称家政小飞女(试想一下小飞女嗡嗡拍着翅膀做家务的形象)。房间拯救行动如下:拿出厨房计时器,定时5分钟;走到家里最脏最乱的房间(就是从不让客人进去的那间),按下计时器,开始着手收拾,计时器一响就坦然停工。听起来不太难,对吧?是针对大象的小计策,大象讨厌做没法立刻获得回的事情。(要是你见过有人硬拉着骡子朝反方向走,对,就是那种感觉。)要让大象挪动屁股,你得向它保证任务不会太困难。你看,只要5分钟,能有多糟呀?

打扫5分钟会有什么效果?不太多。但至少你开始做了,这正是最难的一步。开始一项讨厌的任务,永远比继续做下去更难。所以只要你开始打扫房间,即使过了五分钟你还是有可能继续清理下去。你会惊喜的发现原来房间这么快就能变干净,你也会开始怡然自得地欣赏自己的成果:先是光可鉴人的洗手池,接着是洁净清爽的整间浴室,然后是干净的楼梯,自豪感与自信心交替增长,形成良性循环,但进入良性循环之前,必须得缩小改变幅度。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4分钟)

我们害怕收拾卫生,因为一想到收拾卫生,就会同时联想到一系列需要收拾的地方,衣柜要整理,衣服要洗,鞋要刷,地板要拖,还有客厅,厨房,头都大了,原本斗志昂扬,要做家务中的战斗机却一下子如同泄了气的皮球,相反,我们会一笔一笔的存着养老金,乐此不疲,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两件类似的事情有不同的对待心理,一个是焦虑,一个是开心,如果我们一下子让你存100万当教育金,你会是什么样的心理,会不会像收拾卫生一样陷入焦虑,不愿意做。答案是肯定的,缩小改变幅度,分解任务,看似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能让我们像家务小达人马拉·西利一样开开心心做家务。

 

强化讲解概念:

对比:放慢速度与改变幅度:那么什么是缩小改变幅度,我们把原本三天的任务按照七天来做,每天少做一部分叫不叫缩小改变幅度,显然不是,放慢自己的工作节奏,与将任务分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举例:就好比领导下达的一个比较枯燥,事多的任务,三天的工作量给了七天的时间,A把任务细分成三部分,每天完成一部分,B的打算是每天少干点,7天能做完就行,A和B谁在缩小幅度?是A,在原来事物的基础上将事物加以拆分,方便我们着手去做叫做缩小改变幅度,而如果放缓我们做事的脚步,叫缩小速度而已,不但不利于我们完成任务,反而有可能让我们陷入无尽的拖延当中。我们想把一个大事情拆分成更方便我们着手去做的小事,叫做缩小改变幅度。

 

行动步骤建议:而它仅需三个小步骤便可:第一,分解任务,第二,选择其中一项着手去做,第三,完成后奖励自己,再进入下一项。

这样的小技巧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琐事,同样,针对工作难题也同样适用。

 

个例:我们公司,我和我朋友负责一门课堂的开办,叫诸子公开课,有我好友的朋友可能在我的朋友圈见过,年前,我和朋友要给公开课,策划一场年会,我俩促膝长谈,从活动形式到所需物料,从文案宣传到嘉宾赞助,各种各样的杂事,不胜其烦,没有着手的头绪,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俩也是越来越着急,越焦虑,感觉完全准备不完,后来,我俩就想到以前上学筹备晚会的情况,找了几名志愿者,将整场活动进行了分解,可以交给别人做的,必须自己做的,必须自己做的又按照需要的时间做了先后的细分,幸不辱命,年会非常的成功,当然香槟烤肉是不能少的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9分钟)

引导场景:小伙伴们可以想一下,我们能将缩小改变幅度应用到哪些场景当中呢?比如生活中想要打扫家里的卫生,却因为要打扫的地方太多无从下手,亦或是,工作中我们的老板交给我们一个新的项目要去开展,因为项目涉及的领域太广而没有思绪,苦思而不得果。


指令:请各位小伙伴根据今天所学,缩小幅度的三个步骤:第一,分解任务,第二,选择其中一项着手去做,第三,完成后奖励自己,再进入下一项。

 

剧本要求:自己设计一个剧本,编出一个小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缩小改变幅度的技巧,可以是我们自己遇到问题,有人出手帮助,也可以是自己所学,情节不限,大家自由发挥,5分钟时间,大家可以把剧本摘要写在纸上,稍后,我会邀请一名小伙伴上台分享。

 

学习者分享:

炜东:大家好,我是炜东,刚才简单的构思了一下,觉得志学分享的这一点我就非常适合,剧本是这样的,早晨起来,床上躺着两个人,(人物)一男一女,夫妻关系,(起因)因为是周末,妻子想要收拾一下家里的卫生,(经过)丈夫的起床上了个卫生间,刚回到屋子,妻子就说:老公,昨天晚上的碗还没洗,你去洗一下吧,洗完之后,看见他媳妇充满爱的看着他,老公,我袜子还没洗呢,哦,对,我内裤也没洗呢,这还有两件衣服,鞋还没刷,等等等,老公头都大了,当场就要发火,我是人,你老公啊,被你当成个机器人一样,你倒是好,床上一躺,但是他没办法,老婆是不能得罪的,事情还得做,于是就想到了昨天在得到上听得一堂课,缩小改变幅度,第一,分解任务,第二,选择其中一项着手去做,第三,完成后奖励自己,再进入下一项。想到办法,丈夫特别开心(对话)“媳妇,我有办法开开心心做家务啦,我把家务分好类,一项一项完成,美完成一项你就奖励我一下好不,好媳妇”(动作)妻子一脚踢在丈夫屁股上“死鬼,赶紧去”于是丈夫自己将这一大推的家务进行了分类,选择一项开始去做,完成后找老婆要一个奖励,然后再斗志昂扬的去做下一项,(结果)就这样,夫妻二人的家务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总结(1分钟):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也非常感谢今天莅临拆书帮的各位小伙伴能够聆听我的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缩小改变幅度的三个小步骤,第一,分解任务,第二,选择其中一项着手去做,第三,完成后奖励自己,再进入下一项。并将这样的小技巧应用到,我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上,从此再无难事,我今天的拆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