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封荣华,用3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1、湖南衡阳人;2、建筑幕墙工程师,一级建造师;3、一级拆书家,简单总结就是“一建一拆”。
现在分一下组,根据大家坐的位置,左边3人为一组,右边3人为一组。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今天要拆的书
【F特征】《沟通的艺术》的作者是两个美国人,罗纳德·阿德勒和拉塞尔·普罗科特,两人都是国际沟通领域的大家,本书主要从“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三个方面教我们养成既有效又适当的沟通方式。
【A优势】本书畅销40年,再版14次,豆瓣的评分高达8.6分,是美国的权威沟通教材。
【B利益】B1: 你是否说话过于直白不讲情面?你是否说话过于委婉达不到目标?你又是否因为不善沟通备感挫折?这些问题全部可以在这本中找到答案。
B2:通过学习今天的拆页片段,你将学会使用知觉检核的方法,正确理解他人,减少对抗,避免产生误解。
知觉检核(713个字)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perception checking)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Sillars & Pomegranate 1997)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的关上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么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喜欢我从事的工作,“(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知觉是指我们对外界的人、事、物的感受和认知。检核是检验、核实的意思。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认知水平,经验、阅历,接收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同,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每个人对同一事件的知觉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当知觉的差异非常大,或者表达的过于直接,有可能产生误解,引起对抗的时候,使用知觉校核就非常有必要了。
举个我自己的案例:2018年4月12日,中午13点左右,答应同事,有时间请他吃饭。由于当天晚上19点要去参加活动,下班18点半就赶紧去一家快餐店吃饭,吃完饭才发现同事也在,我跟他打了个招呼,他没搭理我,我也没多想,马上骑上自行车去活动地点了,参加完活动22点半回去的时候,同事正好在客厅看电视,跟他打招呼还是没理我,我就心想:跟你打了2次招呼都不理我,也太不尊重人了,心里想着,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后来才知道,中午的时候我答应有时间请他吃饭,我的理解是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请他吃饭,当天是没有时间的;他的理解却是当天晚上请他吃饭。由于我们两人的理解不一样,也没去向对方确认自己理解的到底是不是“事实”,从而造成了误解。
本片段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工具,“知觉检核”,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好处】:通过使用知觉检核这个工具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人,减少对抗,避免误解。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无法检验我们的知觉是否是正确的,就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别人,从而引起对方的防卫,使沟通更难进行下去。
当然,知觉检核也是有适用范围的:当我们对自己的知觉不太确定是否是正确的,或者知觉是正确的,但是表达太直接,会引起对方防卫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个工具。
【A1+】学了知觉检核这个工具,回到过去那天晚上回家的时刻,我会这么跟同事说:我今天跟你打了2次招呼,你没有回应我(行为),是有心事(第一种诠释)还是工作太累了(第二种诠释),能告诉我原因吗?(请求澄清)
【A1:激活经验】(5分钟)
好的,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曾经也有过因为误解别人或者被别人误解而产生剧烈情绪波动的经历,比如说打了电话没人接,发微信也不回,和对方打招呼却被视而不见,从而心生不满,认为对方不尊重自己,不重视自己,产生对抗和攻击。你们可能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想一想,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当时的场景是怎么样的?结果如何?请大家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在小组里做一个分享,分享交流时间4分钟,交流结束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我和我弟合伙开了一个商店,一般客户都是打电话给他。几个月前的一天,客户突然打电话到我这来了,说店铺没开门,我弟电话也打不通,没法拿货,我就很奇怪,那天是上午10点多,正常工作日,正是上班的时候,怎么可能店里没人,电话也打不通,后来见到他就很生气的问他为什么不上班,电话也打不通。他见我情绪激动,沉默了一会,才说手机没电了。
【A1+反思加工】(5分钟)
刚才大家分享了自己最近一次误解别人或者被别人误解的经历。通过今天对知觉检核工具的学习,如果重新回到过去那个误解别人或者被别人误解而产生剧烈情绪波动的时刻,该如何去沟通呢?注意使用知觉检核的工具。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分享交流。交流结束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如果重来一次,我会对我弟这么说:我注意到今天上午店铺没开门,你的电话也打不通(行为),是身体不舒服吗?(第一种诠释),或者手机出现问题了?(第二种诠释),能告诉我原因吗?(请求澄清)
【总结】(0.5分钟)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看来大家已经能够使用知觉检核这个工具了。希望大家把这个工具真正的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让沟通更加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