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哈尔滨筹备分舵2018年6月30日过级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认识矫正错误的3个R 学习目标: 如何运用矫正错误的3个R

开场:

           

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拆书帮的大家庭,我是哈尔滨筹备分舵的过级者馨愿。

【发拆页】大家是否都拿到了我今天的拆页片段,如果还有人没有,可以示意我,我再发给他,好,大家都拿到拆页了。

【自我介绍】那么首先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是一个爱读书的六岁孩子的妈妈,当女儿来到我身边,我才深刻的感受到教育孩子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业,所谓育儿先育己,本着这个理念,我来到了拆书帮;第二个标签是哈尔滨冰橙会的会员运营官,之所以做会员运营,是因为我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分享;第三个标签是旅游爱好者,每年必备的两次家庭旅游,享受生活的同时,更可以在旅行中观察生活,掌握新知。

【分组】因为接下来有讨论的环节,那么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每组三个人,好的,那么就近的三个人为一个组,好的,分好组了。

【图书介绍】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今天我要拆解的图书:

F今天带来的是《正面管教》一书,本书作者尼尔森,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30多年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A本书传递的是一种非常积极乐观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跟同类书籍相比,它更加通俗易懂,保证我们能把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运用到生活中,而且我认为这和拆书帮的A2有异曲同工之效,能够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

B面对日常教育类书籍的阅读,学术类的和案例讲解类的书,哪类你会更感兴趣?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而本书恰好就是这样,正面管教工具一目了然,不但可以从书中学到实用的方法和工具,还可以用真实的案例进行模仿演练,解决孩子做事拖拉,轻易放弃等令我们头痛的问题,同时还能帮助家长在育儿的同时,达到自我的修炼成长,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其实我认为,没有宝宝的伙伴,也可以从中看到我们成年人交往过程的缩影,同样也会有很大帮助的。

【设定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到一种非常实用的技能,那就是在遇到误解别人时,可以应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来得到别人的原谅同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看一下拆页,看完的小伙伴可以示意我一下

好的,我看到有的小伙伴已经看完了,没看完的也不要紧,我会对拆页进行拆解。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

片段选自《正面管教》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 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下面分享一下我的I部分:

what:拆页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小方法,就是在我们误解别人的时候,如何能够勇敢的承认错误,并和对方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Why:在遇到误解别人后,大多数成年人即使明白应该怎么做, 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不那么做的坏处】我们很容易无法打开心结,不敢或不想跟对方承认错误,甚至指责对方的错误更过分,结果使沟通陷入僵局,更别提解决问题了。

 How:而能够给沟通带来正面效果的作法,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比如前天老师说女儿上课的时候不注意听讲,总是玩新买的发夹,经过警告后,也没有改正,最后老师只好没收了女儿的发夹,我回到家对女儿进行了教育,女儿答应上课不再玩发夹了,第二天她又带着发夹去了学校,但是晚上回到家,我发现发夹坏了,就特别生气,问女儿是不是上课又玩发夹了,结果弄坏了,女儿说是同学打坏了,我当时就说:“如果你不玩,同学怎么会打坏,一定是你又拿下来玩了”女儿说她没有,并生气的进到屋里,再也不理我了。当时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但后来跟老师了解后,才知道女儿真的是没有上课溜号,是同学把发夹打坏了。

如果我想解决问题,就要正视我犯的错误,并且按拆页的作法应该是这样的;

1、承认,先跟女儿承认昨天妈妈是因为太生气了,没有询问具体怎么回事就批评了女儿,是妈妈错怪了她

2、和好,承认错误之后,告诉女儿妈妈那样说一定让她觉得自己被冤枉了,会很伤心的,并告诉她妈是爱她的,妈妈现在想知道当天的情况,是不是可以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呢

3、解决,如果女儿告诉了我事情的经过,我要跟女儿一起解决问题,因为是我误解了女儿,所以错误是在我,我会告女儿以后妈妈会放下猜想,争取每次都平静的对待,而如果妈妈误解了她,她要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妈妈,不能冷战。    

【适用边界】对于拆页方法的适用边界,我认为可以不只限于教育孩子,在成年人的交往中也可以应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那么听了刚才的拆解,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最近是不是也有误解别人的时候呢,你是不是也只凭自己的猜想,就一味的指责对方呢,是不是也说过“你怎么能这么做”,“不是告诉过你那么做是不对的”,“你为什么就不能按我说的那么做呢”,当你说完后,结果又如何呢?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作分享,稍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到前面来分享。

【案例1】上周末我跟女儿玩踩背的游戏,结果她就滑下来了,踩到我的肉,我就特别的疼,当时我告诉女儿她下一次一定要注意,轻一点,不然爸爸太疼了,但是第二天我们又玩踩背游戏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她又滑下来了,我就指责女儿:“怎么又滑下来了,爸爸太疼了,爸爸再也不相信你了!”当时女儿特别委屈的哭了,说她不是故意的,我当时因为太生气也没有理她。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是误解女儿了,但却不好意思跟女儿道歉。

【拆书家引导】好的,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看来育儿过程中,误解真的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而家长很可能不好意思跟孩子道歉。

【A1+激活经验】那么,大家结合刚刚想到的场景,应用拆页的方法,如果再遇到同样情况时,你会怎么做呢,下面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做法写出来,稍后,我同样会请一位小伙伴到前面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案例1】根据拆页的步骤,我再遇到相同情况的时候,我可以这么做:

1、承认,承认是自己误解了女儿,告诉女儿是我错怪了她,

2、告诉女儿:“爸爸还是相信你的,当时爸爸那样说,你一定很很委屈。”

3、解决,跟女儿商量可以扶着床头,防止滑下来踩到爸爸的肉,因为爸爸真的是太疼了。

好,听了刚才的小伙伴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如何应用折页中的方法,那么就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让生活更加顺利,谢谢大家的支持,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