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郭宏江,郭是郭宏江的郭,刚才我说是东郭先生的郭,宏伟的宏,长江的江。河南人在深圳;我的三个标签是:读书:我是深圳某读书社群的创始人;专注(我在教育与培训领域做了18年,所以,我是一名职业培训师)、第三,我希望自己在一年之后能成为一名合格三级拆书家。所以,今天我以一位中年男人身份,重新站在这个舞台上,从1-1开始晋级,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这种学习氛围,我很高兴今天在这里认识大家,接下来,并且有机会与各位分享今天的内容。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拆书以及拆书帮。
拆书的“拆“不是”拆散“,而是理解、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拆书,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首先阅读书中的某个片段后然后关联自己的经验,再运用片段中提供的方法写下自己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具体该怎样做的步骤。拆书法与成人教育学的五大公理一脉相承,聚焦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就是RIA现场学习和“便签学习法”,R——阅读原文;I——理解复述;A——激活经验,规划行动。当我们想要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时,可以运用拆书法带着自己的目的来阅读学习,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由《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作者赵周老师创立,他以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为使命,是一个热爱拆书学习法的社群基地,是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目前拆书帮有正式分舵40家,筹备分舵29家,覆盖全国29个省份51座城市。目前,深圳共有两个分舵:智荟分舵和智行分舵,“拆书“和”拆书帮“已申请国家专利,受到法律保护,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我是2018年初偶遇拆书帮的人,进而产生了对帮会的兴趣,参加了第四期便签训练营之后,加入了拆书帮,成为了一名正式会员。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这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以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他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者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者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我该怎样和他人展开坦率的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者浪费彼此的时间?”
对那些从“傻瓜式选择”过渡到理智思考这个新问题的人来说,观察他们的表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会逐渐的陷入沉思,眼睛慢慢变大,大脑飞速的运转,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问他们“你觉得有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吗”时,他们的回答非常一致,都承认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大。
“傻瓜式选择“指的是当我们在情绪激烈的时候做出的错误选择,沟通高手在这样的情境下,会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从而发现新的路径。那么,怎样在情绪激烈的对话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类似的选择呢?作者认为需要提出新的选择,寻找具有对比意义的说明。
具体思路是:(1)明确自己对话的目的是什么?(2)明确自己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想要的结果是什么?(3)综合前二者,问自己是否还有第三条路,提出双赢的选择。
为什么要避免傻瓜式选择?傻瓜式选择更像是我们的思维出现了短路,它束缚了人的想象力,通常会让当事人陷入两难境地,看不到有更多的可能;有效避免傻瓜式选择,跳出错误的心理模式,会找到一种新的方式,从而让双方能够心平气和的进行沟通,分享各自的想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体现了当事人的智慧,持续应用这样的对话方式,会让我们终生受用。
在面临重大问题决策或者当事人双方情绪激烈的时候,尤其需要冷静思考,避免做出傻瓜式选择,这个方法可以应用在人际关系、商务谈判、婚姻家庭等问题的处理上。
【分享A1便签——描述自己的经历】——预计2.5分钟
上周三与我的一位项目合伙人在探讨项目执行方案时出现过类似的情境,当时,我们在探讨方案的一个具体细节,他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完后,给我的感觉是,他并没有关注怎么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在抱怨和指责,其中有些语言明显是对我个人的不满,我感觉自己有些不高兴了,于是我说话的声调和语气变了,他接下来回应我的话我根本不想再听下去,我开始针锋相对的批评他做事只考虑眼前和个人的利益,而忽略了我们原来的初心,照这样下去不会持续的。我说完后,他的情绪也上来了,我能感觉到他急促的呼吸和加快的语速,最终两人的情绪达到高潮,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的结果不欢而散,事后我都不记得当时是为了什么要进行这次对话。
反思:我们当时面临的就是典型的傻瓜式选择,原本是要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展开的一次友好对话,可是在对话过程中,由于感觉到对方触及到了自己的软肋而情绪激烈,最终演变成一场闹剧。跳出当时的状态仔细回想,我在开始对话前并没有明确沟通目的到底是什么?也没有清晰什么样的结果是自己不想看到的。于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没有换位思考,对于出现的意外争执未能有效的调整,结果就转为了彼此伤害,在负面情绪爆棚的状态下,两败俱伤。
【分享A2便签——目标、行动与规划】——预计3分钟
目标:6月20日重新与项目合伙人对话,化解矛盾。
最近他在出差,18日回深,计划待他回来后,约他见面,重新探讨两人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参照I的操作部分,当我们再次见面后,我会这样做:
1、问自己,通过这次对话,我想要的目的是什么?展开对话之前我会反问自己,确认与他对话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要目的是提出具体的方案,解决当下的问题,同时不违背长远的规划。
2、再次确认,通过这次对话,我不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很明显,上次的经历已证明,互相抱怨、指责只会引发双方负面的情绪,我不想要的结果是问题悬而不决,我也不希望双方的合作关系因此而中断,我希望我们聚焦于问题解决,而不要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
3、结合前面两个环节,确认是否还有新的选择。审视目前的现状,我想可以换一个对话的环境,计划在6月20日早上约他一起吃早茶,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对话氛围,到时候我会用心听他说完自己的想法,而不会打断他,同时,我会向他表达我的顾虑和目标,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我想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双方目的的达成。在事情结束之后我会进行一次总结复盘。
好,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