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所属活动: 6月30 | 文韬书吧 | No.017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运用三步将习惯嵌入日常生活中 学习目标: 1-1过级

开场: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陈陈。我用三个标签做一下自我介绍。首先我是俩个宝宝的妈妈。两个宝宝年龄差距有点大。我也是赶着国家二胎政策放开之后,才有了二宝。这点可以看出我是一位遵纪守法好公民哦。第二个标签是编织爱好者。我喜欢编织毛线,喜欢购买各种颜色花式的毛线,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沙发上安静地织毛衣,晚上失眠时喜欢翻看各种编织网站,结果是越看越兴奋。第三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者。我爱好阅读,喜欢写作,阅读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我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只分享我看过的书籍。在简书,头条等写作平台上注册账号,坚持写作输出。我要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做一个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妈妈。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以学习者为中心。主要适用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未来具体的运用。
学习形式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学习方式。个人学习是用RIA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形式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把习惯嵌入日常生活的节奏中,就能够无意识地重复行动了。

效果

通过行为模式化可以得到以下两种效果。

效果一 培养节奏感

相同时间、相同地点开始做相同的事,利用这样的方式把固定的节奏渗透到身体里,可以顺利在无意识中开始活动。

效果二 不容易忘记

如果做事太随机的话,就会因“不小心忘记”而导致行动中断。不过,一旦建立了固定的行动节奏,身体就能适应“不做不行”的状态。

方法

若想要模式化,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一 时间:决定星期几、几点开始

例如:每周一、三、五晚上八点开始阅读。

方法二 内容:决定数量与方法

例如:每天花三十分钟听CNN的英语新闻。

方法三 地点:决定地点

例如:在上班途中、办公室、家中或附近的咖啡店学习。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你每天是不是都有几个不用大脑思考就会下意识去完成的事情,比如早起刷牙洗脸、晚上睡前阅读半小时,饭后散步半小时。

做这些事情时候,你不用经过任何思想斗争,自然而然。这就是习惯模式化。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完成固定的动作。

Why:当我们想要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时,习惯模式化是必经的过程。习惯模式化会让新习惯像一个模印一样刻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How:怎样做才能让习惯模式化?可以分三步走。

1、固定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做同一件事情。比如固定晚上10点半开始看书半小时。固定早上6点至6点半写作。

2、固定内容。意思是固定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长时间不更改。不能这样做:早上半小时本来是写作时间,写了三天,突然想看书吧,认为反正都是学习,做什么都一样。这样想法是不正确的。在习惯养成之初,最好只养一个好习惯。切记贪多必失。

3、固定地点。找一个专门的场所做你想做的事情。比如固定每天早上在书房写作半小时。固定上班地铁路上听英语听力半小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自己过往经验

故事:二胎宝宝出生后,我的身材严重走样。由于要24小时照顾宝宝,我去健身房锻炼减肥不现实。所以我选择在家里跟着健身app锻炼。我想养成每日练习瑜伽的习惯。但是一直以来练习都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有时候还在卧室孩子要睡觉时候练习,想着孩子听着瑜伽音乐就当催眠曲,一举两得。结果是至今也没有把练习瑜伽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反思:如果我把这件事情固定下来,每天晚上10点半睡前半小时练习瑜伽,到书房,关门专心练习瑜伽。把练习瑜伽的行为模式化,相信瑜伽就会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A2以后的行动计划

最近生活变动较大,原本一切都被打乱,环境变化让我的心情很不稳定,自己本来的学习计划也受到很大影响。看着滞后的学习计划,我心急如焚,却又眼睁睁地让时间溜走,却什么都没做。

我想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坚持冥想,让自己烦乱的心境安静下来。我计划这样做:

每天早起醒来后(固定6点半)在床上(固定地点)盘腿冥想十分钟(固定内容)让自己心态平和地面对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每晚睡觉前(11点半)客厅沙发上冥想十分钟,然后复盘当日完成学习情况,用笔记录。

坚持一周,坚持记录冥想时间。

如果自己内心回归平静,不再总是心慌慌地,说明冥想对自己心境调理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