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阳槐,很高兴见到大家。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两个片段都是关于沟通的。沟通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熟的不能再熟,做的多的不能再多的事情。但是即使我们对沟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我们也不能做到每次沟通都很顺畅。
为什么?因为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不免出现暴力沟通的情况,导致双方有摩擦,有隔阂进而沟通不下去。所谓的暴力沟通包括指责,说教,嘲讽,否定,拒不回应等。怎么做算是非暴力沟通呢?今天我们会通过两个拆页的学习来了解非暴力沟通说和听的方法。
这两个拆页都是选自《非暴力沟通》。
【F】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马歇尔·卢森堡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种沟通方式就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具体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书中对这四个要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告诉我们如何用这四个要素来倾听,来表达愤怒,表达感激等。
【A】
这本书沟通类的书籍里面是很火热也很经典的一本,不管是销量还是评分都很不错。在当当成功励志榜单排名第六,豆瓣的评分高达8.5。而且你去拆书帮官网图书馆看的话,会发现他是拆的很多的一本书。
【B】
如果生活工作中你不免受到批评,那这本书可以告诉你怎么只听到别人言语中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而不是听到责备和嘲讽;如果你生气时总是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那这本书也可以教给你不影响关系的表达愤怒的方式;如果对于别人的帮助,你总是用谢谢来表达或者请客,送礼物的方式表达,那这本书所讲的表达感激的方式,会让你的感谢更真诚。当然除了我说的这些之外,它还可以在其他很多方面帮助到我们,能够很好的运用非暴力沟通,能够让我们逐渐获得爱,和谐和幸福。
【分组】
为了方便分享后的讨论,我给大家分下组。沈老师,采薇,莹莹你们三个人一组。
【学习目标】
我们今天第一个拆页是学习如何说的。我希望大家这个拆页的分享后,能够在自己想用暴力语言沟通的时候,能够在你的表达里加入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从而达到避免暴力沟通的目的。具体这四个要素是什么,拆页里都有解释。我已经把拆页发给大家了,请大家花两分钟时间看下。
【原文片段】非暴力沟通的要素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I讲解】
【what】
这个拆页跟我们讲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他告诉我们非暴力沟通就是用这四个要素诚实的表达我们自己。
【why】
在平时沟通过程中,我们不免会遇到暴力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通常会带有我们的主观臆想,我们心理上会认为别人的行为是有什么样的目的和原因,然后用不客观甚至暴力的表达回应对方。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不到沟通的目的,还会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
【how】
要想避免这样暴力语言发生的情况,在我们准备用暴力方式表达自己的时候,可以试着在你的表达力加入
观察
感受
需要
请求
这四个要素。其中观察是要对客观事实的客观描述,不能是你的主观评论。比如,你总是迟到,是主观评论,这周七天,你迟到了四天,是客观事实描述。
【适用边界】
非暴的四个要素适用于亲密关系,家庭,学校,工作,谈判等任何你想用暴力语言沟通的情况。
【预防异议】
说到这里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沟通是两个人的事,如果我知道这四个要素对方不知道,会不会还是会出现暴力沟通的情况。对于这个疑惑,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学习这四个要素是为了让自己避免使用暴力语言伤害他人,他无法避免别人用暴力语言。其次,虽然他人怎么表达我们不能控制,但是可以影响。如果我们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客观说明我们的观察,诚实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明确告诉他人我们期望得到的帮助,这就是一种很理性很友善的表达。通常如果我们的态度很友好,对方不会太粗鲁,甚至会被我们影响到加入我们,最终形成良好互动。
【不这么做的坏处】
另外有些小伙伴可能不太认同我说的,认为语气温柔一点的表达,也可能达到同样的目的。例如拆页的例子。母亲就可以温柔的对孩子说,芬利克斯,妈妈又看到你乱扔袜子,我不喜欢你这样子,赶快把袜子扔到洗衣机里好不好?虽然这样,这样可能会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却是不一样的。首先,没有观察,客观的事实描述,会让孩子产生一定逆反心理,你怎么就知道是乱扔袜子,而不是袜子不小心掉在桌子下了呢?其次,没有很好表达你的感受和需要,就不能很好的激起对方的同理心,无法让对方发自内心的配合你提出的请求。
【举例】
我最近一次使用的暴力语言是随意说出口的评价。说真的,现在想想都还很后悔。上周六的时候饿我和男朋友去他表姐家玩,我看到男朋友的侄子明明在卫生间哗啦啦的放水。因为不是我侄子我也不太好讲什么,我就跟我男朋友的姑姑说,阿姨,我看到明明好像在卫生间玩水。然后阿姨阿姨赶快去卫生间把明明抱出来了,边给他擦手,边说,又玩水,看你的衣服又湿了。当时我看到明明手上有红色的颜料,我就想明明刚才不会是在洗手吧,可是我又分明听到水放了很长时间了。不管怎样,我觉得自己刚刚得表达出口太快了。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那会这样说,阿姨,我看到明明在卫生间放水,我有点担心,我怕他不小心把衣服弄湿了,您要不过去看看?小男孩通常都会有点淘气,我们大人对孩子的行为有时候也会理解错,这样跟孩子父母或者亲人表达的时候难免不够客观,而且还会让对方误解自己孩子,所以对于他人行为,尤其是孩子的行为表达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能随意评价,要用客观语言表达。
【A1】
听完我的讲解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到之前你用暴力语言表达的经历,指责,嘲讽,说教,否定,任意打断,拒不回应……哪种暴力语言你使用过,是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还是和爱人,朋友,同事的沟通过程中。请大家选择一种,想下你最近一次你使用暴力语言的经历。给大家两分钟时间。
【小伙伴提问】
采薇:旦旦,你刚才说的问题可以再重复一下吗?
阳槐:请大家想一下之前你用暴力语言表达的经历,指责,嘲讽,说教,否定,任意打断,拒不回应……哪种暴力语言你使用过,是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还是和爱人,朋友,同事的沟通过程中。请大家选择一种,想下你最近一次你使用暴力语言的经历。
【A1+】
语言上的暴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管你当时是不懂还是懂却没有运用到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现在都给大家一次修正你当时表达的机会。如果时光就倒流在你刚才想到的那个场景中你将要说话的那一刻,你会怎么在你的表达中加入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个要素。请大家想一下,也可以小组内讨论分享。给大家两分钟时间。
【小伙伴分享】
采薇:【A1】我最近刚刚搬了新家,在和孩子进行一对一的睡眠习惯调整。每天关了灯两个小时候他还没有睡着,时间太晚,我整个人状态就不太对了,就开始批评孩子:“九晨曦,你到底睡不睡,不睡给我出去,都几点了,哪有孩子这么晚还不睡的。”他就会很委屈,但是我这话说出去了也不想收回,因为当时在那种状态下我就是这种感受。当然,孩子最近给我反馈,说我很凶。【A1+】学了这个片段后,放到当时的那个情境下,我可以这样说,我们都躺在床上两个多小时了,黑灯瞎火的你也不睡(观察),妈妈很生气(感受),因为我明天要早起上班。而且你现在长身体也是需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的(需要),我希望你接下来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不要再闹了,好不好?(请求)
【回应与反馈】
四个要素都用到了,很棒,谢谢采薇!
【结语】
好了,我们第一个拆页分享完了,希望大家以后想运用暴力语言的时候能够在你的表达里加上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个要素。
第一个拆页我们学习了怎么避免使用暴力语言,那第二个拆页我们来学习下如何用非暴力的方法听别人表达。
【学习目标】
通过第二个拆页的学习,我希望小伙伴能学会在他人有情绪化的表达时或者在别人倾诉的时候,通过询问找出对方的需要,从而能给与理解和帮助。
现在把拆页发给大家,请大家花三分钟时间看下。
【原文片段】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比方说,一位新邻居因为急事借走了你家的车。你的家人知道后责骂你:“你把车借给了陌生人,真蠢!”此时,你就可以好好体会他们的感受和和需要,既不反驳也不自责。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a)观察,(b)感受,(c)需要和(d)请求。
这个例子中,很明显,家人观察到的事实是:车被借给了陌生人。有的时候,别人的话基于怎样的观察,并不一目了然。例如,一位同事说:“你没有团队精神。”在这句话中,他并没有提到他的观察是什么。我们需要通过询问来了解我们的是否准确。
有位女士和她先生的交流出现了一些困难。她先生对她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我给她的建议是,她先猜猜先生的感受和需要,然后,再回去和先生谈。在下面的对话中,我试试着帮助这位女士做到这一点。
(先生:“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太太:“你生我的气吗
马歇尔:“你这么说,意味着他生气是由于你的缘故。我建议你说,“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这有助于你去了解他此刻的状态,而避免责备自己。”
太太:“但我说什么呢?“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需要什么?”
马歇尔:“从你先生的话中去寻找线索。他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当他那样说的时候,他没有得到什么?
大太:(试试图体会先生的需要)“你感到不高兴,是因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
马歇尔:“你现在关心的是他的想法而非他的需要。我想,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大太:(再试一次)“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马歇尔:“这正是我想到的。你觉得这和你之前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
太太:“当然,很大的不同。我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现在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I讲解】
【why】
一般人在听别人表达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或者说比较善于发现别人表达里暗含的嘲讽和批评。而且一旦听到别人表达里的嘲讽,批评或者不友好的气息时我们的反应都不会很好,有时候甚至会反击。尤其是面对有情绪化的表达时,我们通常会以言语,动作,或者其他表达形式反击。反击绝对不是非暴力沟通听得表现。另外,别人在倾诉时,我们常见的做法是同情,安慰或者急于给建议。不管是听到别人情绪化表达时的反击还是别人倾诉时的安慰,都不是暴力沟通听的表现。
【what】
非暴力沟通的听要求我们在听得时候只体会到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至于是冷静的,愤怒的,还是粗鲁的表达,都是一种表达的手段。打个比方,就是不管你眼前的这幅画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裸体画,那在你眼中看到的都是艺术品,都只是一幅画。
例如拆页中把车子借给陌生人被骂的例子。家人骂你只是他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他背后传递的信息可能是担心车子不能完璧归赵,甚至丢失,他希望你下次再借车子给陌生人时能够征求下他的建议。
这只是我猜测的一种可能性,至于是不是,我们可以询问的方式向对方确认。
【细化行动步骤】
说了这么多,那怎样才能在别人情绪化表达时,我们只体会到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呢?
首先,当别人有情绪化的表达时,内心告诉自己,他一定有一个需要。因为这个需要没有被满足,而他又不知道怎么冷静的表达才导致了现在的情绪化表达。
其次,询问对方的观察是什么,确认他的感受。如果对方的观察很明显,你可以不询问,直接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感受。
再次,分析并确认他的需要。在你没有把握的时候同样可以用询问的方式确认。
最后,表示理解或提供帮助。
在应用这几个步骤的时候,对大家有一个要求,就是在询问的时候尽量加上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比如,你现在很难过,对吗?你是不是需要得到理解?这是比较好的询问方式,不太好的询问方式是,你现在是什么感受?你感觉如何?你想让我怎么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加上对方四要素的表达方式会让人觉得你特别理解人,更容易安抚他人的情绪。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在比较简短,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表达情绪的情况下,不必每个步骤都运用到,因为这个时候的侧重点是解决问题。你只要把问题请求就可以了,比如说领导声色俱厉的批评你,你可能只需要向对方提供帮助提供解决方法。想反,如果对方的目的是表达情绪,你可能就需要尽可能运用到这四个步骤让对方充分表达他的感受,需要,请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