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说话心理学》 所属活动: 【NO:35】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拆书练级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理解-感受-引用”语言模式 学习目标: TF1-2

开场:

           姓名,黄蔚,职业,产品经理,
三个便签:宝妈,追求进步的人,未来的优秀教练
《说话心理学-渗透潜意识的语言说服力》作者斯蒂芬.C.杨,是一位对如何提高说服力充满热情的人。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循序渐进的指导手册,指导我们如何绕过他人潜意识的防御,直接到达意识层面的说话技巧,让人不知不觉中认同我们所说的话,或者听从我们的建议做事。书中这些主动出击的说服方式在人际交往中是一件非常强大的秘密武器,帮助我们轻松的影响他人的决定,提高影响力从而掌控未来。大家是否已对本书充满浓厚兴趣呢?下面开始今天的拆页想学习吧!

   

为了便于学习后面的讨论,以我左手第一位开始顺时针算,两位组成一个讨论小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将介绍一种隐秘的语言模式来战胜反对意见。 这种模式被称为“理解一同感一引用”。这种语言技巧很有用,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在客户表现出消极情绪时尤其有效。


语言模式的结构

这种技巧包括三个步骤,正如其名所示,这三个步骤分别是“理解”“同感”和“引用”。一旦你听到反对意见或者客户表达一种不利于你表达目标的观点时,你就可以按照这三个步骤先后说出下面这样的话了。


理解:我理解你对--的感受。

同感:大多数人都有和你类似的感受。

引用:那些购买过/使用过这种产品的客户都觉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遇到过想劝服对方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但对方提出反对意见后没法继续的情况?或者在主张自己的观时点时遭遇他人反驳,然后沟通中断的情况呢?解决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我们如何能让对方消除抵触心理,重现双方的融洽关系,并再次掌握话语主动权,从而继续完成我们的目标。

作者在本片段中描述的是当我们面对客户遭遇质疑,或者遇到客户发表反对意见不利于我们达成目标时使用“理解-同感-引用”模式,其目的是让对方放下防御,认同我们所说的话。作者还强调了这种模式在客户有消极情绪时尤其有效。那么我们在面对家人、朋友、同事等其他关系的人员时,也可以使用此模式,目标是削弱对方的反对意见,引导他认同我们的观点。


首先,当对方发表反对意见后,需要我们建立起与对方间的情绪链接,从而扭转对方的观点。所以首先:

1、 表达理解:我理解你对--的感受/想法

这种说法表明我是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的,从而减少批评的可能。这里需要注意:在表达理解对方感受时,要注意配合声调、肢体语言、表情、眼神等都表达出感同身受,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2、 感受大众化:大多数人都有和你类似的感受(一般人都会这么想/某某类人都是和你同样的感受/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这么想/没人不这么认为…….)

这里同样需要表现出坦诚。相似的遭遇能够减少负面情绪,缓解抱怨,并且让对方变得更放心和自信,并感觉你是真的和他一伙的,从而放下防御,为下一步我们想陈诉的内容做好铺垫。

3、引用案例:(那些购买过/使用过这种产品的客户都觉得……/曾经和你遭遇过…..的人都……./和你一样的某类人最终都…..)

这里可以举出一个你之前遇到过的成功案例,这里的例子一定要与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一致,例如听从你的建议做某事。在案例中的省略号代表了在此可展开详细的解说。例如可以列举客户选择该产品的优势;可以提出您想让对方做事的方法/策略等。


例如下面这个案例:

上周我想要说服公司销售明星给大家做一场关于销售方面的培训,但他说,这东西我也不会讲呀,就是跟着感觉走的,没啥套路。我当时就是用了这个模式:先:我理解你的想法(先表达感受),好的销售都是直觉感特别强,有一句话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的就是销售了(再感受大众化);(最后引用案例,给予方法和信心):和你一样的同事a上周分享的内容非常精彩对不对,刚开始他也觉得没什么好讲的,我建议他私下将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对比找典型,并分类分析,就有了上周的成果。我相信你肯定比他棒!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拆书家提问设计: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以往有没有经历过想要说服某人做某事遭到拒绝的情况呢?对方总有反驳的理由,对不对?回想一下,对方的反驳理由是什么呢,我们是如何应对的呢?请每个人想一个以往成功/失败的,并在小组内分享。


分享:我在银行工作,有一天一个老大爷拿着卡找到我,说别的银行比我们银行存款利率都高,我也要取钱出来存到其他地方去!我当时就想,你爱存哪存哪,随你,说了一句,你爱取就取吧!


A2 拆书家提问设计:好,大家再回顾一下面对反驳意见时采用“理解-同感-引用”模式,如果未来某个时间点有人反对我们的观点,我们怎么来引导他跟随我们的思路走呢?哪位伙伴能分享一下,并请描述具体时间、地点,什么场景下您会应用此模式及要实现的目标?


分享:明天或者下周内如果还有要取钱的客户来找我,我就会运用“理解-同感-引用”的模式对客户说:我理解您想获得更高的利息,其他人也都是这么想的,包括我,但还是有好多客户都最后选择将钱继续存放到我们银行,因为其实大家的利息都是差不太多的,您回头在仔细了解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