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专注力》 所属活动: 【NO:36】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拆书练级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提高专注力 学习目标: TF3-1

开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晚的拆书现场。做个自我介绍,张力珩。三个标签:体验式培训倡导者、国际色彩(服饰)搭配认证师/户外爱好者。稍后我们分为两个小组,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解决情绪不好时而无法专注做一件事的问题。
【场景法介绍】
【事件】工作和生活中总有一些必须马上去做的事情,但这件事却不是你情愿去做的。比如,领导要求你去档案室整理文件,但这并不是你职责内的。因为心情不好,所以做起来也拖拖沓沓,无法做到专注。
【提问】之前你遇到这种情况都是怎样处理的?是不是没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影响】如果每次遇到这类事情,你总是无法做到专注,那么你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也无法给到领导满意的结果。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使得领导对你的工作能力产生质疑。
【解决】这本书中提出的思路比如利用“第二自我”策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何任务,或者利用平均残差绝对值(MAD)策略快速解决进展缓慢或者让人感觉进退两难的项目。你将要体验的,正是这样一条捷径。可以帮你解决问题,甚至你的收获比你想象的要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第二自我”策略是关于决定你的众多性格中哪一条对给定最有效,以及让这一性格进行主导。我把这些性格称作你的“第二自我”。让正确的性格做主,你会发现自己的办事效率变得更高,并且所需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少,甚至你会觉得做这些事很有乐趣。

你可以在需要对某一情形进行反应时或者计划做某一任务时对“第二自我”进行选择。首先,如果在某些情况下你的反应总是毫无建设性可言,你可以停止做出这种反应,用其他方式进行替代。这么做的一个例子就是在你愤怒的时候,“从一数到十”。在不满情绪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这给你时间考虑不满情绪是否真的有用,也给你时间重新进行反应。即使“急性子的你”想要控制场面,你还是可以选择让“坚定而冷静的你”来处理问题。

当你准备着手处理一项任务时,这也同样有效。假如你得打扫车库,但你真的不想做这件事。你宁愿四处闲逛,或者看看今天早上刚寄来的杂志。你可能会拖拉着不去打扫车库,或者你可能会强迫自已清理车库,但你还是会想着出去逛逛或者看看书要比这有意思得多。如果你做后者,这项工作很有可能会花费你更多的时间,完成得也很一般,当然也没什么乐趣可言。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大家跟我学完这个片段后,能够【可观察到的动作】使用第二自我策略解决【具体内容】情绪不好时无法专注完成一件事情的问题。【完成程度】提升效率,快速实现目标。


【类似概念的例子】同事小A平日大大咧咧的,每周上报计划不是有错别字,就是把日期搞混淆了。今天临下班,领导突然着急要一份出差行程单,让小A做好了发给他。小A 知道这事马虎不得,马上不再讲话并在白纸上用尺子认认真真比划着打线。刚画好线格,她为了严谨又跑到财务室,让同事帮忙看看她设计的表格是否可以。到了财务室,发现她的一份合同批复下来了。觉得这个合同可以一起给领导签字,这样会节省领导的时间,所以又领取了合同。 但领回了合同,她又开始担心领导要的是行程单,给他合同会不会又说我没脑子?时间就这样犹豫过去了,最终小A 也没能按时上交一份领导满意的行程单。小A很疑惑,在接到任务后明明也有使用“第二自我”策略啊,但事情为什么还是没办好?因为刻板的压抑自己情绪使得她越来越焦虑。这种情况下能高效的处理好事情么?显然也是不能的。


【类似概念】其实小A就是将“第二自我”策略 的概念搞混淆了。我们常常认为在坏情绪下处理任务只要将自己原有状态“封闭”,展示出另一个自己就可以完成工作,但真正的“第二自我”策略关键点在于“选择”。


【概念提出】那什么才是“第二自我”策略?是在我们具有多种性格特点中,挑选出最适合完成当下任务的性格,并使用这种性格持续到任务完成。


【概念讲解】大家回忆下,我们在不同情境下是否呈现出不同的性格。比如,跟小孩子讲话和我们接到诈骗电话我们的反应一定的不同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中都具有霸道总裁的主动快速强势、万人迷的热情积极爱炫、甘地的平和亲切和冷面先生的严谨刻板不苟言笑。当你接到一项你不喜欢完成的任务时,先分析出最适合完成这项任务的角色,然后参照他们的性格特点调动自己,并将自己代入角色,完成“第二自我”策略。


【概念步骤HOW】

具体按照如下四步递进式来做:

1、 分析当下任务(处理这项任务需要哪些品质);

2、 回忆自我表现(这些品质自己在哪些不同情景下表现过)

3、 创造代表人物(给拥有这些品质的人物起名字,形成第二自我);

4、 投入到角色中(让“第二自我”主宰你的行为直到任务完成)。


【概念难点】这四个步骤大家觉得最难的是哪一步?

钠老师觉得第一步对她来说最难,因为如果分析不准确就会影响接下来的行动。其他人呢?我们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听我下边的这个例子。


【举出案例】终于周末不加班了可是屋子也必须打扫了,但你真的不想做这件事。你宁愿刷刷朋友圈或出门逛逛书店。你可能会拖拉不去打扫房间,或者你会强迫自己行动起来,但你还是惦念逛逛或者看看书要比这有意思得多。不论怎样这项工作很有可能会花费你更多的时间,完成得也很一般,更别提乐趣了。这时你可以运用“第二自我”策略。


假装你将要雇用别人来帮你做这项工作。你想要这人具备怎样的品质和态度呢?(分析当下任务)这可能包括专注、全心全意、能理智地判断什么该扔掉、有效率、动作快且目的性强。回忆你曾经表现了这所有或大多数品质的时候。(回忆自我表现)这和你手头上这件工作无关。你可以把记忆中不同的事组合起来(比如,你精神完全集中的时候和你非常理性地对待所需处理的事项的时候可能是两件不同的事)

现在闭上双眼让你的记忆进入那种状态,花几分钟来完全投人这种状态中,这会比较有帮助。当你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感受时,记住你所看到的、你所听到的以及你内心的感受。如果你对此并没有什么很深的印象,用你的想象力创造这些感受。给这个状态的自己取个有意思的名字。(创造代表人物)

然后让“第二自我”来负责,做你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如果你发现自己忽然有些分神,那么赶紧打住,立即引导自己进人理想状态。(投入到角色中直到任务完成)


【预防异议+讲解】如果你觉得这样分析人物太麻烦啦,你也可以平日看些动画片,记住性格鲜明的卡通人物。当你需要解决问题时,将最适合的召唤出来,想象自己化身为它也可以。只要我们记住在遇到不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是有多种解决方案的。不要沉浸在坏情绪中,让它拖延我们的时间。


【适用边界】这里大家注意使用第二自我策略一定是你已经确定必须马上要执行而你又不情愿去做的事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邀请大家一起来为自己编写一个小剧本。剧本里要求有起因、经过、结果,并且剧情中的人物和对话能够应用到刚刚学到的方法:“第二自我策略”,让不得不做的事情更愉悦的完成。

剧本是大家未来可能碰到的场景。给到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写到便签上(写摘要即可)。随后我们邀请小伙伴给我们分享一下。

image.png

【给出反馈】

从熊磊的这段自我对话我们就能发现,通过使用“第二自我”策略她很快可以转化不良情绪,积极主动的完成这项工作。

【结束语】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喜欢做而又不得不马上做的事情,快速使用“第二自我”策略,帮助我们摆脱怀情绪引起的拖拉,告别低效,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