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永鹏。是一名行走在升级打怪路上的新手拆书家!很高兴今晚给大家带来2—2的拆书分享,(学习目标)通过这次分享,大家能够在遇到对方误解自己时,不再争论,而是采用对比法消除误解。(分组)下面请大家按2个人一组,来分一下组。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拆解片段节选自畅销书《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F: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并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A:本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作序推荐!国内大咖樊登、采铜 联袂推荐。
B: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烦恼经历,向上司提交精心设计的一份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要邻居不要在公共区扔垃圾,对方就是不听;提醒朋友还钱,他却总找各种借口推脱;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沉默应对,独自吃下哑巴亏,还是以强硬的方法解决,把彼此之间的关系推到破裂的边缘?
现在你不必烦恼了,《关键对话》将帮助你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难以应对的各种问题,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并拥有更快乐的人生。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拆页。有读完的朋友,可向我举手示意。
《关键对话》P74-75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 (否定部分)。
·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Why
大家也许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你认为只是一件小事,提醒对方注意或者改正时,对方却很生气,这让你很吃惊,不知道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发火,比如你提醒对方吃过饭要把餐盘及时送回去,对方却说你多管闲事,吃饭的时候也瞎操心。
What
虽然你是善意的提醒,对方却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你在显摆自己,贬低别人。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和对方争论,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消除对方对你的误会,恢复你们之间的信任。
How
那么如何消除误会?作者提出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包含否定部分和肯定部分,如这样的陈述:我不希望....而是希望...
对比法消除误会的步骤:
(1)打消对方的误解;
比如“我不希望你认为我在贬低你,来显摆我自己”;
(2)肯定对方的行为;
比如“正相反,我认为你平时的生活习惯非常好”;
(3)明确你的目的;
比如“而是希望你能够继续保持你的好习惯”。
适用边界:
只要不是别人在怀有恶意的情况下误会你的时候,都可以采用对比法消除别人对你的误会。
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集团的领导到我们分公司来讨论年度工作安排,各个部门都投入了很长时间来准备工作报告,我部门是我和我的一个同事在仔细准备。可是,在开会的前1小时,老板突然把会议时间提前了半小时,并且这次没有叫我的同事来开会。后来,我了解到,同事觉的领导不重视他的工作,而且我抢了他的工作表现机会,然后我就想到用刚学的对比法消除他对我的误会,这么对他说的:由于会议时间临时有变,都来不及准备,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或者公司领导不重视你的工作(打消误解),正好相反,大家在会议上都说你的工作做的很优秀(肯定对方),我希望你能够再接再厉,继续把工作做好(明确目的)。回头去工厂参观的时候,我看看能否向集团领导介绍你的成绩。说完这些之后,我的同事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并对我说:谢谢!我们之间的误会也随之消除了。
预防异议:
1.可能有人认为,有时候即便这么做了,误会仍然不能消除。有时候的确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双方之间的矛盾非常深的情况下,即使你采用了对比法消除误会,对方仍然认为你不怀好意,或者另有所图,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继续采用对比法消除你们之间的误会,直到对方的态度有缓和下来,再开始谈话。
2.有的人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对方迟早会明白的,何必这么麻烦向对方解释。事实上,如果你不及时消除误会,你们之间的谈话就不会顺利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误会很可能会加大加深,严重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总之,虽然现在有些麻烦,但是很值得。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1、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当你怀着一颗善意的心,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和别人交谈时,却被别人误会为不怀好意或者另有所图,比如提醒家人要节约开支,提醒邻居要遵守公德,要女朋友改掉经常逛淘宝的习惯,为了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找朋友谈话等等,请拿出便签,写下在未来1个月内,会引发别人误会的具体场景和事件?把关键词写在便签上,并在小组内分享和交流一下。
学习者场景分享
分享者:松子
会引起别人误会的场景:她们公司里的一些同事,接到客户的需求后,会针对客户的情况,做一份项目方案,在方案发给客户之前,内部的同事需要一起对方案进行评审。松子作为评审人员之一,以前也参加过类似的评审会,将来还是会参加。当她针对公司同事做的方案提出不同意见时,公司同事会误认为她故意在挑刺,并没有觉得她在帮助改善方案,然后松子就花很长时间解释,甚至争辩,即使这样,最后也不能很好的消除同事对她的误会。
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针对各位刚刚写下的误会场景,假如未来一个月这个场景真的发生了,你会怎么用今天学到对比法来消除误会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稍后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应用分享
分享者:松子
松子针对分享的场景,应用刚学到的对比法消除误会的步骤,分享了她的应用方案:
(1)打消对方的误解:我希望你不要认为我是在故意刁难你,故意找你麻烦
(2)肯定对方的行为:正相反,我觉得你的方案整体上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3)明确你的目的:我希望你能够呈现给客户一份更好的,更优质的方案,赢得客户的充分认可,所以才提出一些改善建议,希望能够帮到你。
分享者:Miki
Miki写下的误会场景是她要求别人不要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将来很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误会,认为她多管闲事,故意的针对别人挑毛病。面对这样的场景,Miki根据今天所学的对比法消除误会,分享了她的应用方案:
(1)打消对方的误解:我希望你不要认为我在针对你挑毛病,也不是故意要管你。
(2)肯定对方的行为:正相反,你看上去,很讲究卫生的,平时生活习惯应该很好的。
(3)明确你的目的:我希望你能够和大家一起维护公共卫生,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同时能够体谅那些打扫卫生人员的辛苦,减少他们工作的麻烦程度。
总结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别人误会你的时候,能够应用对比法消除误会,有三个步骤:
1)打消对方的误解;
2)肯定对方的行为;
3)明确你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