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所属活动: 发现自己你自己的样子-申华分舵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做一个生命有定见的人,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见实录

开场:

           大家好,我是圈子里打着“真实做自己”招牌很久的拆书家 Peggy。之前过级基本都在拆《即兴的智慧》,可是最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Peggy,其实我很羡慕你活得这么有勇气,自由,能够在选择时坚定地说,我只做值得去做的事情。” 我就觉得是时候拆《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因为这本书所要说的就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生命除了迫于压力赚钱买房、迫于认可表现自己,还有许多的意义和可能性。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想问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你生活一切都很稳定,但是内心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或者工作不开心,遇到瓶颈或变动,你希望有所突破找一份真正热爱并擅长的工作,却不知道到底从何开始;或者你天天都在学习,可是你总觉得头上有一个玻璃天花板,明明里面有许多的潜力,却不知道如何成长,如何释放。

【提问】:当你身处这样的情况,内心的感受是怎么样呢?


(学习者回应)

焦虑、放弃、自卑。


影响:可能你同曾经的我一样,纠结、徘徊、迷茫。这种状态让我们无法坚定、自信、有幸福感,不仅在迷茫中浪费了时间,也错失了机会。

image.png

【解决】:《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的作者古典就是因为他看到、接触过许许多多年轻人类似的迷茫,后来成了职涯规划师和教练,为的是帮助这群人。这一书结合了心理学和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工具,通过审视自己的梦想、兴趣、价值观等方式认清自我,打破迷茫,有的放矢地为自己的生命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image.png

前面说到真实做自己,根据我看的这本书以及我自己的经历,我选择了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让我们了解:真实做自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通过一些步骤知道如何找到”想成为的自己“的定见。

了解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的前提是认识自己,而价值观是认识自己非常核心的一部分。通过自测题以及第二个片段,更聚焦,也更落地地帮助我们靠近我们想要成为的自己。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一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今天的拆页学习后,学习者可以在做生活及工作中一些重大选择时,运用今天学习的四个步骤,找到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更好地指导做出行动选择。

 

【拆页一】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曾梦到过你想要的生活,你曾见过自己的梦想在别人身上实现。这一切打动了你,也打开了你的幻想之门。你有那么一瞬间,那么清晰地确定过自己的渴望……但是当你从幻想中清醒过来时,你沮丧地发现,那只是一个梦,而你只是一个距离目标很远的人。别沮丧,那是定见的第一层修炼   ——    体验。我们需要在生活中遇到自己的价值代表,然后体验它。

 

        不知道阿宝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功夫的。时间一定很久很久了,他的窗前摆满了盖世五侠的雕像,他的床头有飞镖,他学过几个虚张声势的功夫架势,他每天都尝试熊跃起床,只是从未成功。我想,从发现“功夫”的那段时间起,阿宝就认同自己是一个喜欢功夫的人。他内心深深地知道,虽然是面条店长的儿子,但他喜欢功夫多于面条。这个时候,他就完成了定见的第二层修炼:确认。

 

        现实中的我们并不会那么容易就确认自己的价值观,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无法接纳。
我离开学校后用了几年时间,接纳自己其实也是一个"需要钱”的人。在职业规划课的
价值练习后,我总会遇到有些惊恐的学员:我怎么会是把“经济报酬”或“名声地位” 或“安全感”当成核心价值观的人,这是真的吗?我会告诉他们,价值观练习只是为了反映真实的价值状态,至少这个状态是真实的,作为一个阶段性的价值观,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你能否接纳与认同。

 

        就象做完整容手术的人不愿意面对镜子一样,我们往往不愿意认同自己真实的价值观。为什么?因为我们小心翼翼地保有太多的“应该”   ——    男生应该坚强,女人应该示弱,年轻人应该顺从,老了应该安分,这些来自"社会”与“家庭”的价值观根深蒂固,势力强大,让我们不敢“接纳”原来自己不是这样。这个阶段的我们往往陷入深深的冲突,快乐与内疚交替出现,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内在拉锯之后,我们开始“认同”其中一样。

 

        回到《功夫熊猫》来,阿宝的父亲听说他做了一个梦,惊喜地问那是什么梦。父亲
踮起脚,眼睛凑近,眼神中透出渴望(你有过这样的场景吗?)。阿宝说,嗯……是关
于……面条的。有消息传来,要挑选神龙武士。阿宝开始赶那些吃面条的人:"你们还在干什么?快去看神龙武士丨”   ——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送种人吗?一个人总在推动身迈的人丧做某事,其实那是他内心未竟的愿望,他只是暂时缺乏勇气自己主張——但是当爸爸问他要去哪里时,他会说:“我要去……卖面条。”阿宝爱他的父亲,不想让父亲失望,几分钟后,他背上那愚蠢的面条车,出发去看神龙武士。

 

        就像阿宝一样,当我们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见解,却没有勇气公开表达,我们就遇到
了定见•的第三层修炼   ——    主张。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面对那些渴望的眼睛,你敢公开主张吗?你敢向父母主张自己的生活吗?你敢向领导主张自己的观点吗?你敢向同伴主张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吗?又或者,当与众不同成为一种潮流,你敢主张自己的平凡吗?主张是我们定见修炼的重要一关,决定我们是成为一个心怀不满、内在分裂的人,还是成为一个愿意尝试、身心如一的人。

 

        所幸阿宝对自己的信念依然坚持,他发现自己无法带着面条摊爬上楼梯(面面俱
到、完美太难了,不是吗?便丟掉了面条摊,幵始一个人前进,这是他的第一次主
张。可惜他的觉悟有点晚,到达时大会已经开始,山门锁闭。阿宝用尽了所有的力量尝
试多看几眼,他最后把自己绑到一张放满烟花的凳子上,准备点火的时候,父亲来了,
吹熄了火苗,看着阿宝……"你不是刚做了一个关于面条的梦吗? ”阿宝此刻完全明白
自己想要什么了,他第一次对父亲大声主张:“爸爸,我撒谎了,我做了一个功夫的
梦。我!爱!功夫!丨”……烟花爆开,他飞起来,开始践行他的功夫传奇。


        在你第一次主张之后,命运之轮开始转动。在你第一次主张之后,压力与斗争也随
之而来。害怕冲突的懦弱的人,无法前行。


        接下来的故事,我想你们都非常熟悉了。阿宝开始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努力从面
条熊猫成为功夫熊猫。这就是定见的最后阶段——践行。阿宝也想过放弃,他曾半夜逃
下山未果,曾想过与父亲一起逃难,但是最后他依然坚持下来,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样
子。践行这个阶段的最大困难是——我们总在等待一个救世主出现,其实到了最后,我
们发现,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我们必须亲身践行自己的生活:选择。正如特蕾莎修女
所说:"不要等待谁来带领你,先独自去做吧,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


        功夫熊猫是生活中的我们的隐喻,定见不是一旦形成就永远不变的,我们在践行阶段会遇到各种打击,这些打击经常会让我们重回接纳的原点,我们会重新怀疑曾践行的一切,重新开始认知、接纳、主张与践行。但这并不是回头,而是重生,每一次重新开始践行自己的价值,都多带一份坚定与力量。一个坚定的信念与意志,正是如此形成的,也就是我们的定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引导一


这个片段的主角是电影《功夫熊猫》里的阿宝,大家看过么?(如果有人没看过,大概介绍一下背景)阿宝是面条店鸭子拣来的儿子,鸭子本来想他能子承父业,可是阿宝从小喜欢的是功夫。


如果在座的每个人都是阿宝,现在的自己可能就是别人眼中的整天就知道吃包子的胖熊猫,一无是处又或者成不了什么出息。


image.png


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想要成为的自己,就算照样爱吃包子,照样胖,但至少身份却是一只功夫熊猫。而前者和后者之间,最需要的,就是他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定见“。


那什么是“定见”呢?


(学习者回应)

定 – 确定。见 – 见解或主张。


定见从字面上来看,是确定的见解和主张。

 

【概念案例比对】

我举一个自己学钢琴的例子,大家来体会一下什么是定见。


在过去几年里我学钢琴,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尝试了好多次并且买各种课程最后都失败,我对自己说:“Peggy 不是学钢琴的料。”


可是自从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实践者和倡导者”,我想结合我能立马唱歌写歌的天赋,为有故事的人写歌,帮助和启发他们对生命有更多的盼望,真实做自己。而钢琴对于谱曲、伴奏很重要。那结果呢,大家如果关注我的微信圈,我现在已经会自弹自唱一些歌曲了,这个进步是我过去几年都没有的。


大家可以听出前者更多是一种“成见”,它是基于过去经验的一种固定的见解或主张。成见往往形成偏见,抱着偏见想事,就容易钻牛角尖,不能因为周围变化而灵活调整。


而后者则是“定见”,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匹野马,那定见就是控制野马的缰绳,它是一种思维模式,更多的是心里的确信。有了这条缰绳,生活有了指导性。所以大家听得出,成见很容易束缚可能性,而定见却能带出清晰目标的更多可能性。


今天讨论的定见,应用在个人成长方面,就是对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确定的见解和主张。




image.png

 

【互动 - 问问题】

从现在的自己到想要成为的自己,是一蹴而就的,还是一个过程呢?

 

(学习者回应)

是一个过程。

 

【回应式反馈】

 

如果是一个过程,大概会是怎么一个过程呢?


(学习者回应)

很长、分阶段、重复、循环的一个过程。


【适用边界】

 

是的,当我们定了一个目标以后,可能还要回来重新审视,再实践,直到这个定见稳定下来。接下来我们说的这几个步骤不一定四步都走全,或者这四步可能会交叉或者同步进行。它适用于做更长远,更有效的选择时,不是很适用于做一些很紧急的选择,因为这个探索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我们来以我和阿宝为例,看看拆页告诉我们这个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image.png

观察自己,是什么会让你心跳?什么吸引你愿意花时间还不累?是什么让你发自内心的满足?

阿宝的心跳是他的功夫。

拿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出国之前我大学学的是进出口,不知道为什么面对那些商品我就是没有兴趣。等到很久的以后,我才发现,我在无力的时候,听TED我经常会被打鸡血,当有人说自己什么都不是,我特别愿意花时间去鼓励他们,我看到年轻人迷茫,做着他们不喜欢又不擅长的事情我会很受不了,很想做点什么去帮助他们。


image.png

-         接纳认可 你想要成为的样子

有一天不管是别人一再指出,或者自己内心甩不掉这样的想法时,不管你现在有没有能力做到,你接纳。

阿宝进山参加神龙武士的比赛,这是一种接纳。

我是记得在广告公司的时候,我唾沫横飞说我要实现自己潜力,帮助别人实现他们潜力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和客户说,听起来这是 life coach 要做的事情。后来我看到一个世界有名的教练 Tony Robinsons TED在说转换视角从而转变情绪,利用情绪激励的时候,我的心里的那个YES   YES YES。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无论放弃什么,我都不会放弃 coaching 这个目标。


image.png

-         勇敢表达 你想要成为的样子

接下来,就是在你自身条件还不满足的情况下,你敢不敢对着这个世界,勇敢地主张说这就是我要的。


阿宝在他师父想赶他出山的时候,他总是重新回去用行动来勇敢主张。

我记得舍友给我“佩吉梦想导师   佩梦导“这个名称的时候,我开始改我的微信号,建立了公众号,到哪我都这样胆子大地去宣称。


 

image.png

-         实践练习 你想要成为的样子

当然,最后你想要的,不是只挂在嘴上和微信圈上,你要实际行动,就像阿宝开始练基本功,去年我花了四万,把年假全部请掉正儿八经做NLP教练培训,也一直正式或非正经地在我的工作、教会、拆书帮给人做教练。自己也不断通过自我教练变得更真实,说实在的,容易么?讲真不容易,但就在一次次践行过程中,又走了一个循环,我更加确定这是我想要成为的。



   

 image.png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学习者拆为己用一


【编剧本指令】

 

接下来我们化身编剧,花两分钟的时候来编一段小故事,之后会让小伙伴分享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讲只要在大脑里真实演练了一遍,就相当于经历了一遍。这个故事里需要包含人物、对话、起因经过以及结果。


大家可以先想一想接下来一个月,会不会碰到一个正在做重大决定,但很迷茫的某个人,这个人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你身边的人。


【学习者案例记录】 

(熊妈)

主角:熊妈的一个妈妈朋友,叫 Yoyo

配角:熊妈


好的,那接下来,大家可以写下结合刚刚所说的方法,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对话、起因经过和结果。


【学习者案例记录】 

(熊妈)

故事的背景:Yoyo 想要变成一个跟孩子更好相处的妈妈,熊妈通过对话帮助 Yoyo 更加清楚地知道她想要的相处方式是怎么样,以及应该如何去做。


熊妈:你希望自己怎么做,或者变成什么样的状态去激励到你的孩子呢?

Yoyo: 我希望自己能够以平和的情绪去对待孩子,甚至是去拥抱他。(发现)

熊妈:那你现在的状态跟你想要成为的状态会有多长的区别呢?

Yoyo: 现在是相反的,经常一辅导孩子作业就会忍不住发火。

熊妈:那你觉得可以做到么?

Yoyo: 我正是觉得自己做不到,所以才特别渴望成为那样的状态。(接纳)

熊妈:如果你想像自己已经达到这样的状态,那孩子会给你什么样的反馈?

(Yoyo 停顿,在这个时候去想像在这个场景,如果她是她的孩子会是怎么样的?)

Yoyo: 太好了,我会帮儿子的房子整理一下,并去接他放学,放学以后回来我会先给他一个拥抱。(表达)

熊妈:对,这样你就可以找到一个实践练习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能够帮助你成为你想要成为的样子。

Yoyo: 好的,那我就往这个方向努力。(实践的意愿)


【拆书家反馈】 

谢谢熊妈这么现学现用地灵活使用这个方法,我心里是很惊喜的。如果大家认真听的话,对话的转折点出现在 Yoyo 不相信自己能做得到,到她觉得是可以实现,这里首先是“相信”。熊妈带Yoyo自己进入到那个相信中。


我记得有一本书叫做《内心的冲突》,说的是人很多的情绪都是源于现在的自己与想要成为的自己之间的鸿沟,觉得没有办法去跨越。如果一旦“相信”那是可能的,像 Yoyo 妈妈一样对于成为平和的妈妈,可以拥抱孩子的妈妈更确信,更接纳,就会更积极努力地去缩短这个鸿沟的距离,情绪会更积极,也容易做抉择。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拆书家根据现场做两个拆页之间的过渡】

刚刚小云说,我在选择职业的下一步很纠结,这种纠结是工资和成长的。可能很多人,潜意识里对于很多东西有一个价值的评判,但平常都不太去梳理。所以,在刚刚对于“想要成为的自己”的步骤有个了解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


【第二个拆页学习目标】

希望第二个拆页结束以后,小伙伴们通过三个问题,初步地(完成程度)找出自己最重要的价值观以及让自己更接近真实自己的方法(行为和界定)。

 

开始之前,我们先做个自测题。


【解释自测题】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了解自己的“价值观”,通过自测是探索的开始。当然,这个量表里的价值观只是比较常见的,还有好些是需要在你个人做选择中去发现的。

 

虽然是18道,但是希望大家根据直觉快速地做出判断。


【量表题自测】


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下面是18种常见的生涯价值观,请仔细阅读每一条解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6代表非常符合,1代表完全不符合。)

 

1.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舒适的生活”:一种充足丰富的生活

1

2

3

4

5

6

2.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平等”:机会均等,人们像兄妹一样友好

1

2

3

4

5

6

3.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振奋的生活”:一种新鲜、有趣、有活力的生活

1

2

3

4

5

6

4.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家庭安全”:家人的身体、精神安全

1

2

3

4

5

6

5.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自由”:独立与自由地做选择

1

2

3

4

5

6

6.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健康”:身体和心理健康

1

2

3

4

5

6

7.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内心和谐”:没有内在冲突,宁静祥和

1

2

3

4

5

6

8.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成熟的爱”:精神和身体的亲密无间

1

2

3

4

5

6

9.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国家安全”:国土与家园不被攻击

1

2

3

4

5

6

10.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快乐”:一种享受和闲暇的生活

1

2

3

4

5

6

11.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救赎与超脱”:灵魂被救赎、解脱

1

2

3

4

5

6

12.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自尊”:自我尊重

1

2

3

4

5

6

13.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成就感”:持续地有所成就

1

2

3

4

5

6

14.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社会认同”:社会的认可与尊敬

1

2

3

4

5

6

15.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真实的友谊”:紧密的伙伴关系

1

2

3

4

5

6

16.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智慧”:对生命的成熟洞见

1

2

3

4

5

6

17.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和争斗的世界

1

2

3

4

5

6

18.  面对抉择时,我总是选择“美丽的世界”:自然和艺术的美丽

1

2

3

4

5

6




原文片段二


马斯洛需求高管会

你不妨想想参加一场马斯洛需求层次高管会   一   在一间高档的办公室里,你作为总
裁兼董事长端坐在正中间的大高背椅子上,你的马斯洛需求层次总监们从左到右列席:管生存需求的财务总监,管心理安全的保卫经理,管归属感的人力资源总监,管被尊重的营销总监,还有你自己管的总裁办,负责干你最喜欢的事。右边也许还端坐着几位重要的董事,比如你的家人、父母、孩子等相关人士。

作为领导者,你手头资源有限   一  你需要合理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财务需要钱,保卫经理要增加设备,人力资源总监要更温暖,营销总监要更高调,董事们各有各的想法,而你对于公司有宏伟的愿景,你希望领导公司向那个方向前行。

你无法忽略高管们的需求,因为你需要他们为你工作,但你也无法一下子满足所有
人,因为资源有限。这个时候,你会选择先满足谁?满足到什么程度?你如何让自己不
被下属绑架,而是带领他们成为你希望的样子?

最好的领导者,他一定需要思考下面这些问题:

我到底希望做一家什么企业?

如果要做这样的企业,这家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对比现在,我最缺什么?

这位英明的人生总裁懂得用最少的成本迅速满足那些必不可少的需求,比如生存、
安全,然后再根据前面的思考组建团队,投入明确的营销方向,做最重要的几件事,同
时说服人生董事会里的成员支持。最后每一个高管和董事都认同了你的愿景,决心和你
一起干   一  虽然他们的需求并不一定现在完全满足,但是他们愿意与你合作。

在这背后调控需求的,就是你的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你关于人生里什么“更重要’’、
更加“值得"的一系列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洞要填,当生命的时间和资源有限,我

们该填哪个洞?什么对我们更重要?用什么换什么更值得?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在一家公司里,并不一定每一个人的所有需求都被满足,甚至在某个阶段,工作强
度相若的两个部门,工资却有高有低,但是好公司的员工满意度都很高,就是因为公司
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价值观,让每一个人都理解:这个阶段,我们最需要做些什么,我
们需要满足什么需求,我们应该做哪些牺牲才更值得。

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家庭:老大老二在国内做着普通工作,日复一日地养父母
亲,而老三出国留下来,每年除了寄点钱,几年才回来一趟。对于赡养父母一事,这明
显不公平。但是大部分家庭依然很和睦,父母和哥哥姐姐很以国外的老三为荣,觉得自
己的付出很值得,这也是中国传统家庭的价值观。

同样的道理,一个清晰的价值观,能让你重新管理你的需求,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因为自我概念决定了你的空洞,所以当你决定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你
就确定了什么对你的生命有“价值”、什么是“值得”做的;当很多事情都值得做的时
候,你必须选出“最值得的
M,这就是你的“价值观”。有了价值观,你就找到了成长

为自己的样子的最佳路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者拆为己用二



这个片段说的是马斯洛高管会,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再让大家看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

image.png


一般情况下,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通常的解释,是一个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以后,后面一个层次的需求都会有吸引力。但是这个片段却说,当你先知道价值观(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就更知道如何调配资源,或者调整满足需求的路径。

 

说到价值观,大家一起来听一下,同件事情背后不同的价值观。

 

【互动 – 问题】

两个片断一直提到“我想要成为的”,大家听一下我在阐述的时候,这两句话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价值观有什么不同么?

 

“我想要成为一个有钱人,因为我想给我家人稳定的生活,给他们安全感。”

“我想要成为一个有钱人,我不得不天天加班想怎么赚钱,因为老婆觉得除非我有很多的钱买很贵的学区房,否则我就没有价值。”


(学习者回应)

前后区别在于 主动 与 被动,内在 与 外界,接纳 与 不接纳。

前者的价值观是 “家庭” “安全和稳定”,后者的价值观是 “老婆的认可”。

 

【预防疑问及正反案例对比概念】- “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VS“(因为别人希望)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家可以听得出来,前者是“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它是从内而外的,是“想”。比如拆书,我在做这件事,因为我希望成为启发者,启发愿意改变的人转换思维。

 

后者是“(因为别人希望)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得到别人认同,是“被迫”。比如有的人说我在追一个女生,那个女生说她喜欢外向会演讲的人,所以我来了。

 

我不能说后者有多么多么地不好,我只能说来自内在的动力,会让自己的内心会平安,动力更强也会更持续,因为掌控力量或选择权更多是在自己。

 

【适用边界】

现在社会不乏为了得到别人认可作为动力的人,看起来也很快乐和满足。但是今天我们所讨论的,适用人群是想要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想得到真正满足感,希望更有效地通过身心合一释放潜力的人。

 

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儿疑问,价值观跟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到底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又如何来缩短“现在的自己”和“想要成为的自己”之间的差距。现在我们来看这个方法,我也会结合自己的例子。


【给出清晰的 HOW 】

 

      第一大步骤:认识价值观,找到“想要成为的自己”

    • 找出三个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测试,听自己的表达,自己喜欢的人物)

      我的核心价值观是“真实”“勇敢”“影响力”


    • 找出三个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哪个是终点,哪个是路径)

      影响力是我最终想达到的终点,

    • 将“内在联系”文字化(有办法表达出来)

      我想成为的是“身心灵合一(真实)的实践者(真实、勇敢)和倡导者(影响力)”。


    第二个大步骤:以终为始,分析练习“想要成为的自己”:

    • 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热情,勇敢,话多,表现力,因为没有隐藏,所以很快地能跟别人建立联系。

    • 我最缺什么?

      对不同个性的了解,对人性更深的洞察力。

    • 下一步我可以做什么?

      1. 更多地通过实践甚至是冲突了解人与人的不同

      2. 将所学的在冲突情况下也去践行

      3. 积累“教练”的经验,随时随地启发和鼓励大家做身心灵合心的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学习者拆为己用二


那刚刚都是我在说,接下来希望和大家一起来开始你们的探索和分析。


A3 微行动学习】


1)明确问题:

大家可以想想,前面你编的故事里那个做选择迷茫的人,可能是你自己或者是别人,他们想要成为的自己时,前面我们提到的步骤里哪一步是最难的?


2)讨论并明确问题的本质

接下来,大家可以在组里讨论这个步骤难的本质也就是原因是什么?你可以选择带入刚刚故事里的场景


(钟慰、豆豆、李彦):认识“核心的竞争力”是最难的。

本质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不够认识自己,一个是不够对自己不够自信。


3)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像刚刚钟慰这个组里所分享的,你们小组里发现的原因/本质,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现在小组里可以探寻可行的解决方案。花5分钟的时间讨论并写下来。


4)邀请一个小组展示下成果


(钟慰、豆豆、李彦):我们选择了“不够自信”,有两个解决方案。

一个是选择非常有优势的人,观察并学习那个人。

另外一个是每天坚持做一些事情,监测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越来越进步一点点更自信。


【拆书家反馈】

谢谢钟慰和豆豆的分享。当我们有了一个榜样可模仿并且能脚踏实地采取行动拉小“现在的自己”和“想要成为的自己“,内心会越来越平和,越来越自信,自己眼中的优势也会越来清晰。

 

A2 布置任务 - 和人分享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内容,如果这个星期找个人,告诉他找到成长的旅程并与之分享的话,你们最想跟谁分享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Rommel: 我接下为会跟奕潼分享。

 

 

【结语】

好的,谢谢Rommel. 


我有一个朋友对我说,Peggy 你在我生命里出现,撼动了我的世界。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身体力行地告诉他:“你的生命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越来越知道如何找到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定见,并且一步步坚定地相信和践行,更靠近那个想要成为的自己,像阿宝一样,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独一无二并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