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永鹏。是一名行走在升级打怪路上的新手拆书家!很高兴今晚给大家带来2—1的拆书分享,(学习目标)通过这次分享,大家能够在遇到与别人的意见发生分歧时,不再拒绝交流或争吵,而是采用创建共同目的方法,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分组)下面请大家按2个人一组,来分一下组。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拆解片段节选自畅销书《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F: 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并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A: 本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作序推荐!国内大咖樊登、采铜 联袂推荐。
B: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烦恼经历,向上司提交精心设计的一份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要邻居不要在公共区扔垃圾,对方就是不听;提醒朋友还钱,他却总找各种借口推脱;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沉默应对,独自吃下哑巴亏,还是以强硬的方法解决,把彼此之间的关系推到破裂的边缘? 现在你不必烦恼了,《关键对话》将帮助你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难以应对的各种问题,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并拥有更快乐的人生。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拆页。有读完的朋友,可向我举手示意。
《关键对话》P83-84
创建共同目的
总而言之,你感到对方和你的目的不一致时,应当这样做: 暂停充满争议的对话内容,关注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创建共同目的.
·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对话,直到找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这样行不通, 你的团队主张留在这里工作到完成任务,我的团队想先回家,周末再来加班,我们干吗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
“你们为什么不想周六早上来?我们累个半死,还要担心安全和质量问题。你们为什么想现在加班?”
· 开发共同目的——如果明确双方 的目的之后仍无法取得一致,那就想办法开发级别更高、更为长远,能够帮助双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
“我不想跟你争个高下,最好能找到让两个团队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我们以前靠投票或掷硬币做决定,结果失败的一方总是埋怨并憎恶获胜的一方。我更关注的是两个团队对彼此的看法。因此,以后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必须保证不会伤害整个团队的合作关系。
· 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明确共同目的之后,你应当和对方一起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我们要找到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既不会带来安全和质量问题,又能让你的团队成员周六下午参加同事的婚礼。我的团队成员周六上午有一场比赛,你看这样行吗?周六上午和下午前半段你们工作,比赛完之后我们就过来工作。这样我们就能......”
Why: 大家也许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你满怀信心的告诉对方你刚做的一个决定时,对方却不以为然,甚至和你发生激烈的争论,比如你决定用自己的积蓄给家里换一套新家具,让家里看起来更加温馨,更加宽敞,明亮,可是你的家人严重不同意你的决定,他认为购买新家具完全没有必要,增加家庭负担,而且旧家具还都能用。
What: 很显然,双方因为对话目的不同而导致争论。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停止争论,关注对方的真正目的,努力创建共同目的,然后重新返回对话。
How: 那么如何创建共同目的?作者在本片段中提出以下步骤:
(1)表达积极的态度
停止利用沉默或者争论的方式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承诺和对方一起寻找到满足双方目的的解决方案(表明态度)。
(2)明确真实的目的
首先判断我们要求实现的是一种策略或者期望目标,还是实际目的,并识别出策略背后的真正目的。比如你想去看电影,对方想待在家里休息,虽然是不同的行动策略,但背后的目的都是放松。
(3)创建共同目的
如果明确了双方的目的之后,仍然不能取得一致,就必须积极开发一个级别更高、更为长远的共同目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购买新家具的决定,一方的目的是提升家里的舒适度,另一方的目的是控制家庭开支。你们可以开发一个共同目的,既能能提升家里的舒适度,又不会增加家庭开支。
(4)找到解决方案
有了共同目的之后,就可以寻找对双方有利的解决方案了。
适用边界:当别人与你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采用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使谈话顺利进行。
举个例子(反面例子):前段时间,公司内员工提出了一条建议,我认为这条建议没有达到合理化建议的标准,不能给予奖励,部门经理认为应该给予奖励,他认为虽然建议不太符合标准,但通过奖励提建议的员工,能够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双方就此发生了争论,最后大家不欢而散,问题也没有解决。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我的目的是严格按照标准来评审建议,对方的目的是通过奖励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我俩缺少共同目的,需要创建共同目的,才能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
不这么做的坏处:共同目的的本质特征是真正的共同利益,对话双方没有共同目的,也就缺少谈话的基础,无法令对方相信我们的动机,很容易使谈话陷入争论的局面,即使一方赢得上风,对方也会表现出拒绝交流或对抗,因为他在对话过程中感到气氛不够安全。最后的结果一方胜出,另一方失败,但是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
持有不同对话目的的双方,即使一方做出妥协,勉强可以维持谈话继续进行,但做出妥协的一方,以后就不再会愿意和对方进行讨论,从此双方之间的关系进入下坡路。
例子的正面:关于建议是否给予奖励的问题,我意识到是我们的目的不同而发生争吵,因此我采用了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又一次的找到我的同事进行探讨。我主动找到我的那个同事,表明愿意和他一起探讨是否给予员工奖励的问题(表明积极态度),我说,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目的是监督奖励标准的执行,你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明确双方的真实目的),那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解决方案,既能够不违反奖励标准,又能够提供员工的积极性(创建共同目的)?最后,我们两个找到了解决方案:给员工口头表扬代替物质奖励,这样也就满足了我们双方的目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同时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部分修复。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有没有经历过别人的意见与你不一致的时候,导致谈话没有顺利进行下去?比如你精心做了一个方案,领导却给你泼了一盆冷水;你想等事业有点成就后再结婚,而你的家人坚决不同意;你认为租房子比较经济实惠,而你的朋友认为买房子更划算,为此你们的争论愈演愈烈,最后不欢而散,以后大家见面再也不谈这个话题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最后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是什么?限时2分钟。
2.想好后,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和交流一下;
3.然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分享一下他/她的经历。
分享者:老成
老成分享了一个与孩子的意见发生分歧的实例:孩子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后要做作业。孩子想去玩,不想去做作业,爸爸想让孩子去做完成作业。在这种情况下,爸爸是通过比较强硬的方法解决,有时候对孩子进行语言的命令,严重的时候可能通过揍一顿,让孩子去写作业,这样就造成了父子之间关系的僵硬,导致父子双方都不开心。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假如时光倒流,再回到过去相同的场景,你将如何运用刚学到的创建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来维持谈话继续进行,避免逃避或者言语暴力,直到找到满足双方共同目的的解决方案?请写在便签上,然后请1-2位小伙伴分享。
分享者:老成
为了和孩子能够有比较好的交流,让父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在要求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上,运用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老成有以下的行动方案:
(1)表明积极的态度:首先和孩子积极的沟通,告诉孩子共同面对写作业这个问题,帮助孩子一起完成。
(2)明确真实目的:孩子的目的是要玩,爸爸的目的是让孩子完成作业,两人的目的不同。
(3)创建共同目的:准备和孩子一起开发一个共同目的:既能按时完成作业,又能让孩子有时间去玩。
(4)找到解决方案:有了共同的目的之后,爸爸和孩子一起找到满足双方的解决方案,老成现在想到的是,给孩子更长的作业时间,如果孩子能够提前完成,剩下的时间,孩子可以去玩,这样两个人的目的都能达成。
总结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当与别人的意见发生分歧时,通过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1)表明积极的态度;2)明确双方的共同目的;3)开发共同目的;4)共同构思新策略。这是对话高手在进行比较棘手的谈话时,经常使用的技巧,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帮助大家解决因对话目的不同导致谈话进行不下去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