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马小帅,平时喜欢球类运动,目前是一名石油开采从业者,也是一名新手拆书家。
今天要拆的书是《谈话的力量》,它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教授谈话技巧的图书。多数人认为,一些人天生就有说话的天赋,而一些人则没有。事实上,并不存在说话的天赋这一说。善于交谈的人只不过是懂得一些简单的技艺而已,而这些技艺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会的。运用这本书教你的技巧,获得的成功一定会出乎你的意料!《谈话的力量》基于数百例科学研究以及作者自身20年来教授学生的亲身体验,简洁实用,是社会交往批指南图书中的经典。
非语言信息常常比语言信息更加难以正确理解,因为同一个信息(比如微笑或者交叉手臂)可能传达着完全不同的几种意思。因此,最好通过下面三个步骤来检验你的理解是否正确:
1.告诉对方你所看到和听到的、借以得出自己结论的内容。
2.试探性地告诉对方你对其动作的理解。
3.问对方你的结论是否正确。
举个例子:
1.“你刚才说喜欢你的职业,可是又皱了皱眉头。是不是有什么令你不太满意?”
2.“你不停地打哈欠,我觉得你是不是想回家了?”
每个人在用语言沟通时,尚会因为对文字的理解不同,而产生误会。作为解码更为微妙的过程,非语言信息本身因为表达的细微差别,甚至会导致相反的意思,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误会。所以,我们要通过下面的三个步骤,来验证你对对方的非语言信息的理解是否正确:
首先,向对方陈述,你的所见所闻。
其次,试探性的解释导致自己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
最后,询问对方,你得出的结论,是否是对方本来想要表达的。
A1 激活经验
5月下旬,我们去成都的一所院校参加了一项实验技能比赛,在紧锣密鼓的4个小时无间断、无饮水、屋内充满盐酸气味的极端恶劣条件下,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实验即将接近尾声,我看到实验的一个滴定环节操作不规范,很可能导致数据无法使用,急着向学弟重新解释了一下操作规范,而在最终的数据处理阶段,也验证了我当时的担忧。结果学弟侧目而视,一脸的不耐烦。我当时出于和谐的考量,选择了一切随缘的做法。
现在想来,如果我当时说,学弟,我看到你刚才脸色看起来有点不开心,是不是我刚说得重了,我理解大伙都很着急,也都很尽力了。我只是想确认咱们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不要出现重大失误的话,那么会让我们之间的嫌隙消失掉,同时后面的实验结果就可以很好的使用了。
A2 催化使用
前不久,我去亲戚家串门,由于太晚了,没有车赶回自己的住处,就在亲戚家住了一晚,亲戚让我就借住在了堂妹的房间,她去跟父母睡在另外的房间。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看到堂妹的表情不对,她也没说什么,吃过早饭,我道到了别,回到了自己的单位。当时我就认为,自己确实有做的不妥的地方。
我第二周再去亲戚家的时候,一见面,我就跟堂妹说:我发现你那天早上吃饭也吃的不香,有点不开心了;
其次,我会说:我觉得那天我不应该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住在她的房间,这样很没礼貌。是我这样的行为,导致了你的不开心;
最后,我又问了一下堂妹:我的理解对么,你是这样想的么?我以后不会不经同意就贸然住在你的房间里,这样也是对你的尊重。
我按照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释然了很多,同时也表达了对堂妹的尊重。即使她内心里不是我认为的那样,她也觉得我很为她考虑,避免了以后的一些小误会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