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久未出现的二级拆书家,大琳。今天,我将做3-1的拆书练习。
首先,分发给大家的是今天我所拆的拆页内容。现场呢我们面对面的两两分组。在阅读拆书页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事件】在我们日常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下面的时刻:王木木同学遇到了一件特别烦的事情,她跟最好的朋友吵架了,她俩观点不一样!谁也说服不了谁!现在心情特别郁闷!觉得自己很沮丧,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
【提问】可以回想一下,如果是你,作为倾听者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说:我觉得你应该xxxx;还是会说: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力了;又或者说,哎我跟你说我更惨,我被山神群嘲了……
【影响】我相信,在我们日常的沟通过程中,会有大大小小因为沟通给出的意见建议。而这些意见可能会含有我们不自知的暴力成份。比如,你的安慰和纠正在提醒对方,你的情绪不应该存在,不并不接纳这样的情绪;提出的建议可能会忽视了对方真实的需求。她可能只是想倾诉一下自己的情绪,而你却希望她快点好起来,给予了她很多建议和安慰。而她并不领情,还会内心觉得很受伤。
【解决】很多人也像王木木一样深受困扰。尤其是,当我们因为急于安慰对方,希望对方快点好起来,而给出他建议,安慰时,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困扰?《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指出: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学习目标】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倾听他人时,不急于提出建议,而是全身心的倾听(澄清)在面对他人痛苦时(界定)体会到(行为)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原文片段R】P89-P90
有位女士和她先生的交流出现了一些困难。她先生对她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我给她的建议是,她先猜猜先生的感受和需要,然后再回去和先生谈。在下面的对话中,我试着帮助这位女士做到这一点。
(先生:“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太太:“你生我的气吗?”
马歇尔:“你这么说,意味着他生气是由于你的缘故。我建议你说,‘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这有助于你去了解他此刻的状态,而避免责备自己。”
太太:“但我说什么呢?‘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需要什么?”
马歇尔:“从你先生的话中去寻找线索。他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当他那样说的时候,他没有得到什么?”
太太:(试图体会先生的需要)“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
马歇尔:“你现在关心的是他的想法而非他的需要。我想,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太太:(再试一次)“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马歇尔:“这正是我想到的,你觉得这和你之前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
太太:“当然,很大的不同。我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现在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太太:(再试一次)“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马歇尔:“这正是我想到的,你觉得这和你之前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
太太:“当然,很大的不同。我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现在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在大家刚刚阅读的拆页里,大家看到了非暴力沟通中全身心的倾听的方式,体会对方的需要和感受。
面对他人痛苦想要帮其化解是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一个场景吧。而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对方的需求并不容易。
举个例子,我在4月中旬找一个朋友聊近期遇到的工作困扰时,他看到我情绪特别低落,想要我赶紧好起来,便在我跟他诉说之后,安慰和行动建议。
对于这样的行动建议,我从理智层面很认同,但是我的情绪上依然很不爽。于是,我向他抗议:
我只是在给你吐槽,听我吐槽可以吗?
朋友非常不好意思,但在接下来的沟通中,还是在给予我建议,希望我能够快速行动起来。
大家说,我这个朋友这是在体会我的需求和感受吗?他是一直在安慰我,并给予我建议。
如果他回应我:大琳,我想你应该XXXX。这是一种建议。
如果他回应我,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这是一种安慰。
如果他回应我,这种情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是一种询问。
这几种方式都非常有效,可没有做到全身心的倾听我的痛苦。
那怎么样才算是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呢?通过拆页,我们可以归纳为四个步骤。
首先,观察。观察对方当下的状态,这种判断可能是来源于你过往的经历,比如,我也有过类似低潮期的体验;也可能是来自于对方的,比如,事情这么处理是不是会更好?而不管出现哪种想法,都会阻碍我们真正的体会对方的需要。
第二,感受。比如,在案例中,王木木只是想倾诉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她之前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她需要有一些情绪上的共鸣。等她的情绪过去了,再来一起分析事情要怎么处理。那感受她的需要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第三,确认。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发现对方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此时会期待他人的反馈。此时我们使用“你是不是现在很需要我来安慰你?”“你刚才说的自己工作出现问题,是基于XXXX的原因这样的情况吗?”进一步确认对方的请求。
在学习了今天的拆页后,我们了解了在面对他人痛苦时,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
现在请大家编一段小故事,帮助我们在沟通中更好地面对他们痛苦,通过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的方法,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剧本可以是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比如,你的朋友被分手了,她来找你哭诉,等等。
要有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动作,情节,对话,也包括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感受。请将摘要写在便签上,时间5分钟,五分钟后请伙伴们分享他的剧本。
【案例分享】
分享案例:千尘的下属中有一个小姑娘,对于她下达的命令不听从,也不执行。她觉得非常不高兴,怎么会有这样的下属呢?跟满老师吐槽。
千尘:我很生气!刚才给那小姑娘通知,让她做一个执行类的文案,她就是不写,还跟我说这不是她的工作,烦死了!
满老师:你说的是,那个下属小姑娘对于你下达的指令不执行是吗?
千尘:是的。她实在太让人讨厌了。我每次跟她聊天都是要运着气压下去。
满老师:作为领导,你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很沮丧是吗?
千尘:是的。太烦人了,不是这一次了。好多次都是这样。
满老师:如果她能执行你的命令,是不是你会觉得自己受到尊重,同时你的工作还能得到开展及进行?
千尘:是的。我已经跟她沟通好多次了,但是就是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
满老师:好,那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好吗?
【回应及点评】
好,刚才千尘分享的是她在工作环境中,遇到了一个不听他命令的下属,她心里非常不开心的一个情况。那满老师做了一个非暴力沟通的回应。通过这样一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全身心的倾听与回应,千尘的情绪从非常不开心到逐渐平静的状态。
【结束语】
非暴力沟通,在我们倾听他人的痛苦的时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感谢大家今天的分享与配合,在刚才的案例沟通沟通中的,其实已经看我们小伙伴们已经开始逐步去学习如何倾听和感受他人的需求,相信在接下来不断的练习中呢,大家一定可以有更大的,关于沟通的一个收获,愿大家和谐沟通,美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