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用PDF法养成复盘的习惯,你值得拥有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父母和孩子顺畅对话的技巧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运用对话的四个步骤与孩子进行对话。

开场:

               大家好,我是钟启宇,今天试拆2-3,拆页选自《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F:本书作者,王莉,畅销书作家,对心理学深有研究。她指出青春期≠叛逆,叛逆≠变坏。
   A:这本书相比其他同类心理学类书籍,通俗易懂,案例贴近生活实际,非常实用。尤其是书籍的目录很详细、细致,像工具书一样,对着目录就可以查找自己想解决的问题了。
   B: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是从孩子走过来的,经验丰富,可以为孩子成长提供很好的帮助。这种以指导者自居的感觉,很容易在“父母-孩子”这对关系中处于俯视姿态,这往往是沟通进行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孩子要的不是指导,而是关心、理解、陪伴。读这本书,你可以学习如何成为孩子信赖的朋友。
当父母看到孩子的错误后,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指责孩子,这都做不好?孩子也会顶起来了,再也听不进去,有违父母教导初衷。今天的拆页内容是如何与孩子沟通,才能让孩子听的进去,进而能够让孩子改正错误,向着父母期望的好孩子的方向发展。
今天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运用沟通四步法建立与孩子的顺畅沟通。
请看拆页内容。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片段

摘自《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第205-206页,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妈妈要有爱人般的“柔情蜜语”
    妈妈们也要意识到,和被交警发现酒后驾车的司机会乖乖交罚款不同,孩子做错事后并不会乖乖就范。如果妈妈们的表达方式不恰当,孩子不但不接受处罚,反而可能大闹一场。所以,这时妈妈们就需要有爱人的嘴了。
    爱人永远不会指责心爱的人。比如当心爱的人把重要资料放乱了,两人费了半天功夫才找到,爱人不会像妈妈对待孩子那样劈头就骂:“连这个都做不好吗?”爱人会告诉你重要资料的存放位置,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放。因此,妈妈们在用敌人的眼发现孩子的错误之后,要用爱人的嘴向孩子指出来。比如,妈妈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开场白:“妈妈能够理解你为什么不得不那样做。
    为什么这个简短的开场白非常有效呢?因为要想说服孩子,就先理解他的做法,这是心理学家们推崇的顺畅对话的关键因素——正当化陈述。
    接着再缓慢进入主题:“因为谁都会有失误。”这句话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合理化表达,能让孩子放下心理防御。
    再下来才是强化谈话的主题。如果妈妈们不知如何强化主题,那可以采用这种说法:“但是通过这个失误,你要学到东西。”这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归投射。在进行归投射时,也要考虑到孩子的立场:“你可能有想到你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伤害,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妈妈相信,如果你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肯定不会做出那种事。”
    最后,妈妈们要引导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将决定权交给孩子,比如可以这样说:“出现了你预想不到的糟糕结果。现在你是不是应该对这个问题重新思考一下了呢?”
    妈妈们同时具有敌人的眼和爱人的嘴很不容易,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敌人看到的是不足,所以嘴里也更多是批评和责备之词;爱人会选择性地看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这能讨心爱的人欢心。但是,为了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妈妈们就得将两者熔为一炉少要熟悉这种方法。原因很简单,爱人的眼睛发现不了孩子犯什么错,敌人的嘴巴一张开肯定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对于多数妈妈而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容易得多。所以这类人更需要训练自己运用爱人的嘴来指出孩子的不当言行。

四步骤图.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正面管教,我的理解是用正向、积极的态度,对孩子施加影响,让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今天学习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的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它有四个步骤。
       第1步,肯定行为本身的正当化。什么叫正当化,就是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它的正面意图,任何一个行为都有它正确的使用环境,我们要发掘它的正面意义。比如说,男孩子在学校爱打架,那么换一个角度看,假设他跟妹妹一起上学,这种有勇气的行为能够保护自己的妹妹,爱打架行为就有了正当化的解释了,那就是打架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其他人。这种正当化解释,给予了孩子肯定。具体语句,需要在谈话前正向加工一下。
       第2步,从“人群”的角度看反应的合理性。比如,把错误上升一个层级:“一般人都会有缺点,都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或者,在那种情况下,一般人都会做出某种反应。这一步重在从人的角度来看问题。
       第3步,引出谈话主题。方法是归咎投射。所谓的归咎投射,就是指出错误不在孩子自己身上,是别人的原因,或者是外在的原因造成。这是给孩子一个台阶下,使他容易接受。具体语句是:“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想到/估计到......)你的行为......会带来什么伤害,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相信,如果你知道.....,肯定不会做出那种事情。”为了理解归咎投射,举个例子,两辆车擦碰了,两个车的男人下来了,自己这一方比较瘦小,看到对方膀大腰圆,顿时矮了半截,也不多说话,等待警察处理。但事后还要告诉老婆,我要不是怕你有安全危险,我早跟他干起来了......以此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软弱。
       第4步,反思引导。用征询的口吻提醒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征询口吻,更多的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而不是强迫他,让他能够反思改正错误,而不是消极对抗。具体语句是:“出现这个结果,现在是不是可以重新思考一下如何做才更好呢?”
      举个例子:一天我爱人去学校接孩子放学,碰到了班主任。班主任当着孩子和我老婆的面儿说,孩子上课,跟别人说话......孩子不等老师说完,马上矢口否认。老师见孩子插嘴,扭头就走了。老婆觉得很没面子,回来跟我抱怨,孩子这么没教养,都是你教坏的,气死我了。
      我采用今天拆页的方法给孩子顺利进行了沟通交流,我是这样做的:
     爸爸理解你的做法,你是想在妈妈的面前树立好孩子的形象,不想让别人包括老师说你做得不好,是吧。——理解孩子的正当化行为。
      任何一个受到别人指责的人,都会试图为自己辩解。——合理化表达。
     我相信你在课堂上,不会主动找别人说话,可能是其他的孩子想找你说话,刚好你接话被老师看到了。那你有没有注意到,在老师没说完的时候,你插嘴说话时,老师很生气扭头就走了。——归咎投射,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说,当时别人找我说话刚好被老师看到了,不是我故意要说话的。因为不是我的错,我觉得老师冤枉我,我急于辩解就插嘴了。
      出现这个让妈妈很尴尬的局面,现在你是不是应该对这个问题重现思考一下了呢。就今天这个事情来说,你能否想一想,怎么做才会更好呢?——反思引导。
      孩子说,下一次我要等大人说完话再说,插嘴是个不好的习惯,可是我习惯了,怎么才能改啊,爸爸......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重要环节:分小组讨论和演练。


A3】案例场景:

我们刚才学习了孩子在犯错误后亲子顺畅对话的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来讨论和演练一下这个过程。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讨论的场景:孩子今年11岁了,妈妈想让他学着做点家务。在晚上吃完饭,妈妈说,今天爸妈上班很累,你也长大了,该学习刷碗。今天晚上帮妈妈洗碗吧。孩子在家很少做家务的,听妈妈这么说,嘴一撅说,为什么是我刷碗,平常都是爸爸刷,我不愿意,我还要做作业呢。妈妈说,爸妈刷碗也是从小开始的学习的,今天你必须做一次。孩子不得不去收拾碗筷。他把没吃完的剩菜倒进了水槽里,拔开水槽的塞子,很快水槽堵了,他就拿勺子把儿往下捅,结果彻底堵死。孩子一脸失望和害怕告诉了妈妈这个事情。

请运用今天学习的对话技巧,试着跟孩子沟通。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如何对话,时间3分钟。小组讨论后,我邀请一个小组进行现场演练一位扮演妈妈,一位扮演孩子,运用沟通对话技巧,对孩子进行引导。妈妈在演练时,注意按照今天学习的技巧选择适当的话语。孩子对妈妈的话表示认同与不认同,以及是否愿意进行反思即可,请不对妈妈的话做出反驳。


现场讨论与演练:

——妈妈:孩子,我想你是为了快速干完活儿,将饭菜倒进水槽里,想让水冲走剩菜剩饭。——正当化,发掘出错误行为的正面意义

——孩子:是的,我是这么想的,妈妈你怎么跟我想到一起了。

——妈妈:在人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的情况下,一般都会抵制、反感新派任务,很多人都讨厌加班就是这个原因。现在的小孩子都不愿做家务的,你不愿做也是正常的。你也有作业要做,也有任务要完成。——合理化,人们都是这么想的。

——孩子:嗯,我还有作业要做......

——妈妈:在接受了刷碗任务后,你想快点刷,以便挤出时间写作业。可是你没有想到,水槽下水管那么细,也没有预料到会造成堵塞。如果你知道了,你肯定不会往水槽里倒剩菜剩饭。——归咎投射,指出问题。

——孩子:嗯,我没想到会堵塞水槽。

——妈妈:对于对刚才发生的事情,出现堵水槽这个结果,你是不是可以重现思考一下,怎么做才更好呢。——引导反思

——孩子:我下次一定注意,不去想这个歪办法,我把它倒垃圾桶里。

    

结尾:今天我们学习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如何进行顺畅对话的方法做父母的既要有敏感的眼光,也要有和蔼可亲的语言,让孩子听进去,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请小伙伴在生活中多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