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分组>大家好!开始前咱们先分下小组,每个小组2人,就先按照现在的座次来分,这里是第1组,2组,那边就是3组。 大家好,我是新手拆书家素语。我的三个标签是侦探片爱好者,致力于钻研幼儿教育,对心理学感兴趣!今天由我给大家分享的是我的TF2-3。 希望大家通过我们今天现场RIA学习之后,能够学会在与他人沟通时运用“是的,而且”的沟通句式,使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更顺畅、更有效。 |
【F特征】今天我要跟大家拆的这本书叫做《高效演讲-斯坦福备受欢迎的沟通课》。它的作者是【美】彼得·迈尔斯和尚恩·尼克斯,他们一位是斯坦福大学备受欢迎的沟通力与领导力讲座教授,一位是屡获殊荣的新闻记者、小说家和剧作家。这本书浓缩了两位大咖20多年、数千次演讲培训的实践经验。它通过剖析演讲紧张的深层原因和讲述三大演讲秘诀来帮助读者掌握演讲沟通的规律,实现高效沟通。 【A优势】这本书相比较其他沟通演讲类的书,它的优势在于它的可操作性,深入浅出,方法落地,可以让你很快找到提升自我演讲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方法,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 【B利益】如果你曾有过当众演讲痛苦的回忆,而此时又正在遭受准备再次演讲的痛苦煎熬,对演讲充满恐惧,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了解如何克服内心的紧张焦虑;如果你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需要影响团队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想要扩大自我的影响力和沟通力,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完善沟通技巧,获得更多的成功;如果你总是对与你不同的观点说不,让沟通不欢而散,那么学习这本书会让你恰当的处理不同意见,达到求同存异的沟通效果。 |
是的,而且:不否定,鼓励新思想
就像世界上有扼杀新思想的模式一样,世界上也有创造新思想的模式这些模式植根于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当中。为了培养这项技能,我们把目光转向创造领域的专家:艺术家。
艺术家们懂得创造和批评不可能同时发生。在一段时间里,要接受和鼓励所有的想法。与“是的,但是”相对的说法是“是的,而且……”
你了解了某个人的想法,不论它听起来是多么不可思议,你都要颂扬它,并在其基础上添加些东西。
戏剧即兴表演家讲话时运用的核心的一点是“是的,而且……”这一模式—它是他们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创造出幕戏剧的秘诀。他们将这种方法简称为“接受所有提议”。世界闻名的设计和新公司DEO,运用相似的过程,即通过“快速成型”的方法成功为百事可、苹果、三星以及宝洁这样的大公司进行了设计。
在剧院里,专业的导演通常会用五周的时间进行排练。这个过程几乎都是一样的:首先,演员们在一起读剧本。通常情况下,导演会说好,让我们演一场。按你的感觉来,什么都可以尝试。
那么,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他可能会试图直直地站在一把椅子上;可能会戴着一顶斗篷;可能会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或走路一瘸一拐。所有这些在最后表演时都能用上吗?当然并非如此。但如果导演马上就说:“不行,停,这太荒谬了!”那么,演员马上就会回归到常见的为当中。只有在导演的不断鼓励之下,演员才会不断地提出新想法,并且相信自己的创意确实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欢迎。然后,好的想法就会不断涌现。演员开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提出绝妙的创意。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在安全的环境里,卓越的思想会涌现出来。
将创意冲动想象为一个小小的、害羞的动物,它小心地将头伸出了洞穴。如果遇到的是批评,那么,它马上就会缩回去。只有当它感受到了温暖和热情,它才会走出来。要学会激发他人的创造力!
【讲解原文】
【what】这个片段中主要讲述了当他人发表个人想法后如何通过“是的,而且……”这样的句式来肯定对方的创意和观点,并给于补充反馈,从而让更多创新思维涌现出来。
【why】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对方观点与你不一致的情况?比如你想看的电影和爱人的不一样,比如周末你想去户外,孩子想去室内游乐场;再比如领导的意见决策和你的思路完全南辕北辙……这时,我们一般常见的会说,不好、不行、不是……懂一点沟通艺术的会说,是的,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是……这两种应对不同观点和想法的方式,即便你本人并无恶意,对方也会因为你的否定和拒绝而受伤,进而可能不想再与你对话亦或者是奋起反击与你针锋相对,爆发一场激烈的言语恶战。而如果运用“是的,而且……”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想法或者建议时,就可以保证对对方观点的尊重,让对方感觉被认可,即便后面你有自己想法的补充,对方接受起来也容易得多。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对话向积极的方向进行。相同观点,使用“是的,而且……”的沟通方式,更容易与对方一拍即合,瞬间一起嗨起来了。
【How】那么这个句式具体如何运用呢?读完这个片段后,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耐心倾听。你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思想开明,真正倾听他人的想法。暂时搁置自己的想法,保持开放的心态,你就能容纳更多的改变;
第二,用肯定的词语回应对方的观点。当他人发表完个人想法后,通过回答“恩”、“是啊”、“是的”、“这是个好想法”、“你说的很有道理”来正面回应对方,为对方的想法和观点给予尊重和认可。
第三,用补充性词语联结自己的观点。当我们遇到不同观点时,一定要忍住想说“但是”的冲动,而是运用补充性的联结词:如“而且”、“那么”、“另外”、“再者”、“接下来”、“如果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预防异议】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小伙伴会问,这样说真的有效吗?明明是不同的意见,只是换了个表达方式而已,对方就听不出来了吗?小伙伴不要忘了,沟通三要素中,语气占38%,语言只占7%。同样是观点想法的交流,“不、不行”/“挺好、不错,并且”产生的语气是完全不同的,哪个更让你有心情继续交流呢?
【举例】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生活片段,上周四,也就是5月31日晚上,我们全家人就如何度过一个特别的六一儿童节展开了讨论,乐乐说要去游乐场,我告诉他:“不行不行,游乐场是室内的,好容易出去玩,去户外比较好,室内空气不好病菌还多最近。”没想到被我一票否决了,小乐乐有点失落,“那去东山采枇杷吧?”平时甚少有兴致的爸爸开口了,“好啊好啊!我爱吃枇杷!”小乐乐很开心地附和。这时我说“东山枇杷挺好吃的,但是开车要一个半小时啊,太远了!来回要三个小时了。”我刚一说完,乐乐他爸就拜拜手,“那你说吧,去哪里?!”“我不知道啊,你们继续说啊。”就这样,最后讨论来讨论去,也没定出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来,本来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最后却弄得很扫兴收场。
今天学习了这个片段,回想起我的这段经历,真是羞愧难当啊,明明是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的家庭会议,却因为我的处处否定变成了我的一言堂,最后也没得出令人满意的六一出行计划。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重新来一次,我想我应该会在耐心倾听完他们的建议之后,对乐乐说:“是的,游乐场很好玩,明天天气很好,那么要是能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也很好玩,你看怎么样?”然后对爱人说“是的,东山的枇杷我最喜欢吃了,那么我们开车去么?”如果听到的是这样的回应,我想不管是孩子还是爱人,都不会感到被否定而不高兴,家庭会议应该能好好召开吧。
【适用边界】
那是不是所有的想法、观点、建议都适合用这样的方法来肯定回应呢?当然不是,对于那些原则性错误的观点建议,必须坚决否定。比如家人说要去打群架挣回颜面、下属建议商业贿赂来赢取合作等等。在原则范围内的观点是可以被尊重和探讨交流的。
【不这么做的坏处】
那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做,会有什么坏处呢?如果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处否定他人的观点建议,一方面可能造成家人、同事之间关系紧张,另一方面,可能严重的会引发激烈的冲突。
【A3】:
好的,我们刚刚学习了通过耐心倾听、肯定回应、补充说明来使沟通更顺畅。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为了提升销售业绩,公司销售部召开会议,销售员小张主张投入更多技术支持推广线上APP,促进线上消费量的提升。而销售员小王主张增加线下客户体验,丰富线下活动来提高销售量。现在,请大家按照刚才的分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张,一个人扮演小王,如何运用今天学习的高效沟通的三个步骤来对话,在避免冲突的前提下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
练习时间8分钟,现在开始。8分钟后,我会选一组,大家一起听听他们是如何对话的。
(8分钟后)好的,我们现在有请一组小张和小王来现场演练一下。
演练记录:
小张:网上销售这么火,我建议线上销售。
小王:线上销售是不错的主意,现在双十一双十二淘宝销量确实很火爆,另外,除了线上推广之外,我还建议我们可以线下做体验推广,我们的产品如果让客户看得到摸得到,实实在在感受到它的好处,这样能增加客户对我们产品的信任,购买的欲望也会更强烈一点。
小张:恩,小王,我特别同意你的观点,确实线下体验能让消费者有更直观的感受。我刚才听到经理说我们现在资金有限,我们现在只有一个途径,资金先用在效果比较的方面。那么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一些我们同类产品的数据看看是线上销售比较好还是线下体验比较好。我们选择一个效果比较好的先来推广。
小张:可以。
拆书家:小伙伴的演练很精彩,也确实用到了今天学到的句式,用的也很自然,谢谢。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帮助大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高效沟通,避免冲突,使日常沟通更顺畅。今天我的TF2-3拆书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