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所属活动: 用人之长与碎片清单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记录碎片清单,拯救你“不靠谱”的大脑 学习目标: 记录碎片清单,拯救你“不靠谱”的大脑

开场:

自我介绍:

   (170字)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张丽萍,一个一边享受着信息大爆炸带来的红利,一边又被扑面而来的碎片信息压得喘不过气的学习者;一个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做、需要做,可是到了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又不知道该从何做起的学习者;一个想法很多,但是又时常被想法转瞬即逝所困扰的学习者;

如果你和我有共同的症状,邀请你和我共同学习:记录碎片清单,拯救我们“不靠谱”的大脑。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本次现场RIA学习之后,学习者能够掌握记录碎片清单的三个步骤,帮助自己在不打断当前状态的情况下记录转瞬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事件、想法,让我们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更高效。

【拆书技能观察点4: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学习目标】


图书介绍:

F(特征):105

   今天带大家学习的片段来源于《哪有没时间这回事》,作者是早期的鸟儿社群和水果捞学习会的创始人纪元,拥有8年的时间管理实践经验,优化过超过25000张时间表,这本书可以帮我们找到最合适的碎片化时间管理日志,成为更高效的人。

A(优势):96

   互联网时代把我们卷入了既抓狂又有趣的时代,自我管理成为每个人的必修功课。本书从我们当代人的痛点——时间管理出发,内容实用,语言轻快,最重要的是书中有来自25000张时间表优化方案,有趣易懂,可看性非常强。

B(利益):114

90%的人都败在“有梦想,没时间;想得多,做不到”。碎片化时代,你以为自己被微信打断、被微博绑架,被杂务缠身,被碎片信息撕得稀碎。其实,是你没懂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本书的时间管理方法可以为你每周省出十几个小时,告别瞎忙综合征。

(拆书技能观察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者理论类图书。)

(拆书技能观察点4: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介绍:我今天分享的片段主题是:碎片清单,拯救你“不靠谱”的大脑。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阅读拆书原页,阅读完毕后可举手示意。

原书拆页:(《哪有没时间这回事》P78)385字

当你意识到某个信息对你有价值、某件事情需要你去做、某个想法未来有可能需要你实践时,你就应该立刻把它们写下来。也就是说,在念头产生之后的第一时间把它们记下来,这很重要。碎片都是随机出现并且稍纵即逝的,错过了时机,再想把碎片找回来就非常困难了。

写下来的内容一定要简短,只要确保未来的某个时间你看到自己写的内容时,能想起这个碎片即可,千万不要写得太复杂,越复杂越困难的事情就越难以坚持。在我的碎片清单上,通常只有简短的名词或动宾短语: pene lope(这是要给孩子找的一个动画片)、拉分享者进群、电李四、搬电视、个人品牌50……瞧焦,通常都不超过6个字,很短,“唰”就写下来。

写的时候只记录最原始的信息和想法即可,不用考虑其他任何事情。不要考虑怎么分类、不用想做不做、不用想怎么做,什么都不想,随意丢进碎片清单里就行。事实上,丢进去的很多事情都是你不需要去做的,请毫无压力、毫无负担地丢进去吧。

(拆书技能观察点3: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页不超过2页图书内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272字)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极度过剩的时代,每天都会有铺天盖地的信息、想法、事情向我们袭来,他们都是碎片化的、随机的、不可预见的;面对各式各样的信息、千头万绪的想法、杂乱无章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有接招的方法——记录碎片清单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帮我们记录转瞬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事件、想法,避免信息杂乱带来的遗漏。

   很多人觉得如果是很重要、必须做的事我们肯定不会轻易的就忘记,但是还有很多事情属于可做可不做的,比如锻炼身体、给父母打电话……难道他们不重要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养成把每天的碎片及时装进清单,等到合适的时间再去处理它们的习惯,是当代人必备的技能。

HOW:(147字)

如何来记录碎片清单呢?你只需要做以下三步就可以了:

1、  随身带,够便携——念头的产生是随时随地的,因此,你需要一个随时可以拿出来记录信息的工具,手机是目前最随身的工具,可以下载印象笔记之类的APP,非常方便;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随身带个小本子也是不错的选择。重要的是方便携带,随时记录、回顾浏览;

2、 立刻记,要简短——念头产生后的第一时间把它们记下来,可以帮助我们清空大脑,专注当下;记录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太多,用简短的词语记录当时的想法即可,简单易操作的事情会让我们更容易坚持;例如,我在工作时候我忽然想到该剪头发,如果我不记录下来我可能就会一直想我该剪头发了这件事儿,这个时候我可以记录下“剪头发”而不是“头发长了,该剪了”,起到提示作用即可;

3、 回到刚才在做的事情中来——把脑海中任何与现在无关的事情记下来,这样的目的是不再想它,减轻负累,这时候可以对自己说“我已经记下来了,不用再担心了,可以该干嘛干嘛了”,这时候就很容易回到刚才在做的事情中。

例:(457字)

   这个2-3的预备表修改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步骤提炼我总希望是更清晰的,这两周我各种状态下都会时不时的思路跳跃到这个拆页的HOW该怎么写更好的问题上,面对时不时冒出来的想法我惯性的选择相信我的小脑袋,忙完手上的活儿再记录,可是事与愿违,一转眼的时间,我已经把刚才的想法忘到了九霄云外,就像话到嘴边说不出来一样,干着急……

   后来我想,我怎么没有把片段分享给我的方法用起来呢!?于是我是这样做的:

1、  随身带,够便携——我准备了一个小本本,个人比较喜欢纸质的,当然手机上也有APP,可以更加方便我的随时记录;

2、  立刻记,要简短——昨天早上练琴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想法,片段最实用的作用应该是不打断当前的工作还可以保留住碎片化的信息,然后思绪就展开了……这个时候我马上停下练琴的手,拿起琴架上的手机,记录下“不打断”,这三个字就变成了我的第三步;

3、  回到刚才在做的事情中来——简短的记录也就是十秒钟的时间,我迅速的回归到练琴的状态,专注度也更高了,因为我知道我已经记下来,当下我应该认真练琴。

(拆书技能观察点5:I环节给出了比原书拆页更加细化的行动步骤,或者将书中的案例进行了意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347字)刚才我们学习了记录碎片清单的三个步骤,来防止重要信息的遗漏,接下来我们做个演练,请大家仔细听这个场景——

一天,牛牛给自己好朋友壮壮吐槽说觉得自己的记性越来越差了,原因是前两天自己正在上班,老爸突然打电话说周末准备去踏青,想让我今天帮他淘宝买个防潮垫和吊床,周末可以好好踏个青~我回到办公室想着先把手头的事儿做完再买~其实那天自己时不时都会提醒一下自己记得给老爸买东西,结果忙完还是把给老爸买东西的事儿忘到九霄云外了,直到周五老爸打电话问到了没才突然想起来……

现在,请2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人扮演牛牛,正在苦恼自己越来越差的记性,一人扮演壮壮,你准备用今天学习的记录碎片清单的方法解决牛牛记性越来越差,碎片信息易遗忘的问题。

演练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3分钟之后,我会邀请两组小伙伴进行演练,大家可以听听他们是如何用记录碎片清单来解决碎片化信息的遗漏问题。

强调一下,解决牛牛现在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只用片段中的方法进行练习,尝试解决问题。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尤世杰扮演牛牛,彭梦扮演壮壮。

尤世杰(牛牛):“最近我觉得自己的记性越来越差了,当时记得的事情总是过一会儿就忘了,前段时间我父亲打电话让我帮他买个吊篮和防潮垫,当时手头有活儿想着过会儿再买,结果一忙起来就把这件事儿忘的无影无踪了,等到父亲打电话才想起来,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在生活中呢?”

彭梦(壮壮):“其实这种情况蛮多人都会出现的,我的建议是:1、你可以随身带个小本本或者手机上下个APP,方便你随时记录信息;2、要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同时记录要简短,比如挂了你父亲电话后第一时间简短的记录下来“买吊篮、防潮垫”;3、记完后马上回到工作中,因为刚才的事情已经记录下来可视化了,你不用怕自己会忘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放心的回到原来的状态了;通过以上的方法你就可以避免遗漏很多重要的事情和信息,你就不会再觉得自己记忆力差了,碎片清单可以帮助我们拯救“不靠谱”的大脑。”

尤世杰(牛牛):特别感谢你的分享,我觉得很有用呢,我要回去把这个方法用起来!


好的,非常感谢以上几位小伙伴的参与,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和我共同来学习这个片段~如果你发现你被碎片信息所困扰,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

(拆书技能点观察7:A3环节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拆书技能点观察8: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