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把请求看着是命令。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不是命令。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中是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那么什么是非暴力沟通中倡导的请求方式呢?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和和人进行沟通。当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尊重对方的需要,那么他们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不是命令。
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提出请求呢?当我们要表达我们的请求时,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应该这样做:
1、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要说出希望对方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
2、讲清楚我们自己想要的回应。
3、请求别人的反馈。可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跟别人理解的不一致。
4、区分请求和命令。我们可以清楚地表达我们并不是强人所难,也不要因为对方不能提供帮助而讽刺对方。
Why:1、请求他人的时候说不做什么,对方会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要什么。先搞清楚自己的期待。
“不要再喝酒了”“请你理解我”
我们举个例子:不要把手放在桌子上!
用更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请双手抱头;请把手放在肩膀上”
2、表达请求的时候不说清楚自己有什么样的期待,是想让对方做什么还是只是听就好。得到别人的理解、期待如实的反馈还是有所行动?
3、表达的和想要的不一致、表达的和别人理解的不一致。是否能接受我们的请求?所以我们徐耀别人的反馈
4、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惩罚,那么他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的时候一个人有两种反应:服从或反馈。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提前表达出“我们并不是强人所难”很有必要。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适合的工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你需要请求别人的帮助,但是对方并没有给出你需要的帮助?
可能是1、你没有提出明确的需要。用的“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或者抽象的语言描述?
2、对方没有领会你的意图,给出了别的反应?
3、命令式的语言:别人认为你在强迫他,或者你提出请求的时候口气不好。
安静:感触比较深的就是我老公在家的时候,需要我帮她倒水就说:给我端杯水!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特别反感!我就会说:我可以帮你倒杯水,但请你尊重我。
小刺:越亲密的人越会不注意的使用这种命令性的语言,最后大家都会不太高兴。
刚才我们回顾了之前请求帮助失败的情形,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非暴力沟通中介绍的请求帮助的办法,那接下来大家想一想,如何把之前的表述变成符合今天学习内容的?
安静:我觉得我老公可以说:能不能帮我倒杯水啊,我特别渴。
小刺:对女性来说温和和委婉的语言倒是挺常见的,但是在家让老公做家务的时候就会命令型的语言。如果说:你看咱家地这么脏,孩子天天在地上玩,你把地拖一下吧,我今天有点累。
撸啦啦:我举个例子,就是我希望饭后我老公能多动动,或者帮助我做一些事情。但是我说:你吃完饭不要总是躺躺躺的!于是我老公就站起来继续看电视。其实就是我的指令不清晰,如果我能说“你能不能站起来帮我做些事情,我一人太累了”或者就会收到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