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威廉姆翁肯(WiⅲamonCken)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叫‘背上的猴子‘。翁肯教授有一次偶然发现,自己在忙于加班的时候,下属竟然在优哉游哉地打高尔夫。这让他突然领悟到,主管人员之所以时间不够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做好授权分责,将太多本该下属去做的工作招揽到了自己身上,以至于永远在苦苦追赶工作进度。
翁肯教授把那些工作比喻为活蹦乱跳、随时可能跳到你身上的“猴子”,而把他那独特的时间管理理论论称为‘猴子管理艺术“。
我们虽然应该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事,但是也应该避免这样的情况:让他们把你当作他们自己猴子的收容站,你收的愈多,他们给的愈多,到最后你被堆积如山的别人的问题所困扰,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你将一些并非自己职责的事情做得很有效率,可这值得你沾沾自喜吗?你自己的事情会得怎么样呢?这就是猴子法则,应用它的前提是你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边界
回答对方提出的请求或者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答案的标准,这个标准是:甩掉自己身上的猴子,或将猴子放回到他的主人身上。
而使用猴子法则需要注意两个重点:1·明确职责,确定这只猴子不是你的;2、注意沟通方式明确、坚决、不生硬。假如对方非要把他们的猴子甩给你,怎么办呢?那就一定要沟通清楚他对这件事的想法,还犹豫期的结果,不要不明不白地接下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著名的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在他的《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里提到一个概念,叫做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把事件通过重要和紧急的程度来进行分类,也就是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每当我们忙忙碌碌一天之后,总是觉得很累,并不快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会经常去做那些不重要紧急的事,以至于感觉时间不够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做好授权分责,将太多本来别人做的事招揽到自己身上,成为别人困难的收容站,到最后被堆积如山的别人的问题所困扰,甚至没有时间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以至于永远处在无休止的忙碌中!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帮助对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一定要:
1、明确问题的边界,确定问题归属;
2、注意沟通方式,要明确、坚决、不生硬。
3、对于上级领导强压下来的任务,一定要沟通清楚他对这件事的想法和预期结果,不要糊里糊涂就把问题接过来了。
而翁肯教授把那些工作比喻为活蹦乱跳、随时可能跳到你身上的“猴子”,而把他那独特的时间管理理论称为“猴子管理艺术”。
今天主要就是想通过跟大家分享这个“猴子法则”来帮助在座的各位更好地管理时间。
在这之前我时常被上述的情况所困扰,我在公司负责技术售后,有个同事他是负责业务,记得有一次接到他的电话:“小熊,你看今天客户的这种要求和情况怎么做一个适合的方案给他?”。我一听怪复杂的,就说等我仔细想想再沟通。然后他一有空就打电话催我,考虑的怎么样了?方案啥时候能做出来?因为其实方案设计这块是可以由售前的同事来做的,而我不得不还要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所以经常被他搞的焦头烂额。
各位可能会觉得如果总是拒绝别人的请求,这样下去自己是不是会没朋友的?别人找我来帮忙,我总是拒绝。当然,不是让大家去做一个在别人有困难时却不伸出援助之手的人,而是想让大家明白,工作中的事永远做不完,学会利用这种方法把自己解放出来,以此来帮助自己专注做一些重要的工作,而不是去做一些非自己职责的事情,即使做得很有效率,也不值得你沾沾自喜,因为你自己的工作都完不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通过刚才我的介绍,相信各位也比较清楚今天的内容和“猴子法则”的用法,那么你们在以后会如何利用这种方法,帮助自己在工作中把注意力放在重点的工作上呢。
那么大家跟我一起想一下:部门经理、人民教师、大学辅导员、孩子的妈妈……你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哪种角色呢?
假如你是公司部门经理,在昨晚就计划好今天的工作安排,可刚工作十分钟,这个时候一位下属过来问你:经理呀,这个项目的预算超支问题如何解决?你怎么回答?
可能这个问题对你来说不难解决,但总是花太多时间去做这样的事,就会没有必要,现在你要做的就是通过上文的方法来将“这只猴子”放回下属身上。
假如你是大学的辅导员老师,几天前就把细心整理的关于办理学生证需要收集哪些信息的通知张贴到黑板报上了,可还是有好几个班的班委会时不时过来问你:老师,我们班办理学生证都要怎么做呀?你该如何利用上文的方法处理这些问题呢?讨论下1-2分钟,然后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