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2分钟)拆书帮的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第2位拆书家,志学,首先进行下自我介绍,我的三个标签,学英语,卖保险,做主持,正如大家所见,一个阳光帅气的大小伙子,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我。谢谢大家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好好说话》当中的一个片段-如何说服比自己更专业的人,目标:通过我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够学习到,在以后面临合作,上下级任务以及朋友的问题需要给出建议时,以正确的表达方式给出自己的见解,让自己的建议更容易让别人接受且更具有说服力。
图书介绍:
F:《好好说话》是由马东出品,《奇葩说》中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人编写,告诉了我们演讲、谈判、说服等沟通技巧的实用技巧,
A: 与其他同类书相比较。这本书主要通过新鲜有趣的说话技巧、正确的三观以及切身的案例来帮助读者提升说话能力,斩获更好的人际关系。而书中作者的案例会让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明星身边的那点事。
B: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与人交流时会经常陷入尴尬的境地,无话可说,说了对方不高兴,也可能会让对方觉得跟你说话有代沟,本想通过交流大家多了解对方,却往往谈笑止于呵呵,这本好好说话,也许没有办法让你变得才华横溢,侃侃而谈,却一定能帮你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更好的去沟通,避免因为表达问题,与人造成沟通的误会。帮助你收获到更多的朋友,有
更好的人际关系。R(3分钟)首先有请我的小伙伴周周给大家发一下我要拆解的片段,大家看完之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图书介绍】《好好说话》
【主题介绍】如何说服比自己更专业的人
【时长】 15-20 min
误区
用感受评价专业,用命令逼迫服从
很多人在劝设计师改东西时,总喜欢一上来就表达自己主观意愿上的不满:“你这个方案不好看,具体哪儿不好看我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然后就开始乱出主意,要人家东改西改—一“要不你试试把logo(标示识)放大一点?还有标题要放大,二维码也要大,同时要留白哦……”(完全没意识到“放大所有内容”和“留白”有多矛盾)最后就开始下命令,威胁设计师说:“你到底改不改?不改不给钱啊!
在这里,提问方犯了三个错误:一是评价作品时只说主观感受,让人不服;二是提出修改建议时纠缠细节,且矛盾重重;三是用下命令的方式逼人服从。后果可想而知。但是提问方也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方案的确不符合要求,不改提问方也没法交差。
小诀窍
尊重专业,达成共识
还拿上面这个案例来说,设计师是一个仰仗创意的职业,让他们带着痛苦的情绪或受迫的感觉去工作,就会影响工作品质。所以,我们要学会“无痛”劝导设计师修改方案的方法。
1.克制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冲动
什么叫主观感受呢?它有标志性的“三个字”特征“我觉得”。“我觉得不好看。”我觉得不大气“我觉得不够有内涵。”
通常设计师心中的反弹会是:“你觉得不好看,但别人可能觉得好看啊!你觉得不大气,你又不是专业设计人士,你的审美靠谱吗?”
讨论一旦落到主观判断领域,我们和设计师就很容易陷入各说各话的争执。而且,在我们没有撕破脸表示不改不给钱的情况下,设计师完全可以用自己在设计领域的丰富经验把我们说得无话可说。更何况,主观感受通常十分模糊,缺乏能够准确传递想法的信息媒介。试想,如果领导或合作伙伴只知道跟我们说:“我觉得你这个方案不太行啊。”我们能瞬间准确地捕捉到他们话中的要旨吗?所以,初步接触一个设计方案,就算再不满意也要沉住气,把主观上的不满意细化成客观和具体的问题。这样,设计师才能得到修改的线索,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讨论。
比如,设计师交来网站改版方案,可是我们觉得“土土的”,这个“土土的”就是一个模糊的主观感受,听了不仅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还会让人有一种无端被指责的感觉。我们应该跟自己印象中那些“不土”的设计进行比较,并告诉设计师,是字体太过古板和常规,还是配色太沉闷,抑或是排版太密集。就算在脑海中搜索不到什么可以对比的案例或进行描述的词语,我们还可以上网搜索一下类似的设计,以供设计师捕捉我们的想法。
2.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体要求
需求和要求的区别在于,需求是整个设计项目应该达到的总体目标,比如,塑造有亲和力的品牌形象、提升某个链接的点击率,或者是吸引用户在页面停留等。要求则是指对设计方案中某个细节的具体安排,比如,背景颜色要是白色,标题要使用宋体,或者logo要大等。
说个真实案例。有一位设计师,把“五四”青年节的专题配色搞成了黑色。板块的编辑就不乐意了,说:“青年节的主题色怎么能是丧礼黑呢,必须给我改成绿色。”设计师同事立刻反驳说:“绿色不好,青年节怎么能变绿帽节?”于是,两人就黑色和绿色哪个更不吉利争论了起来。
实际上,编辑完全可以只讲内容需求,编辑可以这样说“今年‘五四’青年节的主题跟环保与社会责任结合得比较紧密。你做的这个黑色是挺有个性的,现在的年轻人也挺喜欢黑色,但和咱们这个设计的主题有些不太吻合。你能不能建议一些可以实现这个需求的方案呢?”
然后,等设计师罗列出什么橙色、蓝色、绿色的时候,我们再从里面挑出绿色说:“我觉得你用的这个绿色就挺好,不如咱试试?”
同样都是改成绿色,与其直接要求设计师改,不如让设计师提供可行性方案让我们来挑。采取后一种沟通方式,设计师改起来一定痛快得多。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可能提出一个设计师也很认同的修改方案。这里的关键不是谁来提方案,而是彼此之间要认同。
3.不要下命令,要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
作为甲方或合作方的上游,面对设计师或其主他合作方,最终的话语权其实是在我们手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把一部分话语权交给好好说话设计师,设计师不仅会对我们心存感激,而且更倾向于做出对我们有利的决定。如果我们希望设计师不是推一下、动一下的做事风格,那就把权力交给他,这样,才可能激活设计师的创意和潜力。
I(3分钟)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其实,我们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都会有所不同,所产生的想法也会有很大的偏差,那么如何让别人认同我们的观点,肯定我们的想法,则需要很多的技巧,很多事情上,我们并不是事物的原创者,所以会经常陷入到评价误区,一是评价作品时只说主观感受,让人不服;二是提出修改建议时纠缠细节,且矛盾重重;三是用下命令的方式逼人服从,试想,我们作为事物的原创者,在面临别人跟你说,我觉得你的作品不太美观,也不太大气,你看这个树叶的形状跟其他的叶子曲线不同,你把这个叶子再修一修,作品底下再加几个字,哇塞,我作为旁观者,听完都想揍你,更何况当事人,我们不妨运用一些小技巧:1.克制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冲动2.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体要求3.不要下命令,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如果我们在脑海中搜索可以对比的案例或进行描述的词语,上网搜索一下类似的设计,以供设计师捕捉我们的想法。客观专业的表达,再提出抽象的需求,我觉得您的作品黑色主题很有个性,也很受青年人的喜爱,但是我觉得和主题稍微有一些违和,表达需求之后我们可以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我觉得可以切换成橙色,灰色试试,看看会不会更加切合一些呢。这样子的表达,不但会让人感觉很舒服,也能让对方接受我们的建议。
不这么做的坏处:而如果我们面临建议时不将这些技巧加以应用。常规做法:就会像往常一样,只说主观感受,让人不服;纠缠细节,用下命令的方式逼人服从,后果:不但会让别人觉得我们的建议没有说服力,同时也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甚至会产生矛盾,反之,我们应用原文片段交给我们的小技巧,1.克制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冲动2.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体要求3.不要下命令,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我们的建议不但具有说服力,同样会令人舒服愉悦。
自我经历:几年前,我曾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一个叫做新新青年的公益组织,倡导革命庸俗的大学生活,我们分成两块,3个朋友负责实体,3个朋友负责线上公共号的运营,当时,每有一片文章要发表,我们都会在群里进行探讨,记得当时,我经常评价一副作品的好坏,我经常会第一个发表意见,首先我觉得这篇文章给人的感觉不够大气,不够上档次,第二呢,我觉得字与字的间距,段落与段落的间隙,以及文章的排版衔接都有问题,然后我就开始下命令了,字间距,段落间距都修改一下,再看看排版的衔接有没有更合适的。没错,这就是当时的自己,我农村滴,我咋咋滴,事实上呢,我一片文章都没有写过。
反例变正:如果当时我就掌握了说服比自己更专业的人的小技巧,1.克制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冲动2.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体要求3.不要下命令,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当我们在群里讨论时先克制自己不要急于表达主观感受,而是客观的去看待文章优点与不足之处:这篇文章整体的感觉真的令人舒服,然后再去提出抽象的需求,你们看这篇文章的排版是不是与咱们的主题略微有些偏差,最后再商讨解决办法,咱们可以多尝试几种排版,从而选出最切合的一个,大家看怎么样。这样的表达,不仅具有亲和力,让人感觉舒服,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A1.我们再与人合作当中,上下级任务以及给予朋友建议当中经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请在场的各位小伙伴仔细的回想一下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好比我们的好朋友在他的工作当中,在他的领域内遇到了一些问题,或者让我们给出一些建议时,你是怎么做的,是跟我一样,上来就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然后抓住一些细节死不放手,再让朋友去做修改,还是先克制自己的主观感受,说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再尝试跟朋友探讨交流,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回想一下,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上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小慧:讲一个我和我老公的事情,有一天,我老公做了一个PPT发给我说:“媳妇,我给你发了一个PPT,你看我做的怎样”我浏览了一遍,便下了结论和建议,你这里边有不少错别字,还有你这两页的顺序不好,你赶紧调一下,然后我老公就非常生气的说,你啥也不懂,然后就不理我了。
A1+刚刚我们的一位小伙伴分享了自己以前再给朋友提出建议时的情景,相信各位小伙伴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接下来会再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如果时光能倒流,或者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运用今天所学的三个步骤1.克制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冲动2.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体要求3.不要下命令,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我们会怎么做。
下面,我邀请刚才分享的小伙伴再给我们分享一下,通过这三个步骤,你会怎么应对当时的情景。
学习者分享:小慧:首先,我不能浏览完之后直接说你这个PPT太难看了,然后我会提出比较抽象的建议,并尝试探讨改进,老公,我感觉你这个PPT的内容用这个排版感觉有点不舒服,你可以尝试调换一下这两页的顺序再看看效果。
总结: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也非常感谢今天莅临拆书帮的各位小伙伴能够聆听我的拆解,希望我今天的拆解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志学愿你们在今后面临合作,上下级任务以及朋友的问题需要给出建议时都能更加妥善的处理,我今天的拆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